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时事关注>周边新闻 >> 正文内容

平凉市加快建设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

2012年04月09日 来源:养生平凉 点击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地处西部的甘肃省平凉市,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建设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以文化旅游产业的显著成效助推经济社会迈上转型跨越之路,给力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建设。

  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曾经是中华民族在黄河中上游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丝绸之路东段重要的交通要塞、商贸中心和军事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境内文化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前景广阔。

  一、文化资源大市加快迈步文化产业强市

  近年,该市把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式、新形态,文化和旅游呈现出多层面、多领域融合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得益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平凉市立足文化资源特色,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培育了以崆峒山为龙头的旅游文化产业基地、以大云寺及百里石窟为龙头的佛教文化产业基地、以皇甫谧为龙头的针灸医学文化产业基地、以陇东民俗文化为龙头的民俗文化产业基地和以界石铺为龙头的红色革命文化产业基地,打响了崆峒山道源文化品牌、西王母远古文化品牌、皇甫谧针灸医学文化品牌、陇东民俗文化品牌、红色圣地文化品牌、景观梯田文化品牌,培育推出了平凉纸织画、铜嵌画、彩灯、烙画、剪纸等地方特色文化产品。

  启动“1672”行动建文化名市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建设文化强国的决策,为平凉文化改革发展更指明了新方向。平凉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名市,促进平凉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转型跨越的决策部署,决心开创文化导向正确、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人才辈出、文化品牌鲜明、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名市建设格局,推动平凉文化建设迎来新的春天。在建设文化名市过程中,平凉将重点实施“1672”行动。

  培育一种精神打造六类文艺精品

  即培育和弘扬包容、和谐、务实、进取的“平凉精神”,使这一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平凉的具体化、地方化,成为引领平凉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共有精神文化家园的“灵魂”,成为全市各族人民的思想行动准则,为全市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打牢思想基础,提供精神动力。

  精心打造以崆峒、西王母、皇甫谧、古成纪为代表的“四大文化”题材精品;以唐代宰相牛僧孺、唐代名将李元谅、北宋名将刘沪、南宋著名军事家吴玠吴璘刘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题材精品;以唐人传奇“柳毅传书”为代表的地域传奇故事题材精品;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陇东节令民俗题材精品;以红军长征途径平凉历史事件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题材精品;以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建设成就和时代先进模范人物为代表的当代文化题材精品,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建设七大文化产业园办好两大节会

  崆峒文化旅游产业园:以崆峒山为依托,加快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弘扬和传承崆峒武术,培育形成集道教文化、休闲养生、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

  大云寺佛教旅游文化产业园:以佛祖舍利塔为核心,集中建设规模宏大的佛教文化圣地,培育形成集旅游、文化、研究、服务、推介为一体的文化景区,展示佛教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品研发。

  皇甫谧针灸医学文化产业园:培育皇甫谧针灸医学基地,建设中医疗养中心,传承中医针灸诊疗技术,推广药膳馆、药茶馆、药酒馆等中药产业服务项目,弘扬中医文化,打造中医针灸品牌。

  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园:开发民俗特色文化,复原再现先辈们生产、生活场景,展示民间特色饮食、传统工艺以及小作坊流程等,吸引游客和消费者观赏民俗风情、亲身参与体验、开展互动娱乐、延续文化记忆,发展民俗风情旅游。

  安口陶瓷文化产业园:建立陶瓷博物馆、陶研所、体验园、民俗村等集陶瓷工艺制作、商品展示、销售、传承创新为一体的陶瓷文化产业园。

  中国(庄浪)梯田景观旅游文化产业园:把历史人文内涵同庄浪精神相承接,把梯田景观的打造同梯田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建成新的中国梯田第一县纪念馆,吸引人们观赏梯田自然景观,体验乡土民俗风情。

  纸箱印刷包装文化产业园:以鼎元纸制品公司等重点企业为依托,不断提升产品档次,丰富产品文化艺术内涵,增加产品门类,建成西北重要的纸制品印刷包装基地,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带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中国(崆峒)文化旅游节、中国平凉金果博览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和文化产品、农产品展销活动,扩大平凉地域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提升平凉的知名度、美誉度。

  二、优秀旅游城市加快迈步最佳旅游城市

  走近平凉,青山绿树相映成趣,遍野山花竞相争艳,浑然天成的美景尽收眼底。

  西北生态良好山川秀美旅游胜地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及大、小陇山交汇处的特殊地理地貌,赋予其风光各异、类型兼具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遍布全市,各类旅游景观达100多处,其中国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14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各1处、水利风景名胜区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地质公园1处,森林公园和园林公园10余处,堪称西北黄土高原上生态良好、山川秀美的旅游胜地。

  崆峒山5A景区综合配套功能完备

  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距平凉城区仅11公里,是目前5A级旅游区中离城市最近的景区。她集独特的丹霞地貌、优越的自然生态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于一身,堪称西北一绝。“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三次登山问道于广成子,让崆峒山名扬天下。到崆峒山探寻古老道学的真谛、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的确是难得的回归自然之旅。崆峒山还是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武术的发祥地,金庸武侠小说中就有很多崆峒武术的精彩描写。被称为“崆峒山下一奇景”的崆峒古镇·问道驿站,以道家五行八卦的思想配套吃、住、购、娱活动,设施一流,连同陇东唯一一家山水园林式五星级酒店广成大酒店,构成崆峒山景区功能完备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柳湖公园:全国保存“左公柳”最多之地

