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随笔记事 >> 正文内容

汭河边上的村落文化

2012年12月19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古老的安定城楼,早已化为历史的烟云,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中。寂寂的汭河水,静静地流淌着,从一个时代跨入另一个时代,不停息的脚步,像这块黄土地上人们的信念,坚定执着。我的家乡枣林子村就在汭河的边上,傍着那一方山水,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河川谷地的村落

  我的家乡枣林子村,隶属泾川县,位于汭河的河川谷地,该河川谷地是汭河常年冲击形成的。村子的北面是汭河,南面倚着连绵不断的群山。汭河发源于六盘山、陇山东麓后,自西向东,流经宁夏自治区的泾源和甘肃平凉市的华亭、崆峒、崇信、泾川五县区,在泾川县王母山前,注入泾河,是泾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由于汭河自西向东的流向,村落的布局也是自西向东呈条状分布。甘肃省304省道从村落的中心穿横穿而过,像一条蜿蜒的长蛇。河川谷地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主要的居住区和耕作区。从气候来看,村子位于秦岭以北,以温带气候为主,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雨水主要集中在夏末秋初,夏季较为炎热。春冬季受到来自于西伯利亚冷风影响,会出现大降雪,霜冻,沙尘暴等天气。这里的植被主要是刺槐,杨树,柳树等比较抗旱的树种。夏季一片绿色,秋冬季节则是一片枯黄,季节分明。从整体环境来看,它属于黄土高原,位于黄土高原的东南地区。土壤以黄土为主,垂直性结构强,因此,还保留古老的居住形态——窑洞。群山延绵不断,山的海拔至少在400米以上,山地开垦成梯田,呈层阶分布。在几年之前,山地也是人们的耕作区,但是道路较陡,人畜是主要劳力。最近几年,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号召下,村委会带领村民进行了植树造林。现在,原来光秃秃的山顶已经呈现出一片浓浓的绿色。

  泾河流域是先周文化和先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汭河是泾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因此主要受先周文化和先秦文化的影响。

  先周文化(或称早期周文化),指周武王(姬发)灭殷以前的周文化遗存。它是以姬姓的周人为主,吸收和融合了西北地区的各种文化,并有所发展的一种文化,始祖为不窟。据文献记载,周人的发祥地和早期活动的地方都在泾渭二水流域。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先周遗存是略早于太王时期的陕西长武县碾子坡遗址,武功县郑家坡遗址和岸底遗址,扶风县北吕周人墓地,甘肃崇信县于家湾周人墓地和香山寺墓地、九功塬子遗址等。枣林子村位于泾川县与崇信县的交界处,在先周文化的地理区域内。同时,泾川县位于秦陇交界处,与长武县毗邻。西安是离枣林子村最近的最大的城市。陕西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是秦文化的主要影响区域。枣林子村属于先周文化和秦文化区。

  二.农耕文明的转移,一种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生活方式

  历史上,黄土高原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位于泾渭流域枣林子村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因而也一直延续农耕文化的传统。在这里既保留着耕牛铁犁传统农耕方式,也有现代化的机器耕作,是二者的结合和交叉。我的父亲就是黄土地上的一位辛勤的农民,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对黄土地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放弃了山地的梯田,农耕地区主要集中到了河川谷地。随着人口的增加,出现了人多地少的情况,低缓坡土地开垦严重,又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土地主要还是最初的承包制,在城市化的影响下,也有一部分外出打工的人将土地租给他人,但是仍然保留着土地的最终使用权。枣林子村,由于纬度并不高,气候适宜,这里熟制是两年三熟,农作物大多数比较抗旱,主要是小麦,玉米,黄豆,小米,粟等。面食是这里人们最主要的食物,如包子,馒头,面条等,人们很少吃米饭。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经济形式发生了变化,从以农产品销售为主转变为多样性生产,改变了原来单一经济来源。在近年,村委会在乡政府的领导下,引导人们种植大棚蔬菜,但是销售渠道单一,缺乏统一的市场,

  在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还是保留着一些传统。村子里,人们一天吃两次饭,早上九点,下午四点,其他时间是劳作的时间,便于人们保持体力。夏季的时候,人们大多会在五点多起床,去地里干活。晚上,一家人会在院子看电视,有些人直接在院子里搭一个床乘凉。村子里,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喜欢睡火炕,尽管不会再把厨房和火炕连在一起,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在新建的屋子里砌一方火炕,冬季的时候一家人坐在起。村子里的人们对土地有极深厚的感情。即使已经把户口迁出的人,也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回来,看一下留下来的亲人,拜祭一下祖坟。有一些人,去世后,会让子女把他送回老家来,真正的叶落归根。

