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泾川文艺 >> 正文内容

艺苑杂记

2012年08月13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我是一个秦腔爱好者,自幼借着认识泾川泾卫剧团负责人之便,经常从戏院门缝里溜入剧场看白戏。还经常跟随城里卖油羔、卖糖麻花的小贩到乡下赶庙会,还有过一天参加泾川县人民剧团的历史,同时还交结了不少演员朋友。由于这种种原因,使我对秦腔情有独钟,对有关秦腔的一些人和事比较关心和了解。

  我的家乡泾川县城巷子街就出过两位名嗓一时的著名演员。一位是秦鸿德,他大概比我年长四五十岁,老家就在巷子街的顶头,距我家不到一百米。由于他当了戏子,被族人逐出家门,到死没有回过老家。从有关资料上得知他从十二岁便落脚平凉,这大概是他被逐出家门的时间。秦鸿德生于1895年,卒于1968年,享年73岁。到平凉后从师平凉大顺舞台名净高迎奎,功须生,期满后在平凉首演《拷寇》,以扮相英俊,功架出众一炮而红。尤为擅长“油脸子”戏。如《五雷阵》之孙膑,以金粉画脸,并擦“油沥子”,靠旗上各缚五尺白幡,右手持打神鞭,左手擎“五雷碗”,收鞭击碗利落火爆。他的拿手戏还有《太湖城》、《宁武关》《四进士》、《上煤山》等。曾任平凉顺德社社长,平凉大顺舞台主办,三星班主要演员,后为平凉“平乐社”一、二、三期学生的教练。解放前后,活跃在平、泾、庆一带的广大舞台上。由于他有家不能回,最后安家陕西宝鸡。故有关记载中都说他是陕西宝鸡人。

  另一位是平凉“平乐社”二期学员张乐平。他家在我家隔壁,距离不足30米。少年时入平乐社学戏,工小旦,因扮相俊美,嗓音圆润委婉,做工细腻感人而唱红平凉。1936年在平凉聚英社,1938年又回平乐社演出,其后在平凉泾川一带演出名嗓一时,泾川一带曾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笑话;说一妇女因看张乐平的戏入了迷,戏散后吃凉粉时,对卖凉粉的人说:“给我调上一碗张乐平!”这笑话至今还在一部分老年人中传佈,可见在当时的影响之大。解放后在泾川人民剧团主演正旦,五十年代中期,下乡演出时,因车祸与刀马旦熊建民等好几个人遇难身亡。他家保存着一张平乐社第二期学员毕业时的合影照,他同期的还有闫庚平、王生平、张天平、张宝平等。

  马大净是泾川城里观音阁文三女的姐夫,名叫马得福,中等身材,目不识丁,背诵剧词全靠别人念自己听,一般情况下念过三遍他便能牢记在心,第四遍便能自己背诵。个别出错的地方与以纠正就不用别人再念,他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1953年在中街小学门口的一家小书铺里,他让我为他念《穷人恨》中一个地主狗腿子的剧词,念着念着他突然哭了起来,停下来后他说:“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听到农民受苦受难的情节不由地就心里难受,要我演这个坏蛋,我怎么演啊!演不了。”他演的古装戏《芦花荡》中的张飞、《吃草》中的樊侩、《斩单童》中的单童、《五典坡》中的魏虎等都非常有名。特别是《吃草》中樊刽吃草的表演,更令人瞠目。满满一升草料眼睁睁的送进了他的嘴里,观众却看不出破绽。《十万金》中的崔判官耍牙,吹火等特技表演都非常拿手。他还是一个很滑稽的丑角演员,《哄窑》、《拾黄金》、《考文》各戏的配角小丑都演的栩栩如生。他的嗓音尖励,穿透力特别强,在过去没有扩音的舞台上他的一声大吼,有时会吓哭看戏的孩子,是陇东有名的大净。

  马得福所演的角色凶猛的、厉害的、坏的比较多,但他本人却是一个极其老实厚道、重于感情、心地善良的人。解放后一直在泾川、平凉剧团工作,文革期惨遭迫害离开舞台,在平凉某学校看大门至退休,九十年代去逝。

  泾川窑店还出过一个号称杨大班长的人,他叫杨改民,又名如林,生于1890年,出身梨园世家,自幼随父杨洪升在常腾甲戏班学艺,师从梁春娃,始习旦行,后工须生,花脸。二十岁便载誉陇东。须生净角皆有独到之处,晚年牙齿所剩无几,但饰演《虎头桥》中魏延时依然能使牙齿咯咯作响,观众称奇;还擅长变脸,《葫芦峪》中诸葛亮临终,面色顿时变的腊黄,并慢慢流出两股鼻涕,以示身僵魂散。其代表剧目《白帝城》、《金沙滩》、《玉凤亭》、《葫芦峪》、《出五关》、《墩台挡将》等。

