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古今之缘 >> 正文内容

佛宝轶事一则­

2012年12月12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泾川大云寺佛舍利塔地宫文物出土后,消息很快传到省城,立即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为了不影响多方面的关系,有关机关和个人的名称和名字,都不需明示)。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大饥荒刚刚过去,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各条战线都希望做出成绩,文物战线也不例外。

  省文物部门得知泾川出土唐代舍利金棺后,立即派出当时省文物界享有盛名的专家张老师,前来泾川了解情况。张老师到泾川后,正好当时的文物管理员,负责清理大云寺出土文物的张映文先生和馆长张怀玉下乡不在单位,文化馆在馆的人接待了张老师。张老师急于想看佛宝,但文物室关闭加锁不能进入,有人便出主意,撬开文物室的窗户,破窗而入,并把鎏金铜匣、银椁、金棺及舍利瓶舍利子拿出文物室。

  张老师看了以后,认为是非常重要、非常珍贵的文物,准备立即带往兰州。当时被一位副馆长(女)挡了驾,要他拿出调文物的证件,张拿不出来,文物被挡了下来。

  张映文回来后,听说此事,气得破口大骂,从此与张老师关系紧张了好多年。

  过了不久,张老师带着省政府的调令,又一次来到了泾川。张映文不想让刚刚出土的佛宝让他带走,资料也没有整理完善,便向县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县领导处于省上的压力,同意调走。张映文考虑到路上的安全,提出要县上派两名武警武装押运,县领导通过县中队,调了两名武警听张映文调谴。

  出发前张映文把文物包装好,装在一个那时非常流行的黄挎包里,亲手交给张老师,并对两名武警再三叮嘱,“这个人很重要,你们不能离开他半步,他走到那里要跟到那里,千万不能马虎!”安顿妥当,张映文倍同张老师一同上兰州。一路上两名武警非常负责,要求张老师一直把文物抱在怀里,不许离手。每到车站上厕所、进食堂都由武警紧跟左右,人们以为张老师是一个要犯。张老师觉察到这是张映文搞的恶作剧,几次想发火,都被武警制止了,武警们真把他当成了犯人,一直从泾川押到兰州。每当张映文讲到这里,他总是开怀大笑,说是给他破窗入室的回报。

  这个故事他讲过多次,1972年夏,我在泾明公社工作期间,发现了一座有腰坑的商代墓葬,出土有族徽铭文的铜鬲一件。为此他来到泾明搞发掘,看能不能发现更多的线索。发掘期间地区的领导陈邦杰,带领地区群艺馆郭亚梅等到发掘现场检查工作,当晚由于天气太热,公社又没有旅馆、招待所可以接待,我们四人就住在发掘现场的一孔窑洞中。谁知半夜时分,突然被一阵吵杂声惊醒,我们几人不约而同地坐了起来,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很清楚,最少也有四五人在院子里说笑,大家一下子紧张起来。张映文急忙拿出他手头那只装有四节电池的大手电向院中照去,我急忙拿起身旁的半自动步枪,子弹上了膛,剩着手电筒的光亮冲出窑门,喊了一声“谁?干什么的?”接着大家都到了院中。手电光扫视了各个角落,一个人影也没有,一点声息也没有。我们在院内院外巡视了半天,什么也没有发现。

  回到窑中,点着腊烛,大家在谈论着今晚的奇遇,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谁也没有想睡的意思,也没有新的话题。张映文为了缓和紧张气氛,又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省上调佛宝的故事。这是一次在特殊环境中讲的,而且非常完整,所以记忆犹新。前年大云寺塔峻工后,县上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我在会上也讲了这段故事。这次大云寺佛教文化研讨会上,还请来了当年出面阻挡张老师企图带走佛宝的那位女副馆长,这就证实了,当时馆长和张映文不在单位来人要拿走文物的事实。如果他两人在场,就轮不到副馆长出面干涉。另外,张老师是一位当时很有名望的老专家,他是博物馆的老前辈,难道他不知道文物管理的常识吗?如果没有人充许和帮助,怎么敢撬文物室的窗户,而且把佛宝拿到室外企图带走!这个问题当时在县文化馆的人都很清楚。现在佛舍利很快就要归位了,知情者都想当个护宝卫士,可是没有人把他当年撬窗入室的“英勇壮举” 公之于世,实属遗憾。我很敬佩那位我不知道姓名的女副馆长,她才是真正的护宝英雄。建议这位女士,写一篇回忆文章,如实地把当时的情况反映出来,让人们知道事实真像。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