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古今之缘 >> 正文内容

泾川掌曲:悠悠青山铸军魂

2011年01月24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1、红二十五军革命遗址探访

  提起泾川县王村镇四坡村,只要鼠标一点,就会马上搜到,因为那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革命遗址,该军政委吴焕先烈士就葬于此地。但实际上,王村镇四坡和掌曲两个村子相距仅两华里,以前合称四坡村,红二十五军四坡村战斗实际是发生在今天的掌曲村地界。

  沿着泾川县城西蜿蜒曲折的王母宫山山道登上回山,西行约20华里,就到了王村镇掌曲村。在掌曲村,村口有一个小院,占地半亩多,院落中间矗立着一块刻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革命遗址纪念碑”的石碑,四周青松环绕,庄严肃穆;碑后是一座二层土坯楼,楼门显眼处挂着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写的“红军楼”匾额。据当地老百姓称:这红军楼原是一个村民家的。当年红军在里面设了临时指挥部,红军撤走后,老百姓自发把这小院保护了起来,起名叫“红军楼”。

  离此不到一里地,是一所由一家上海的公司援建的掌曲村希望小学,学校在教学楼二楼专门开辟展览室建起了吴焕先烈士纪念教育基地,同时挂着“吴焕先烈士纪念展室”和“平凉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两个牌子。基地分为展厅和红军楼遗址两部分,陈列着二十五军创建历史、掌曲战斗故事、吴焕先烈士事迹等珍贵的图片资料,还有当年红军留下的珍贵物件。

  站在掌曲村南的山塬边朝下看,一条曲折狭窄的山路一直通向山下,塬下几十米深的一片狭长谷地尽收眼底,一条大约只有10多米宽、如同一条浅黄色丝带的河流绕着弯子从谷地上流过,环抱着两旁绿色的田野和黄色的山岗。这条羊肠小路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走过的红军路,这河就是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带着部队回来打敌人淌过的汭河。踩着这条小路南下过汭河,就到了汭丰乡郑家沟村,这里便是红二十五军的军魂、28岁的吴焕先烈士的栖息地。烈士的坟头上长满了茂盛的青草,坟前是一块无字的石碑,上面刻着镰刀斧头。石碑前方左右分立着徐向前、程子华等人的悼念石碑。站在这里,我们耳边仿佛响起震天的枪炮声,眼前好象是漫山遍野的红军高喊着“为政委报仇!”,英勇地杀向敌群!不由得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2、四坡村狙击战回顾

  1935年8月21日,一个大雨滂沱、洪水猛流的阴霾日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来到了泾川王村。此时,国民党第35师208团已从庆阳、宁县赶到泾川县城。红军面临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不利形势。北面泾河已经暴涨,想去北塬已无法涉过,只好向南塬进发。红军从向家沟上了南塬(王母宫塬),准备过汭河向灵台方向进发,后围223团暂驻四坡、羊圈洼、掌曲3个村庄。当时的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带领手枪队和223团南下东王家村强渡汭河,河已经暴涨,有几个战士被洪水卷走,吴焕先急令停止渡河,抢救落水战士。就在这时,敌208团1000余人,在一排骑兵的配合下,从泾川王母宫侧的纸坊湾爬上塬面,向223团突然袭来,驻掌曲塬头第3营首当其冲。当时的二十五军副军长徐海东立即指挥全团进入战斗。这时,吴焕先听到枪声,立即带直属交通队和骑兵连150人,从东王家村汭河边上赶上塬头,占领一处高地,向敌人左侧后猛烈射击,使敌军两面受敌。战斗正在激烈进行时,突然一颗子弹飞来,吴焕先中弹负伤。徐海东听到政委负伤的消息,心里像刀绞一样难受,一面派人抢救,一面鼓励战士:“狠狠地打,要彻底消灭敌人!”愤怒的火焰在每个战士的心中燃烧起来,他们向敌人发出一颗颗仇恨的子弹,打得敌人人仰马翻,尸体遍地,敌团长被击毙。所剩残敌被逼到掌曲沟圈的沟里,大部被歼。这次战斗红军胜利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吴焕先政委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壮志未酬身先死,战士们无不捶胸顿足,热泪洗面。红军抬着烈士的遗体,从王母宫塬南下过汭河,这时河水仍在咆哮,悲鸣。红军渡河困难,便将从平凉缴获的数匹土布,拧成一条条布索,抬着烈士的灵床,拉着布索,互相扶着,强渡汭河。在汭河南岸的郑家沟村,从当地群众家里买来一口棺木,为烈士成殓了遗体,举行了沉痛的追悼会,军长程子华致了悼词。