  他培养了许多优秀演员,其中任国栋、白忠孝、常俊德和他皆成为誉满陇塬的“四大班长”。任国栋的《击鼓骂曹》、《十道本》、《抱火柱》等;白忠孝的《回锦州》、《白帝城》、《火烧连营》等;常俊德的《太湖城》、《敬德洗马》、《斩韩信》等;都是他们的拿手戏,而且杨班长的所长都被他们继承和发扬光大。前三名前辈因年纪大,解放后不久就离开了舞台,唯白忠孝五十年代一直在泾川人民剧团演出,以后任团长,运动中受迫害回了肖金老家,1965年我在肖金见过他,以卖柿子为生。

  解放前泾川还有两个很有名气的班主,孙家班和王家班。他们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们的箱具破烂而有名气。一个叫“孙烂片子”、泾川玉都人,梨园世家,最后一代“孙烂片子”叫孙万祥,2009年前后去世,享年90多岁。“王花鸨”泾川城关人,解放初还在农村活动过一段时间,他们的箱具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到他们手中已经破烂不堪,可见年代之久远。

  2000年退休后,我家迁至平凉南极巷,又与著名红生演员王超民成为近邻。年过90的老先生每天拄着拐杖从门前经过,后来还应邀到我们的自乐班里献艺。我对老人最初的记忆是解放初他在泾川人民剧团演戏的时候。他的关公戏演的十分出色,人们称他为“活关公”,我觉得他真的把关公演成了“神”。威武高傲、神圣不可侵犯,每当第一次出场都要放一把火,或烧几张表然后才出台亮相。他把京腔二簧里的唱腔巧妙地运用到关公的唱段中,使唱段更加丰实多彩而神秘。他是一个全能的须生演员,武功功底深厚,我看过他1985年70多岁时在甘肃电视台录制的《金沙滩》中的武打戏,除了他高吭浑厚的嗓音,清新准确的唱腔外,踢腿劈叉,二踢脚、打编马等动作都做的毫不费力,动作自如,如同青年,他的嗓音宏亮,音域宽广,行话说有“闹腔”,就是说混响共鸣效果特别好。

  他的《斩彦良》、《困土山》、《出五关》、《水淹七军》《挑袍》、《走麦城》等关公戏享誉陕、甘、宁、青数省。须生、老生戏同样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1953年庆阳地区戏曲汇演中,他主演《古城会》中的关公,获演员一等奖;1955年甘肃省第一届戏曲调演,他主演《逃国》中的伍员,获演员一等奖;1958年西北五省戏曲汇演中,他主演《守江阴》中的闫应元,获演员一等奖,并进行了唱段录音。文革中受到严重迫害,下乡劳动,粉碎四人帮后返团。1979年平凉地区戏曲调演,他主演《九江口》中的张定边,获观摩奖。1985年应甘肃广播电台邀请参加《春节秦腔节目大联欢》,演出后更为各界人士称赞。并录制了光碟《金沙滩》。2004年5月23日,平凉市文化出版局授予王朝民《平凉市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称号。

  王朝民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1915年,12岁从师学艺,舞台生涯达70多年,2009年冬去世,享年95岁。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前后,泾川的秦腔事业曾经历过三起三落的剧裂变化。继平凉《平乐社》兴起之后,泾川秦腔界也掀起了一个新高潮。1938年,泾川县人章永福、洪锡武、肖十娃、席子厚等将西安的高希中、闫更平、景乐民等原平乐社的部分演员接回创建秦腔戏班“易风社”,欲与西安,易俗社媲美。不久高希中等人回了平凉,该社又从平凉、庆阳等地接来了袁兴民、佘庆民、唐利民、荆国鉴等,使剧社得以巩固和发展。1942年章永福的侄子章少雄、联合国民党泾川县党部秘书赵冠英、魏克敏(子庄)等23人,以县党部名义接收了“易风社”,更名为“社教剧团”。县党部书记强正英为团长,委员齐恩贤为副团长,赵冠英为总干事。其组织比较庞大,分工明确。由组织、编著、业务、游艺、总务 五个股组成。主要演员有丁醒民、王益民、王超民、牛利民、何瑞秦、华启民、王定秦及魏双喜(陈慧英)等,上演剧目多以易俗社的新编剧目为主,有《夺锦楼》、《软玉瓶》、《韩宝英》、《三滴血》、《比翼鸟》、《鱼水缘》、《玉镜台》等。并在剧院里实行售票演出,开了泾川戏剧演出实行剧院售票的先河。社教剧团是泾川第一次实行戏园售票的剧团。它的实力雄厚,演员阵容强大,组织机构健全,演出剧目新颖,是泾川戏剧史上的一个高峰,影响比较深远,1943年8月底封箱散班。

