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第一次大会会场
大会主席台
县委书记宋全科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程永忠主持会议
县长李全中作政府工作报告
12月28日,泾川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国土宾馆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并举行第一次大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程永忠主持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应到184人,因事因病请假7人,实际到会代表177人,合于法定人数。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在泾历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县级专委应邀参加会议;不是县十六届人大代表的县人大常委会委办负责人,出席县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及历届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县级常委,不是县十六届人大代表的乡镇长、温泉开发区、街道办事处主任、乡镇人大副主席,不是县十六届人大代表的县委所属部门和群众团体主要负责人,不是县十六届人大代表的县政府工作部门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检察院副检察长,不是县十六届人大代表的省、市驻泾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上午九时,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程永忠宣布大会开幕。
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是:程永忠、杜晓荣、牛启寿、齐雪琴、尚金禄、白玉、刘威、卢林福、口存声、李卫中、吕怀沛 、陶晓良、赵志刚、郭建辉、韩东堂。
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县上领导有:宋全科、程永忠、李全中、马建军、冯克忠、尚金禄、陈德学、杨晓慧,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郝兰芳、郭虎林、贾仁全、杜晓荣、牛启寿、景忠科、齐雪琴、汝登国、陶梅、安正辉、夏松喜、白玉、王国新、徐俊红、刘威、肖树军、左明芳、张怀群、林明堂、刘学、陶玉荣。
县长李全中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全中县长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过去的五年,是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到2010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7.98亿元,年均增长1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3亿元,年均增长33.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5亿元,年均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4亿元,年均增长16.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34万元,年均增长14.1%。特色产业开发强势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领域,旅游产业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城镇开发建设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讲到当前发展形势和“十二五”发展构想时,李全中县长说,“十二五”时期,是按照全市“四三二一”战略思路和全县“三二一一”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富民强县进程的重要时期,也是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变的攻坚时期。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把握发展机遇、顺应发展要求、推动泾川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是全县上下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命题。未来五年,我县将处在夯实基础、打造优势、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只要我们深入认识县情、科学研判形势,在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中把握大局,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中找准位置,我们就一定能够牢牢掌握跨越发展的主动权,在新一轮开放开发中赢得主动、打造优势。
“十二五”时期全县发展的总体思路为: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市区域发展战略,积极适应宏观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强县为目标,按照“三二一一”发展定位和“突出川区、优势开发,着眼塬区、彰显特色,做好园区、增强聚集,统筹城乡、整体推进”的布局构想,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壮大提升优势产业,大力改善基础条件,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加快生态环境良好、人民富裕小康、社会和谐稳定新泾川建设进程,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奋斗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达到5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521元,经济总量在全市各县区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农副产品加工、轻纺建材、能源开发等地方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确立;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层次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5:36.5:38.5,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基础条件持续改善。通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城乡安全饮水达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提高到36%。电力、通讯等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森林覆盖率达到3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8.6%。环境污染治理得到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和谐社会建设深入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投入持续加大,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90元,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减少1.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5.6平方米和41平方米,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全力落实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要突出能源开发,在新兴工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二要突出扩量提质,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三要突出旅游带动,在第三产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四要突出优化布局,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新跨越。五要突出项目支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跨越。六要突出综合治理,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实现新跨越。七要突出共建共享,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八要突出民生改善,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对于2011年政府工作任务,李全中县长指出,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整体推进,集中突破,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全力加快能源勘探开发,扎实推进城镇开发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切实改善民计民生,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达到31.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达到34.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达到11.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达到12.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达到581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达到126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达到3737元;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52‰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4%、2.2%和2%。全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持续推进“六个突破”,全力实施“十大项目”,努力办成“十件实事”。持续推进“六个突破”即:全力以赴争资金、建项目,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突破;持之以恒强产业、促增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持续突破;内引外联抓招商、拓空间,在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上持续突破;集中力量扩规模、严管理,在提升城镇建设水平上持续突破;发挥优势建景点、提品位,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上持续突破;多措并举惠民生、保稳定,在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上持续突破。
围绕产业开发、城镇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集中实施城北综合开发工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泾川人文生态旅游经济区建设工程。天纤棉业公司10万锭棉纱生产线项目。泾汭河川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旧城区改造及城区供水续建工程。县医院医技综合楼项目。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泾川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10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完成投资8.51亿元。
围绕群众要求最迫切、社会最关注的行路、用电、住房、增收、社会保障等问题,着力办成“十件实事”。
一是实施通村油路和蒋家大桥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二是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对贫困村特色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重点扶持,带动全县稳定脱贫4000人;三是实施易地搬迁工程,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四是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力保障能力;五是扩大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切实提高生态能源利用水平;六是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七是实施梯田建设工程,完成梯田建设3.5万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八是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改善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九是实施残疾人康复综合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十是实施玉都中心敬老院建设,解决北塬4乡镇五保老人供养问题。
对于政府自身建设,李全中县长要求,政府各部门和全体公务人员必须把思想统一到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加快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要把转变职能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要把创新机制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激发加快发展的活力;要把把强化监管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严格落实依法行政的要求;要把改进作风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形成推动落实的合力。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维护县委的统一领导,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社群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强化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全县上下努力营造步调一致促发展、共事共为求突破的良好氛围。
李全中县长在报告最后说,新的征程蕴含新的希望,新的蓝图昭示新的辉煌。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肩负全县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我们更加精神振奋、信心倍增。我们坚信,有县委的正确领导,有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有全县人民的群策群力、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