  三.传统文明的现代化发展,淳朴的人际关系

  历史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沉淀为最淳朴感情。在村子里,人们依旧以血缘关系为最紧密的纽带。在一些方面,人们还保留着家族关系的传统,人们以姓氏为联系的桥梁。他们的祖辈,或者再老一辈之间关系很密切,因此,他们的后代之间一直互帮互助。在村子,姓氏相同的人,他们居住的地区也很集中。这种关系尤其体现在丧葬和婚嫁上。当某家有人去世办丧事时,同姓的男女老少都会帮忙,五服之内人还必须穿孝服。过年时,大家都会相互拜访,一般都会聚在家族中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人家里,辈分小的还要向长辈磕头,不过近几年磕头都免掉了。刚结婚的新人,在过年的时候,会把双方所有比较亲的亲戚一一拜访过去。

  我的父辈一代,他们都有很多兄弟姐妹,因此七大姑八大姨,我几乎是全都有。同时,像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很多的堂兄弟堂姐妹和表兄弟表姐妹。大家的年纪相差不断,是玩伴也是朋友,平时经常往来。因此不会担心一个人太孤单或者没有可以说话的人。村子里,家庭结构一般都是三世同堂,三代人住在一个院子里。

  村子里,独生子女很少,几乎每家都有两到三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必定是男孩子。在这里,尽管人们的思想放生了很大变化,但是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存在的,男孩子一般被认为是家庭的顶梁柱,而女孩子被认为将来是人家的人,在家庭中并不受重视。七八年之前经常有把女孩子送人的事,也有人家里有两个男孩子,会再收养一个女孩,而女孩的作用就是长大后给家里换来一个媳妇。这种重男轻女思想主要体现在上学和婚姻方面。女孩子上学都比男孩子晚一两岁,并且女孩一般上到小学毕业或者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上学,而是帮父母在家干活,或者外出打工,过个几年直接嫁出去。村子里,人们结婚的时间都很早,女孩子大致在二十一二岁左右,也有十八九结婚的,男孩子稍微迟两三年。结婚大都是通过媒人介绍,很少有自由恋爱。

  村落中,大家几乎都认识,在见面的时候会相互打招呼。有趣的是,在这里很注重辈分,人们之间的称呼都是根据辈分来叫的,不会以年龄来作为考量。有些人可能和你同岁,或者再小点,但从辈分而言,他可能使你的叔叔辈。人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邻居。在这里,人们住的都是平房,院子虽然是相互独立的,但与邻居仅仅是一墙之隔。在农闲或者下雨天时,大家都会相互串门,聚在一起闲聊,打牌。冬季时,大家都会出去,聚在某人家中,妇女一般是做针线活,男人一般是打牌,孩子们玩耍,老人们也会聚在一起,晒太阳或者打牌。邻居间的关系是非常和睦的,几乎是一家有难三家帮。这家缺什么,跑到那家去借,大家之间有来有往。有些邻居,好几家共用一口水井,就是平时吃的菜,也是这家有的一定会送给另一家。记得小时候,在吃饭的时间,我总是跑到附近的一个邻居家里,因为他家也有一个女孩,是我的同学兼朋友。这里,就像是乌托邦的缩影,人们安居乐业,温馨和睦。没有城市钢筋水泥和高楼大厦造就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黄昏落下的余辉,洒在每一寸土地上,袅袅的炊烟升起,一切安静而祥和。

  四.黄土上的价值传统

  村子里的人,他们的性情就像世代居住的黄土地一样厚实和稳重。善良是人们最朴实的品质。在长期与土地植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珍惜爱护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他们的一切价值观来源生活和劳作,书本在这里就像大熊猫,就算是学校,也没什么课外书。记得我上学时,在初中才有课外书看,不过十多个年级四百多人,才有一百多本书。

  在待人接物方面,大家都是以传统为基石,然后辅于现代化的文明,带着明显的乡土气息。在这里,古老的文化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谦虚好学等品质都是人们生活劳作的结晶。平时,在农业生产方面,如果碰到什么困难,大家会在一起讨论,或者是有经验的人帮大家解决,从来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收看电视。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即使休闲娱乐的工具,也是获取信息的方式。电视上宣传的价值观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传统。

  村子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随着时间改变的,但是不太明显。父母一般不会太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只是把他们送进学校,其他一切都交给老师和学校。孩子们在成长阶段的主要教育是学校的老师完成的,因此,老师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父母很少有时间来和孩子沟通,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是特别的亲密,从而使得他们之间代沟很大,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很长。有些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关爱。孩子在没有父母的严厉管制下,生活很自由,他们的学习也只是自己努力。由于孩子长时间不在父母身边,他们都养成了独立的生活习惯,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主,具有很强的自主性。父母对孩子的决定不会做出太多的干涉,充分的给与支持。

  汭河南边那个安静的小村落,就是我的家乡枣林子村,那是我生命最初成长的地方,是我永远的根。在现代文明前进的道路上,她保留着古老文化传统的遗存,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前行。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