  解放前泾川没有正规的剧院,所谓的戏园子是在南门外上街紫荆山下一块庙院的空地上,座东向西,东面靠山,舞台是用木架棚布搭建的,西面临街开门售票。剧院的设施非常简陋,靠近舞台的地方摆十几张用木板安四条腿做成的长条桌子和长条板凳构成坐票席位,周围用木椽围起围栏,围栏外面是站票席,可以容纳很多观众。剧场虽然简陋,但坐席上的服务设施和大地方的剧院没有两样,盖碗荼、小壶荼、瓜子包、香烟、热毛巾,都有跑堂的及时供应。剧场的后面,靠近大门的地方有一张方桌和两个长条凳子,是专门为警察设置的,每场戏开演前这张桌子上总会有一两个或者三四个警察坐在那里,他们一面看戏,一面起着维持剧场秩序的作用。所谓售票,买坐票的有专门印制的坐位票。站票只需在戏院门口售票的地方买一根木签,然后交到收票人手里就可以进去看戏,这种售票形式一直沿续到1950年前后。

  1946年泾川县自卫队营长文安邦和谢子英购置了戏箱,招收演员,成立了《泾卫剧团》,聘请杨大班长杨改民为名誉团长,在他的号召下,驰名陇原的四大班长,任国栋、常峻德、白书来都来泾川,任义民、袁兴民、王朝民、何瑞秦、何金凤、王化南、刘玉兰、魏双喜、白忠义、鱼得水、秦鸿德、马德福、王文鹏和孙子王定秦,张乐平、陈易平、麻子红等著名演员参加丁剧团,使剧团阵容很快强大起来。新箱具购回后摆放在城里一家饭馆的院子里进行丁公开展览。照明由油碗灯改成了汽灯,演出中还配合剧情制作了简单的布景,使演出效果空前提高。在剧目上,除了常演的一些传统戏以外,还新排了许多列国戏、神话戏、三国戏。《越国借粮》、《孙武过沙场》、《太湖城》、《霍去病赶达子》、《高望子背鞭》、《走南阳》、《庄子三探妻》、《幽变衣冠》、《龙凤配》、《天河配》、《出五关》、《马尾驿》、《火烧连营》、《白帝城》等。这个剧团是半官办的,有自卫队的支持,演员比较稳定,阵容强大,排演的剧目精彩细赋,是任何江湖班子无法比疑的,票房收入非常可观。解放前夕一本《天可配》演的誉满泾城,特别是女旦角演员何金凤演的织女,她的精彩表演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据原泾川自卫队二营连长86岁韩钧昌先生口述整理)

  《泾卫剧团》是继《社教剧团》后泾川戏剧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期。在继承传统戏曲艺术的同时,有创新、有改革、有发展,在泾川戏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解放前夕剧团解散。

  解放后不久泾川县在原泾卫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泾川县人民剧团,陕西人马鸿德任团长。招收演员演出剧目。1952年7月平凉民艺社来泾川演出,经协商与泾川人民剧团合并,著名须生王朝民、袁新民、白忠孝、祝义民、赵俗民、鱼得水;旦角张乐平、白忠义、任义民、刀马旦熊建民;丑角齐亮平、 大净朱义民、马德福;武生刘振民等云集泾川,使演员阵式容空前扩大,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班子,新排了很多新剧目。《荆轲刺秦》、《张煮海》、《劈山救母》、《大明府》、《逼上梁山》、《梁山伯与祝英台》、《屈原》、《烈火杨州》、《火烧连营》、《唐王游獄》、《三打祝家庄》、《火焰驹》等深受广大观众欢迎。西安著名舞台布景设计师陶渠在剧团两年多时间,为上述剧目制作了大型“电打”布景,他制作的布景大背景景片都是用手工在大幕帐上画出来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茂密的树林、幽远的河湾山村、高大的城堡要寨、广阔无垠的战场、威武庄严的军营帅帐都制作的栩栩如生。还有雨、雪、雷、电效果逼真,如临其境。大大提高了演出效果。从此剧团名声大振,成为陇东最强硬的戏班。当时还有一名书法家,他的膀书大字堪称一绝,书法功底深厚,结体严紧,每有新剧上演,他的大幅宣传广告便吸引不少观众,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当时镇原县曾流传着“看泾川的戏报,便知泾川剧团的实力!” 这样的说法。

  剧团还招收了不少青少年学员,除每天除练功学戏外,还要学习文化课,不少学员成为后来的骨干力量,如王正兴、张凤兰等都是泾川剧团培养出来的,他们都曾在省级汇演中获过奖。

  泾川县人民剧团是泾川戏剧史上最昌盛最繁荣的一个时期,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期,是一个开拓创新的时期,虽然不到三年时间,但在泾川戏剧史上留下了最光辉最灿烂的一页。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