  3、吴焕先烈士生平追记

  吴焕先属于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07年生于湖北黄安紫云区四角曹门村(今属河南新县)。1923年考入麻城乙种蚕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1927年10月任中共黄安县委组织部部长,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后带领部分武装在黄麻地区和光山南部坚持武装斗争,为开辟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苏区创造了条件。1929年12月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会主席,1930年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黄安县委书记,1931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2师政治部主任,11月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7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苏区后,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参与领导重建第25军,任军长。在国民党军重兵划区“清剿”、苏区大部丧失的严峻形势下,指挥部队集中兵力击敌弱点,采取迂回、突袭等战术,连续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胜利。1934年4月,第25、28军合编为第25军后,任政治委员。11月与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奉中共中央指示,率部进行长征,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进入陕西南部秦岭山区,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组织地方武装和发展红军主力,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开辟了鄂豫陕苏区。先后任中共鄂豫陕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1935年7月率部西进,接应中共中央和红军北上。同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掌曲村战斗中,年仅28岁的他壮烈牺牲。1985年,在吴焕先牺牲50周年前夕,徐向前元帅为他题词:“赤胆忠心,英勇善战。”

  4、红二十五军革命精神价值

  泾河源远流长,流淌出很多动人的故事;王母宫山苍茫青翠,记载着回中历史的变迁。年青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吴焕先陨落在了陇陕边界的泾川王母宫塬上,陇东的土地用温润的胸怀拥抱了这位来自中原的儿子。多年来,他的精神激励着、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

  泾川人以王村镇四坡村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红军楼”和吴焕先烈士墓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前夕,该县辖区各学校精心组织师生开展简朴大方的缅怀祭奠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整个活动进行得庄严肃穆,井然有序。在“红军楼”和烈士墓前,同学们向烈士敬献花圈,全体师生列队向革命烈士默哀致敬。学校老师讲述红二十五军及军政委吴焕先烈士的战斗事迹,凝重的话语让同学们深深体会到革命先烈无畏崇高的精神品质。少先队员们呼号宣誓,决心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刻苦用功学习,长大建设家乡、报效祖国,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英灵!五四节前夕,组织青年团员到此地开展“继承先烈遗志,弘扬五四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团员们在红军楼纪念碑前集体宣誓,深情表达“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七一节前夕,党政机关又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先进青年齐聚此地,隆重举行“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寄托哀思,激扬斗志。好多外地媒体记者、党员青年也经常到这里来,探寻先烈足迹。

  同时,泾川县委、县政府为了将革命传统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大无畏的浩然正气进一步发扬光大,在修缮红军楼、烈士墓的基础上,近年,又规划建设“忆苦思甜”红色之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景区,围绕中国工农红军25军在泾川及吴焕先烈士血沃四坡的史实,严格按照原貌建成跨王村、四坡、掌曲、中塬、汭丰等地的“红色之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分郑家沟、掌曲一线两景区。具体为:修通“红色之旅”旅游道路,南起汭丰乡郑家沟、北至王村镇掌曲红军楼,建成王村红军渡跨河桥1座;在郑家沟维修吴焕先墓,建成吴焕先纪念碑及纪念馆,展出书籍图片、衣物、武器等,保护红军树及红军石;各处遗址均立碑保护并记铭,设军旗及五星线路标志,部分遗址建人物雕塑及浮雕,立体直观重现当年史实;在掌曲维修建设红军楼及军部纪念馆、红军食堂,吴焕先牺牲地塑像,恢复原貌;动员当地村民建办“农家乐”项目,按红军西行风格进行建设,提供食宿,饭菜可有麦仁伴汤、小米稀饭、苜蓿菜面、花花面等,特别是汭丰小吃细长面。相信经过努力,慕名前来的群众一定会越来越多,红军精神必将激励广大民众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奋勇前进。一位掌曲小学的老师告诉笔者:建设“红色之旅”景区不仅仅是可以赚钱,更重要的是,掌曲村已经成了一个高度凝练的红色符号,是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精神高度浓缩后的一个活着的标本,民众透过她可以找到内心的某些缺失,给自己强大而无穷的力量!  

  其实,掌曲村承载着的历史沉淀岂止这些?不过,先烈们九泉之下可以瞑目,民众仍然清晰地记得今天的掌曲村在七十多年前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红旗、镰刀、斧头是永远、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