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人文信息 >> 正文内容

一个土生土长的泾川文化人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原创 点击数:

—纪念何思文先生

  去年回泾川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何思文先生早期的书画作品,无限感慨。何先生是生不逢时,因天时、地理的限制,使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未能赶上自由发展的好时代就与世长辞了。何思文先生去世已经有10年了(1926-1998),看到他的遗作,不免勾起许多对往事的回忆。

  何思文先生祖籍泾川县高平镇西家洼村,距高平街约5华里。出身于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弟兄四人,他为老大,只读过小学(泾川文庙小学),上世纪50年代,曾任过初小(小学四年制)教师,那时师资短缺,小学毕业任小学教师的事是常有的。老二何相元,军人出身,曾在南京军事学院任体育教官,转业后在平凉市工业局工作,三年困难时期也回家务农;老三何春相,一直从使农业;老四何思禄幸运,被招工,后在平凉电厂工作。作为长兄,肩负着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只凭小教一点微薄的薪水,难以维持生计,因此,辞掉小教,一方面耕耘,一方面在高平街上经营一个文化用品和图书之类的小店,并兼刻图章,取得些许收入,补贴家用。1958年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浪潮席卷全国,只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公社化。由于准备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不允许资本主义私人财产存在,小小文具店和兼刻图章的营生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起初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全年的口粮在二三个月内吃完,加上减收、虚报浮夸风蔓延,征购增加,次年春、夏饥荒就开始蔓延开来,举世震惊的“三年困难时期”开始摧残着中国大地,社会己是百业凋零。在这非常时期,恰逢《泾川报》社需要招收一名美工,负责标题画和版面的美化工作。一个从天而降的机会,诱惑着多少人啊!经过考核、面试,结果这一幸运居然降落在他的头上。我想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的运气,是与他具有一定的书画技能和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缘故有关吧。

  随着对公社化中的“共产风”和各种“左”的思潮得以逐步纠正,到1963年底,全国开始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的阴影。政策允许农村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集市贸易与个体手工业也初步放开。何先生又回到高平,重操旧业,并与别人一起,合办了一家小印刷厂(其实就是只有两台圆盘印刷机的作坊),印制一些小学生用的练习本、作业本和企业用的账本之类印刷品,他的一切活动,始终与文化事业及文化用品相连系的。

  以后的十年“文革”中,城市陷于一片混乱中,比较而言,在偏辟的农村相对安定,这给他提供了一个读书,习画的良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癖”,平生中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读书,绘画,并起了一个雅号自称“好诗翁”。家里藏有许多书籍,大多是有关书法、绘画及古典诗词之类。“文革”中,全国大搞“红色大海洋”、“三忠于”活动,他便成了“红人”、忙人,大队、公社的大标语、各种宣传画,大多出自他手。当时在泾川南塬的高平、飞云、窑店三个公社中,高平的“红色大海洋”搞的很出色。街头路边的字画,给人一种新的感觉,使集镇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看好的是,它们不只是宣传品,可以称的上是艺术品。来往赶集的人们无不为之赞扬,大家知道,都是因为高平有个何思文的缘故。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土地承包了、市场开放了、发财致富的口号震天家响,甚至有“谁发财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之说,发家致富理直气壮了,农村经济也开始活跃起来。随着国家的中心任务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后,对文化市场发展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政策,许多消失的及前所未有的文化行业也应时代的要求重新出现,各类民营的文化娱乐业兴起,文化与市场的结合,使市场意识这才真正开始深入到文化当中去。文化工作者更关注老百姓兴趣与口味,在文化内容上也繁荣多彩、更贴近大众,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同时许多文化行业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上世纪80年代起,书画作品开始又以一种商品的形态进入市场,许多书画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作品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

  作为国粹的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传统的书画艺术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然而中国书画更需要有才华、有功力、有悟性的人去传承,去发扬乃至以毕生的精力为之献身而去苦苦追求。但是,在众多的书画艺术追求者中,能够登堂入室的人却还是少数。一个农村出身“土生土长”的书画爱好者,自幼酷爱书画,自学成材,虽然尚未形成独特风格,也不是什么大“家”,但是,他的作品还是很受人们喜爱的。在文化事业空前繁荣大好环境促使下,他以满腔热情,挥毫泼墨,听说这一时期创作了100多幅书画,有人建议举办个人画展,但因条件限制,未能如愿,不久何思文先生就与世长辞了。我与何思文先生最后一次见面大约是1992年10月回乡时,那是在去泾川县城路过高平时在高平街上相遇的,由于时间仓促,未及深谈,便匆匆分手,谁知这便是最后一别。有幸收集到了早期有关何思文先生的几张照片,公布于此,以示怀念。我认识何先生那还是在飞云小学上学的时侯。由于他是飞云刘家洞的女婿,所以有机会常来飞云,也经常到飞云小学做客。他的个头不高,文质彬彬,第一眼看上去就是一个非常实在、直爽热情的人;脸上有一种文气,是那种不用介绍就能从相貌上看出来的文化人。他来学校时,老师们好像与他都很熟悉,不是相约一块打篮球、就是摆开画案,一起切挫技艺。那时的老师大多是平凉师范(柳湖)的毕业生,师范生在学校是很注重书画练习的,有些老师偏爱书画,经常习字作画,一有机会就要切挫一番。他虽是一个连初级书画训练也未受过的人,但是,略通文墨,很受老师们的敬重,都乐于同他交流。我最早看到何先生的书画,还是在儿时,大约是1950年,好像是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那年过年,我家一改往年过年贴门神的旧习,各个门上贴的是用彩色帖纸手工现画的水墨画。大体有松竹梅、荷菊兰、桃李杏;年年有余(鱼)、踏雪寻梅、山水垂钓图及飞禽走兽之类。每幅画都配有相应的诗词,一些名句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工农兵天下一家”和那首《梁父吟》:“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麟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在儿时已能背的滚瓜烂熟,尤其是后两句,特别形象生动,至今尚未忘却。这些“门画”使人耳目一新,给那个新年增添了不少新意和欢快,赢得许多亲朋、邻里的赞扬和喝彩。当时听家父说,这些门画是何思文画的,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早就听说何思文是个多才多艺的“秀才”。前文提到何思文先生是飞云刘家的女婿,其岳父家就住在飞云东街,与我家相隔不远,虽同为刘氏一族,但不是同“朵”(五服内)。他的岳父也是个识文断字的人,喜好书画,尤其擅长画脸谱,每年正月耍社伙,刘家洞社伙的脸谱在飞云四城角各庄中技压群芳。思文先生受其岳父真传,高平每年耍社伙的脸谱也出自他的手笔。我因很早就离开家乡在外地学习、工作,难得有机会与何先生相聚。早闻何先生长作书画,但从未有机会亲眼目睹他的作品,去年在泾川一个亲戚家偶然看到他的早期书画作品,又是一个晚上,借助闪光灯拍了下来留作纪念: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