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古今之缘 >> 正文内容

102年前苍凉的泾州城郊

2012年07月07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pic_19.jpg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西行时拍摄的泾州(泾川)城城郊

  1910年1月,澳大利亚人乔治·沃尼斯特·莫理循,沿着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骑马西行,开始了为时半年的中国西部考察。他从陕西咸阳出发,途经甘肃省泾川、平凉、兰州、凉州、肃州,出嘉峪关进入新缰,一路西行最后到达俄国。在此次考察中,莫理循亲历、亲闻、亲见的可靠记录,对于我们了解清末民初的中国,提供了非常生动、直接的材料。

  当时,在中国传统农村,一切一如往昔,人民照常劳作,生活仍在继续,平静而迟缓,日出日落,耕作休息。无论上层的思想如何激变,在乡村这个社会底层,在离政治中心很远的大西北,人们的生活只是微变:他们仍然牵着牛、犁着地,过着封闭的农耕生活,在镜头前留下了仅仅是他们的背影及一幅茫然的神态。外面世界一波一波的革命、新政,与大多数泾州普通人的生活似乎毫无瓜葛!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莫里循一路西行。他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反映了20世纪中国近代化变迁和清末民初的风情民俗,他拍摄的照片之一即是泾州(泾川)城城郊。

  照片原文是:“泾州(泾川)附近,顺河而下”,这张照片距今已经有102年了!

  透过一个外国记者的眼睛,百年前的泾州城郊就这样静静地横亘在我们的眼前:丝绸之路上,荒芜的河谷,没有叶子的树木,狭窄的小路上,走着这么几个行人。天空之下,大地之上,一切都是那么苍凉、辽阔、却又是那么真实。

  照片正前方有两个小山包,是泾川人熟知的夸父峰,以夸父峰为参照物,泾川县城东、西七八里之间的风貌一览无余!照片右边最近的山即是王母宫山,山根有一条清晰的道路,这是左宗棠组织军士整修的自窑店通平凉的驿道,通骡马大车。1926年冯玉祥等整修成汽车路,1944年修成“西兰公路”。1910年的这一段驿道,是把完整的石质的王母宫山山根凿开整修的驿道,过了王母宫山进入泾河川道,沿着泾河南岸向平凉延伸。照片的最下方,大约是今天的“泾川西”高速收费站附近。

  照片上最近的这个男人,头戴当时流行的毛织筒筒帽,穿一身黑色的中式棉袄、中式大裆棉裤,裤口紧紧扎起,穿着白老布袜子,黑布鞋。最显著的特征是背上背着一只毛线织的褡子,这只褡子是身份的象征,是中等富裕以上人家才有的家当。褡子里装的不知是何物?也不像是粮食,他肯定要背到泾州城里去变卖褡子里的东西。这个人的前面还有三个男人,同样是背着布织的抑或是毛织的口袋,装的东西很少。他们都穿着棉衣,裤口紧扎,还扎着腰带,或许背着自己种植的粮食或水果以及干菜等农副产品,到泾州城变卖几个零花钱。前面还有几个看不清装束特征的人,他们也是进泾州城的。

  这是深冬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的左边是一条细小的泾河和泾河河床,泾河水那么细小而河床却很宽,反映出了100多年前泾州的水资源状况。

  泾州城没有被拍进照片中,令人很遗憾!然而,走进泾州城却是照片上的人半月或一月之中最高兴的事,在哪里可以拿仅有的一点东西变卖成几个零钱,以维持艰难的生活!

  100年前,正是中国经济社会陷入历史上的低谷时期,地处西北的泾州更是陷入了低谷中的低谷!从照片上反映的农民家庭贫富状况,泾州人的衣着打扮、精神风貌,以及道路交通状况———窑店通平凉的驿道仅是这样的路况……

  再次回味这反映102年前泾川自然、世情的照片,可以想像出当时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人(尤其是落后的西北)的生活状况。

  百年前泾州(泾川)城郊被这张珍贵的照片记录并永久再现,今天的人们每每看到这张照片,必将倍加珍惜我们今天的生活,必将发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