  平凉城临泾河而建,曲折的泾河水传承著柳毅传书等优美的神话故事,众多的名胜古迹让人流连忘返。位于市中心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柳湖公园,有著9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国保存“左公柳”最多的地方。城区东郊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明宝塔,与崆峒山凌空塔遥相呼应,为宝塔博物园的标志性建筑。园内的市博物馆,2004年被列为全国唯一的地市级示范博物馆,有平凉重要文物珍品1万多件。

  

  泾河两岸圣地遍布物产丰盛

  古泾州——泾川是平凉的“东大门”,距咸阳国际机场1个半小时车程。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云寺·王母宫景区横跨泾河两岸,位于城西的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文化的发祥地、西王母祖祠所在地,崇拜西王母的民俗和传统庙会延续千年不绝;与之隔河相望的大云寺,在1964年发现的地宫中出土了14粒佛祖舍利和珍藏舍利的金棺银椁、鎏金铜匣、石函等珍贵文物。泾川还是西北少有的温泉旅游胜地,温水常年恒温38.2℃,含有13种有益于人体的活性微量元素,素有“返老还童泉”之美称。

  平凉的“西大门”静宁,是伏羲故里——古成纪的所在地,也是“飞将军”李广扬威驰骋的地方,更是193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中央领导和中央红军转战宿营,指挥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完成伟大会师的中心地带,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已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如今的静宁,藉著“平凉金果”产业铺就出一幅迷人的田园壮景,吸引著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山川森林峡穀河流温泉天池自然景观旖旎多姿

  世界文化名人、中华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的故里灵台县,是《诗经》里“文王伐密”故事的发生地、甘肃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深得博大精深周文化的浸润,皇甫谧文化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是必选的旅游胜地。在“绿色煤都”华亭,昔日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莲花台可以和九寨沟相媲美,双凤山、莲花湖两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扮靓东西城区,城中心10万平方米的人民广场则尽显甘肃最大煤业基地的气派。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被国内外专家盛赞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世界奇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云崖寺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碧玉瑰宝”。因“丹崖流珠,古柏龙蟠”奇观而得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泉寺,正带动崇信县建设甘肃东部新兴的“生态旅游县城”。此外,十万大峡穀、车场沟野狐峡、静宁仙人峡等森林峡穀险峻幽深,神秘引人;崆峒弹筝峡、胭脂河,泾川温泉,庄浪天池朝那湫等水域景观,更是旖旎多姿,享誉陇上。

  三、甘肃东部极具吸引力旅游热点城市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平凉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黄金线路和辐射周边3省区14个市的旅游经济圈,道源寻根之旅、丝路遗珍之旅、人文生态观光之旅、绿色休闲之旅、佛教艺术溯源之旅、黄土风情体验之旅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之旅等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旅游者,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20亿元,平凉以黄土高原人文生态旅游的鲜明特色和崭新形象,成为甘肃东部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点城市,2006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旅游产业入列全市“十大工程”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旅游产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平凉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把旅游产业列入全市重点工作进行集中突破,列入全市“十大工程”重点实施。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和自然生态优势,著力打造以崆峒山旅游区为中心,以泾川旅游区、关山休闲避暑旅游区、灵台文化旅游区和葫芦河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为基点的旅游格局,完善配套旅游要素,开发养生系列产品,加强旅游宣传推介,进一步打响“神奇崆峒·养生平凉”品牌,努力把平凉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神奇平凉独具文化魅力

  平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早在50—60万年前,这里就有早期人类活动;3000年前,周朝的先民们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这里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归入秦的版图,属北地郡。公元358年前秦苻坚欲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公元572年北周武帝于今境内的西北部置平凉县,属长城郡,是平凉市建制的开始,距今1400多年。全市先后发现古遗址1192处,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个,博物馆8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9件,居甘肃第二。出土于泾川县大云寺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

  

  地灵人杰文化璀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物华天宝的平凉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亲诣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立身治国之“至道”,崆峒山上天梯旁的摩崖石刻“黄帝问道处”,即是对这一千古盛事的纪念;周穆王“八骏日行三万里”,与西王母相会于回中;秦始皇、汉武帝先后西巡,登崆峒览胜,寻至道治国;秦王李世民泾州大捷,展雄才而凯旋;李白、杜甫盛赞“世传崆峒勇”、“崆峒足凯歌”;成吉思汗驻跸陇山,建有寝宫;明代韩王就藩平凉,传十一世;名道张三丰访道修炼,历时五年。近代以来,左宗棠、林则徐、谭嗣同、冯玉祥、张学良、于右任等爱国人士纷至沓来,留下了历史的印迹,特别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平凉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地灵人杰的平凉还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华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刘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清初名臣慕天颜等一大批文韬武略的杰出人物。

  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使平凉充满神奇而独特的魅力。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