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持续壮大优势产业 科学推进城乡发展
今年以来,泾川县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落实全市“四三二一”战略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升产业开发水平,不断扩大工业经济总量,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持续改善民计民生,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至9月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6亿元,增长4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800万元,增长2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1亿元,增长18.3%;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120.7万元,增长3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526.9万元,增长3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432元,增长12.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2872.93元,增长15.91%。
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论证储备各类项目119项,概算总投资28.4亿元。新开工及在建项目198项,概算总投资41.23亿元,完成投资16.38亿元。争取上级投资项目68项,概算总投资7.15亿元,落实到位资金3.92亿元。积极配合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西长凤高速、西平铁路进展顺利,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泾川段基本完成。实施市列重点项目9项,总投资7.5亿元,完成投资5.2亿元。全力加快城北综合开发、生活污水处理等十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87亿元。
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加快工业项目建设,着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恒兴果汁苹果渣综合利用、450万平方米陶瓷西式瓦、1000万平方米中高档装饰砖等项目进展顺利,5万锭棉纱生产线建成投产,完成工业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利税4979.9万元,同比增长20.1%。组团参加“西洽会”、“兰洽会”等节会,共签约项目6项4.9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2亿元。加快推进能源开发,切实强化服务保障,布设石油探井、评价井、注水井134口,累计试采原油1.3万吨;布设煤炭探井17口,其中完钻8口。
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开发,春季一次性新建果园2.38万亩,秋季计划栽植5万亩,已落实了地块、苗木;支持建办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贮藏、加工、运销,开建保鲜气调库9座,新增贮藏能力6万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春季搭建中拱棚4249座,修建日光温室216座,带动全县发展各类蔬菜13.32万亩;秋季在建日光温室300座、大中拱棚4000座。不断扩大规模养殖,新建肉牛养殖小区7个,建成青贮池1627座,玉米秸秆利用率达75%。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建、改扩建小康屋2560户,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920户。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完善道路、给排水、市场等配套设施,县城面貌明显改观。加大城北综合开发力度,集中实施县中医医院、泾川三中、城北集中供热等重大项目。同时,统筹推进小城镇、中心村建设,城镇产业聚集功能进一步增强。
旅游产业开发水平明显提升。以王母宫-大云寺景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着力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大云寺博物馆二期工程进展良好。编制完成了大云寺主展馆、百里石窟长廊景区等建设规划。至9月底,接待游客67.9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8%和43.6%。
民计民生进一步改善。实施了一批中、小学校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7684万元;县医院综合楼、中医医院住院楼等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13%。省、市、县列实事进展良好,新增自来水入户7240户,建成沼气池1921口。积极应对特大暴雨袭击,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抗灾救灾,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