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乡镇惠农政策试点工作侧记
泾川县在大力推行惠农资金“一折统”发放的基础上,通过建设惠农政策服务大厅,建成了群众知晓政策、政府落实政策的“绿色通道”,使惠农政策的温暖阳光普照到了千家万户。
4月24日,记者一行在泾川县汭丰乡采访,走进这个乡新建的惠民服务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牌上墙的各项惠民政策、管理办法、办理程序。宽敞的办公室里配备了4台笔记本电脑和新式办公桌椅,工作人员正忙着为农民办理业务。
“串联”改“并联”
在汭丰乡惠农政策办公室,记者见到了这里的负责人宋兴旺,他说惠民大厅最大的好处就是把过去的“串联式”服务改为“并联式”服务。原来惠农资金发放要经过乡上很多机构,现在通过“一折统”、惠民大厅发放的形式,各种补贴标准和人数定下以后,县上直接把款拨到服务大厅,然后通过服务大厅转到金融部门,省去了很多程序和环节,原来需要几个部门联办的“串联式”办理改为“并联式”办理,提高了服务效率。
今年以来,泾川县借鉴先进经验,突破行业隶属,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信息平台,在各乡(镇)通过建立服务民生“一站式”惠民大厅的方法,整合原来七站八所职能以及服务项目,有效解决了涉农服务项目多、机关办事程序繁琐等问题。目前,全县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建成“惠民大厅”12个。惠民大厅建成后,该县按照部门集中办公,“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存折发放”的运作程序实行“阳光政务”,使农民办事的手续由繁变简,办事过程由暗变明,干部的服务态度由差变好,政府的服务职能得到凸显。“惠民大厅建成以来,大大缩短了运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农民群众,各项惠农资金到位率和发放率都达到了100%”。该县率先建起“惠民大厅”的汭丰乡乡长吕欣如是说。
“账户”到“农户”
在党原乡惠民服务大厅门前,来自各村的农民有办理低保手续的,有咨询最新下拨补贴款项的,也有领取家电下乡产品补贴的,工作人员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到乡上找不到办事的人,也不清楚咱农民享受啥政策,现在乡上建起了这个大厅后,有专人接待我们,还张贴着各类惠农政策规定、补贴标准、发放程序,我们一看就明白了。”正在申请民政临时救助的东联村农民吴玉贵告诉记者。
朱小平是党原乡高丰村前坳社的种粮大户,他对国家近几年实施的惠农政策赞不绝口,说起惠农政策的发放,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以前粮食直补要通过乡财政所、村委会、信用社,一个部门一耽搁,我们要把补贴款领到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想用补贴款买化肥、农药都没办法;现在好了,补贴款来了,用折子在信用社一刷就把款领下了……”
农民手中握有“一折统”,现在又有了专门的服务大厅,各项惠农资金真正实现了从“账户”到“农户”的“直通车”发放。惠民大厅建成以来,该县已通过惠民大厅兑付民政救济等惠农资金7800万元。惠民大厅的“一站式”服务,使农民办事方便快捷了,各项补贴领取及时了,也使干部群众的关系更加和谐了。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