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人文信息 >> 正文内容

一个打工诗人的“银漂”日子--王新荣

2010年08月07日 来源:银川晚报 点击数:

  

  这个夏天,银川迎来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7月26日下午2点,在银川国际家具会展中心,王新荣像他来银川4年来的每天一样,早早地来到这里,等待着那些买好家具的人们,招呼他搬运那些沉重而珍贵的家具。他那瘦弱的身板和身上扛着的家具往往形成很大反差。等活儿的空隙,他在同伴的揶揄中,常常会偷偷拿出一本诗集阅读,有时候还会将突然落临的写作灵感记在随身带的纸上。晚上收工后,在租住的小房间里,他草草吃过再也简单不过的晚饭,便匆匆忙忙走向附近的网吧,写下自己一天的感触——那些文字通过电子信箱走进一个个媒体编辑的视野。

  从2006年来银务工至今,他几乎就在这样的轨道上轻轻滑行着,亦如他的文字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个角落轻轻地存在着。而见诸于《飞天》、《黄河文学》、《宁夏日报》、《银川晚报》等刊物的十余万字文学作品,记录了这个从甘肃来银务工的农村诗人的心路历程。

  从故乡出发的梦想

  和所有的诗人一样,在王新荣眼里,故乡是一个永远值得回忆和书写的地方。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从银川出发,沿着银福高速回到诗人故乡”的词语。我们的采访就从诗人的故乡开始。

  王新荣的老家在甘肃省泾川县一个叫同中村的地方。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收入主要靠几亩地。通过阅读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一首诗,我们依稀读到了他对生活的感触:“父亲按犁/我牵牛/母亲点种/那是一段美丽的记忆/如今,牛老了/父亲按不住犁把/而我也常年在外/面对荒芜了的土地/父亲老泪纵横/庄稼人,土地便是自己的孩子……

  那片贫瘠的土地并没有丰足地喂养诗人全家,但滋养了他的文学天赋。读小学的时候,王新荣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语文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他的作文。“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文学,就是喜欢看书、写作文。上了初中,在语文老师的影响下,开始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并进行早期的诗歌创作。虽然那时没发表什么作品,但是在我的心里却埋下了一个当作家的梦。

  1998年,家庭贫穷犹如一堵墙,挡住了王新荣走进高中校园继续他文学梦想的脚步。“在老家,初中毕业之后要是考不上高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务农和外出打工。”当时,村小学正好缺一个语文老师,爱好写作的王新荣就此成了一名代课老师。当时每个月一百元的工资只够吃饭和买一些报纸书籍,王新荣一边给孩子们传播知识一边坚守着文学创作。当一些小文章开始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后,在村里人眼里,王新荣成了一个有本事的人。但这个有本事的人,只能在无奈中,在孩子王的生活中,悄然而坚定地走在自己的文学之路上。

  “黄金铐”般的婚姻

  当王新荣的人生日历翻到20岁时,他已经做了3年民办教师。按老家的习俗,父母便忙着给他找起了媳妇。“那时候,家里基本上没有什么钱,地里一年产的庄稼勉强够一家人吃,娶媳妇的钱只能靠借。”回忆起当年为结婚借钱的事情,王新荣的表情立时显得凝重:“当时根本没有亲戚愿意借钱给我。我和父亲每天一大早起来,翻山越岭地到亲戚家借钱,亲戚一听是来借钱的,不是一个劲地说没钱,就是一言不发。更有一些亲戚,甚至连一口水也不给。”

  靠高利贷完成了一场沉重的婚礼后,追求诗意的诗歌少年变成了肩负重任的乡村男人,诗歌之梦被随之而来的生活击得七零八落。王新荣还没来得及品味新婚的快乐,就带着沉重的债务结束了乡村教师的生活,走上出门打工挣钱的路。在一首《出门挣钱》的诗里,他这样写道:“婚后的日子注定贫穷/在农村/一口彩礼是一笔不菲的家产/世俗的我也没能逃脱/面对债墙/只好带着这个价值三四万元的女人/出门挣钱/还债/债还清了/伤口却越来越深”。

  王新荣先到灵武等地干过一些零活,没什么收入。2006年,他又跟随舅舅到了银川,在一家物流公司做搬运工,一直干到现在。随着结婚时借的高利贷数目逐渐减少,他的生活渐渐地有了起色,2008年,妻子也来到了银川,在一家餐馆打工。

