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人文信息 >> 正文内容

追忆人民优秀艺术家郭志远先生

2012年02月27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里,我又回忆起版画、皮影、国画及玻璃画于一体的民俗文化的先锋我的老师郭志远先生。

  郭志远字永绪,1914年出生于泾川玉都镇郭唐村的一个普通老百姓家里。由于家境贫寒没上过学更没上过什么艺术学堂,凭着勤奋好学,天资聪明过人,当地的人们给了他一个洋名字(日本人——老百姓对巧人的赞誉)。

  陕甘宁一带很少有人骑自行车的时候,先生就买了一辆德国旧洋车,自己改装了一辆自行车,走艺时便骑着它。远走庆阳、平凉、西安等周边地区。先后在在西安拜访了著名画家赵望云、平凉的汪若兰、张观雪等艺术名流。并在家乡开了三间门面字号“天生长”主要从事玻璃画制作销售;自行车组装修理;牛皮灯影制作;章牌雕刻;门店招牌制作等。

  1955年在泾川车行工作,修车并没有影响他对艺术的追求,工余自习绘画及雕刻。1957年他的国画《崆峒全景图》问世,1959年创作了《泾川全景》。泾川作家张怀群、魏海峰整理出版的《泾川文化遗产录》的封面上就是先生早期的作品。连环画《黄花姑娘》、《王恩负义》也是先生的早期作品。据乡老及我的先父说大跃进时期先生积极配合党的政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商店、食堂土墙上及其他宣传栏上都有它的手迹。他便成为这一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我拜先生为师是1975年,也是生活极具贫困吃八两红薯干的时期。拜师也没有交学费,拜师的前一天父亲给我准备了一些农家的土特产,一篮鸡蛋和自家种的鲜菜。那时正是杏子成熟的时候,大清早我和父亲从树上一个一个的摘下来,满满装了一篮子,就这样抄近道走到了距泾川二十五公里的文化馆大门前就遇到了一位四方身材淳厚朴实的长者,小平头浓眉大眼,身穿呢子上衣黑色粗布裤子棉布鞋。先生一听我是找他的,便热情地将我和父亲迎了进去。先生住在文化馆大门左侧的两间小房子,中间有隔墙即工作室和卧室。一进门我便被先生的每幅作品深深的吸引住了。油画《天山天池》玻璃画《渔舟唱晚》《平湖秋月》版画《女民兵》《崆峒山》《红梅赞》《观春秋》,国画梅、兰、竹、菊四条屏等。桌上正准备出版《怎样画玻璃画》的整理工作,我正在忘我的欣赏先生大作,师母端来了泾川罐罐蒸馍和黄瓜菜,这是我长了十几岁第一次吃这么白的馍馍和黄瓜菜,也是我第一次进县城。师傅师娘已是花白头发了,师娘很慈祥带一副老花镜忙碌着招呼我们······

  就这样在先生的帮助下和县文化馆结下了不解之缘,郭老师给我介绍了在本馆工作的刘伯夫、刘映琦、刘文君,介绍说“泾川有三刘,写字画画不用愁”,同时还认识了写作的王兴发等几位馆员。

  此后每逢节假日我都步行去文化馆先生的工作室学习先生的玻璃画及民间民俗工艺品的制作,光阴如梭,转眼间高中毕业了,我又到郭老师跟前说明了来意,我说我要以画画谋生,我要以笔杆闯天下,临走时郭老师给了我好多作品《崆峒山》木刻系列《玻璃画技法》及画布景的小搞等。

  带着老师的作品带着老师的希望我开始了我的人生路,从兰州到河西三地区,走遍了河西的每一个村庄角落大街小巷,用老师传授我的手艺,给工艺厂画画,给木器厂搞油漆烙画,泥塑等民间工艺。

  如今我已迈入不惑之年,回忆前辈大师他老人家作为陇东的美术界名流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高尚精神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远的回忆。

  要学习先生的为人及其他高贵的品质,学习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炙热的情感。

  先生生前对家乡名胜古迹不遗余力的挖掘保护传承,用佛道哲理感悟人生。先生逝世后,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播报了他的生平事迹和他逝世的消息。中国艺术研究院水天中教授、甘肃艺术家协会主席陈伯希、中国画艺委会主席罗承立、兰州文联主席郭文涛、甘肃籍画家蒋志新等艺术名流致信悼念。

  我怀念已去世的各位农民艺术家,更怀念我的老师郭志远先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