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民俗风情 >> 正文内容

农家土炕

2010年11月05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秋末冬初的季节,嚣闹的城市在漫天风雪的怀抱中沉睡着。

  窗外寒气逼人,小区的暖气依旧没有供应,无奈地裹着被单蜷缩在冰凉的床上瑟瑟发抖,不由得让想起了暖洋洋的农家土炕,犹如一缕固守在我心中的浓浓乡情,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

  在农村,在每家每户的房子里,一面面土炕是不可缺少的用物,祖祖辈辈就在土炕上生儿育女,繁衍生息,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每到寒冬来临天气变冷的时候,女人们把会把干燥的麦草和柴禾点燃后塞进炕通,一阵呛人的滚滚浓烟过后,再把平日里晒得柔干的牛、羊、驴粪或者玉米根之类的柴禾(统称“填炕”)大把大把地拥进炕通,用长长的推耙均匀地分布在每个角落,然后轻轻堵上炕眼门,稀薄的空气基本可以保证添炕苟延残喘。不一会儿,烟筒眼和炕眼门的隙缝中无精打采地冒出缕缕白烟,没有多少时辰,土炕便烧热乎了,整个屋子也就跟着暖和起来。

  烧炕是一门技术活,就像结婚生孩子,尽管是女人们的专利,却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做得到、做得好的。

  农村中的大多数女人都会懂得这套起码的烧炕技术,能够根据气候变化自如地控制炕通里的火势,调解着土炕上的温度,这样既不浪费填炕也不会让人受冻。有时候掌握不了火候的时候,倘若填进炕通里的填炕过多、过湿就会压灭火种“冷炕”,到了后半夜乃至天快亮时,身下还有温度,但脚下很冷,大家会在睡梦中蜷缩着身体不停地扯着别人的被子直往自己身上裹;填炕太干、太少,如果在炕通里熊熊燃烧的话就会“烧炕”,那炕就变成炒锅了,不是引着了身下的席子和褥子,就是屁股被“红烧”,浑身没有个能够贴炕的地方,大家或者便会翻身起来大呼小叫着撤去被烧得面目全非的被褥,或者慢慢地挪挪身子,把最热的那块地方凉在外面,顺着炕沿一字摆开继续做着好梦。

  每当这个时候,女人们都会早起,甚至摸着黑,裹了头巾,要么抱起一把麦草往炕通里塞,奄奄一息的灰烬陡然闻到新鲜的空气,精神一振,紧接着又有兄弟们助阵,于是死灰复燃;要么背来一框湿驴粪,慢慢地拥进去,用推耙敲击着土炕的每个一个角落,把填炕均匀地覆盖在正在肆无忌惮的炙烤土炕的发红的火堆上,扼杀着先前的嚣张和无赖。

  岁月不居,流光不老,对土炕的依恋和刻骨铭心地记忆莫过于冬天了。农家土炕是一片蕴藉着“千年苍茫青史梦,一年迢递故乡心”的膏腴沃土,生长着健康旺盛的人间真情。进入冬天,庄稼收了,地里闲了,庄稼人除了说话就没事可作了。遇到下雪天,男人们便坐在炕沿上,一手用“丫”字行木叉挑着一团棉花糖一样细缕的胡麻毛线,一手不停地拨动着已捻成型的线团,女人们则盘坐在炕上,拉着又细又长的麻绳纳着鞋底,那一针一线,将农家岁月拉得悠悠长长,等待着儿女们的早早归来……

  土炕是宽容而热情的。家里来了客人,就得上炕。这并不是什么规矩,庄里人没有那么多规矩,不是非上炕不可,只是屋子里冷得坐不住,也站不住,脱了鞋,上了炕,用被子捂住腿和脚,就不冷了。这种暖和不只在身上,而且在心里。当这种生活成了习惯,“上炕”也就是农家人待客最热情的礼仪了,土炕成了乡人待客之所,使主客形如一家。和客人们谝着,家长里短,说着不该说的话,吃着粗茶淡饭,喝着廉价的白酒,打发着光阴。

  土炕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吃过晚饭,大人们说着话,孩子们打闹着。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脚伸进墙旮旯的被子底下,捂得热乎乎的。有时趁着对方不注意,一把扯着被子包在对方头上,疯狂地挠着痒痒,不时地从被窝里传出隐隐的告饶声和啼哭声。孩子们玩累时,就顺势倒在任意一个角落,做着一个又一个好梦,时不时呢喃着梦话,间或在被窝时放个小屁,大人们笑了,顺便用手在光溜溜的小屁股上揉两把,重新盖好掀开的被子。平时,家里有孩子感冒发烧,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睡在土炕上最热的部位,压上一床厚厚的棉被出一身热汗,病症多半会大大减轻。

  流逝了多少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雨,土炕仍然占据着我心灵的一隅。每次回家,母亲总是提前把土炕烧得热热的,暖上被子。一到晚上,睡在热乎乎的土炕上,耳边没有了城市的喧闹和汽车的轰鸣。透窗而入的月光静静地照在我身上,脑子里一片空灵。闻着泥土混合着柴草燃烧后残留的焦糊味,做温暖而踏实的梦,心里有一种异样的平静和舒畅,往日里的劳累和艰辛,瞬间在寂静的夜空中烟消云散。

  偎依在父母亲温暖的怀抱中,贪婪地汲取着从土炕上散发出来的热量,我感到到了莫大的幸福,是他们给予了我如梦初醒般的生活动力和信心。每当返回县城的小家后,妻子说我身上有一股浓浓的炕土味,我苦笑着,一种莫名的愧疚和怅然若失涌上心头。怎么不是呢,炕土味也是故乡的味道之一种,这也是我生命的根基。难到我也在一天天的远离故乡,远离土地,远离我的生命之源吗?……

  在农村,土炕永远都不会消失。有了土炕,才有了乡间家家户户平凡而又浪漫的日日夜夜;有了土炕,才有了农家祖祖辈辈平静而又热烈的岁岁年年。土炕和庄稼人一样,永远是那么温暖、亲近;永远是那么受用、结实;永远是那么让人怀想和难忘……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