  妻子来银川以后,王新荣的生活中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每天忙完工地上的活回到出租屋里,妻子已经做好了可口的饭菜,两个人在不足五十平米的出租屋边吃边说着各自工地上的一些有趣的事,气氛温馨而又惬意。发表在《银川晚报》等媒体上的一篇篇文章,记录着这种都市里打工族们日益稀缺着的温馨。

  现在,王新荣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五岁的女儿,因为常年在外,自己没有很好地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在写给女儿的一首诗里,他说:“所有的无奈缘于生活/把你留在祖母身边,从小/你就和所有留守的孩子一样缺少父爱母爱/而爸爸又多么希望在今后的岁月/你不因物质的匮乏耽误了成长/王妍,过了今夜就已四岁的女儿/请原谅爸爸忽略了又一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一/明年的时候/爸爸也像城里人过生日一样/给你买个大蛋糕,插上五根蜡烛/然后教你许愿。”

  “银漂”岁月:从“蹭报纸”到80后作家

  刚来银川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王新荣和村里一起进城的少年们合租了一间屋子,凑合住下后便开始找工作。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一个月工资只有八百元,交完房租、吃喝下来几乎没什么剩余。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新荣还是坚持买书看报,充实自己的“银漂”生活。“有一段时间,我一天只花五块钱,不过每天都要买《银川晚报》,因为副刊版有很多好看的文章很吸引我。”王新荣一边回忆一边说,“有一回我去买报纸的时候发现没带钱,走到报亭翻开报纸心里就发虚,买吧没钱,不买吧又不想错过副刊上的那些文章,于是狠下心来就一直站在报亭,把一张报纸读完了。”后来,为了既省钱又能读到报纸,王新荣每天都会去工地旁的报亭里“蹭报纸”。

  在银川打工的岁月里,王新荣白天扛家具,晚上在出租屋里用被子捂着台灯看书写作。夏天,屋子里闷热潮湿,还得被蚊子叮咬;冬天,薄薄的被褥下有时候总是结着一层厚厚的冰。在这样的环境里,写作还是被王新荣坚持了下来。

  按照王新荣的估算,他这几年在银川背负过的货物高度,按每件一平米大小计算,累计排列起来都有从银川到青铜峡这段路长了,然而,在这座城市,他只有一间连文学梦想都装不下的出租屋;这几年他搬运货物时走过的路,加起来都可以从银川步行回老家好几次,然而,老家成了他漂泊岁月里一袭遥远而不再合身的梦衣,只能一次一次在诗歌里出现。

  随着阅历越来越丰富,在“银漂”的日子里,王新荣对家乡人民的苦难和自己的打工生活有了更深的感受,大部分诗作就是他所熟悉的苦难生活的再现。他开始不断地向区内一些刊物投稿,王新荣说,他在银川的第一篇稿子就是银川晚报社编辑平原编发的,当时看着自己的作品变成了铅字,他高兴异常。尽管稿费还没到手,他将身上带的钱全部拿出来请几个工友喝了一场酒。

  在随后的日子里,王新荣先后又结识了刘岳、刘汉斌等其他在银的80后作家,大家的交流多了,他的写作视野越来越开阔,《黄河文学》、《宁夏日报》等刊物也相继发表了他的作品,甚至连宁夏电视台也给他做过专题报道。

  目前,在银川乃至宁夏的文学圈子里,王新荣已经算是颇有名气的80后作家了。白天,他依然无奈而又艰苦地守在打工的工地上,为生活奔波;晚上又欣然自得地苦守在稿纸上的格子里,成就着自己的文学梦想。他已经将自己的生活场景置放进银川了,更大程度上,他更觉得自己像个走进银川的人。带着这种心态,他的身影飘在银川打工者的行列中,而他的文学思绪,随着电脑键盘声飘荡在以银川为原点的一个越来越大的空间里。

  采访进行到下午4点的时候,王新荣的手机不断地响着。他说这几天找他做活的人挺多的。为了不影响他,我们结束了采访。和记者作别之后,王新荣腼腆地转过身,走向他打工的家具会展中心,那瘦弱而即将消失在人流里的背影,背负着一种怎样的沉重?抑或诗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