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西平铁路将使泾州古城5000多人陷入人为堰塞湖中

2012年06月10日 来源:原创 点击数:

未修铁路之前的泾州古城内城关中学标志——教学楼前的“7.24”水灾情景。

  泾州古城十分之六的面积和古迹、建筑在北山和塬上,被西平铁路挡在铁路之北,十分之四的古城面积和古迹被挡在铁路之南。正当文化强国建设开工之年,一条7米高的铁路挡住了进入泾州古城十分之六核心区的脚步和视线,这是缺失人性化的设计,是不能代表中国人2012年智慧的设计,这是有损中国人2012年尊严的设计。

  铁路与山根夹成的人为“堰塞湖”,将年年威胁5000多人的生命安全,这是不知“民生第一”的设计,题超过了最低道德底线的设计﹐是和2012年中国文明水平相对立的设计。

  ——西平铁路全线仅有3个历史上建过州的古城﹐即泾州、邠州、乾州﹐其它两州古城西平铁路都远远绕开﹐唯独非要从3000多年的泾州古城穿城而过!

  泾川处于黄土高原沟壑区,自古有从北往南的1至5公里宽的暴雨带、冰雹带,夏季多有暴雨或“冷子”在1至5公里地带从天倾降,整个小流域的暴雨成山洪入沟,加上当地暴雨积水,几十分钟或1小时之间在地面可铺满1米至多米深的积水。

  明代,就是这样一场大水,毁了泾州古城大部分建筑。

  历史上最近的泾州古城水灾是2007年“7.24”﹐这天天黑前,当地降雨和沿堡子沟涌出的洪水,瞬间淹没了几百户百姓,数十户民居被毁。7月28日,受灾第五天,我拍得几十张照片,水灾之惨状一看即知。兰州市一个13岁的女孩,趁暑假来泾州古城人家走亲戚,下午跟上女性长辈去山上劳动,暴雨加山洪瞬间卷走了女孩,当时找到这个女孩的领导说:这个女孩扭曲着睡在那里告别世界时的惨象,终生不能忘怀。

  明代和2007年“7.24”水灾时,洪水是漫川、漫城而过,己是如此灾情。西平铁路修成后,7米高的路基形成数公里长的挡水墙(若干个桥下涵洞仅有画在纸上的排洪意义),距山根最窄处不足200米,因铁路从王村镇北山形成的人工狭窄河床中的水将顺东而下,加上泾州古城堡子沟北来的小流域山洪水和当地降雨,泾州古城将从此形成时刻威胁1800多户5000多口人生命安全的“堰塞湖”。

  提醒西平铁路设计者之一:泾州古城十分之六的面积和古迹、建筑在北山和塬上,被西平铁路挡在铁路之北,十分之四的古城面积和古迹被挡在铁路之南。正当文化强国建设开工之年,一条7米高的铁路挡住了进入泾州古城十分之六核心区的脚步和视线,这是缺失人性化的设计,是不能代表中国人2012年智慧的设计,这是有损中国人2012年尊严的设计。

  提醒西平铁路设计者之二:铁路与山根夹成的人为“堰塞湖”,将年年威胁5000多人的生命安全,这是不知“民生第一”的设计,题超过了最低道德底线的设计﹐是和2012年中国文明水平相对立的设计。

  问题出在设计上了!

  请停止争论,从今天开始,迅速修改设计,让铁路在北山以隧道式(不用拆迁、不用征地)通过,让铁路早日通车,让3000多年古城在经历了历代战乱、天灾、人祸之后幸存的原貌继续完整存留。让人工堰塞湖不要形成,让在此生存了数千年的父老乡亲的后裔们生命安全。

  这是最硬的道理。

  这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西平铁路设计者能在泾川当地找一位业余水文行家,能找当地一位业余文化工作者问一问(不要说开听证会了),就不会造成今天如此的大麻烦、大笑话。西平铁路设计者只懂得就铁路设计铁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正是这个不合格的设计者酿成的大祸,因而增加了建路成本,拖延了时间﹐这是设计者的愚蠢和不尊重知识、不尊重历史而付出的代价。

  请与人为善,与祖先为善,与历史为善,与文化遗产为善,与文明为善,与自然为善,与未来为善,与民生为善,最后的道德底线是与父老乡亲的生命为善。

  国家是地方的总和,中华文明是类似泾州古城文明的总和,历史和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和祖先和兄弟姐妹一样。不要以为泾川是一个地方,这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无关紧要,如此认为,恰恰大错特错!泾州古城的历史和遗产正是中华历史和中华文明的不可缺的谁也不敢让其缺的组成部分。

  铁路将威胁5000多人的生命安全,是西平铁路设计者万万没有想到的。

  我可以引你走遍泾州古城各角落和会形成堰塞湖的现场。请所有为此不解的人到泾州古城现场来,你会立即心平气和,会同意我的说法。

  知错就改﹐好!2012.6.9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