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时事关注>历史探密 >> 正文内容

甘肃旅游:关于平凉历史的思考

2010年07月23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之一:人口增减与社会治乱

  在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平凉人口的增减变化是平凉社会治乱兴衰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窥视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总结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特点。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生存,他们就要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本身做殊死地斗争,以便求得人类不断繁衍生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泾川县梅家洼大岭遗址中粗糙的石器到仰韶文化精美的彩陶,从简单的石斧到结构比较复杂的耧车,直至现代化的生产工具,都说明了这一点。人类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了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反过来,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也受到社会治乱兴衰的制约和影响,一言以蔽之,社会安定,国泰民安,则人口增加;社会混乱,战争连绵,那么人口减少。从平凉人口发展历史的具体情况看,证实了这一点,如西汉后期为16.5万人,东汉中叶减少为5.5万人,西晋时减少为3.4万人,隋朝增加为40万人,唐初减为4.8万人,宋时为26.5万人,金朝为43.4万人,明朝中叶为6.8万人,清朝乾隆时增加为90万人。

  这种数字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总体情况看,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数字呈逐渐增加趋势,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可以养活足够数量的人口。当然,人口增加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现波浪式发展的趋势,正如一首诗所言:“长江有起也有落,不废江河万古流。”从西汉后期的16.5万减到东汉中叶的5万,再从西晋的3.4万增加至隋朝的40万,就体现了这种规律,以后皆是如此。从历史上看,由于历代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所以人口呈现自然增长态势。而制约人口增长的因素比较复杂,有战争因素的影响,有自然灾害的影响,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还有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如东汉人口数字减少,主要是因为半个世纪的羌人大起义造成的,以致人口减少了大约4/5。再如政府强制性的移民活动也影响了人口数字的变化。此外,由于封建社会的官僚、贵族、地主享受免税、食邑等特权,可以荫庇民户,这些人口不计入国家编户齐民。以上是历代人口减员的主要因素。在社会和平安宁时期,如西汉前期、周隋时期、唐朝前期、康乾时代以及解放以后,人口都呈现大幅度上升。

  之二:国家强弱和边境伸缩

  从现行中国地图上看,平凉位于祖国地理中心腹地,这种格局是从元朝以来才形成的,而在此以前并非如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平凉是边疆地带。从平凉历史看,其一般规律是,国家强盛,是边境向外延伸,平凉变为内陆腹地;国家弱小,则边境向内地收缩,平凉就会变为边疆地带。

  下面我们就此点作一番历史考察。

  早在西周时期,周文王伐密须,周朝边境只及今灵台、泾川一线,以西是戎族人占有之地。周穆王时国势强盛,“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诗经》),把边境线推至今平凉一带。后来,随着周朝国力衰弱,戎族又尽占这些地方。

  战国秦昭王灭亡义渠后,在其故地设立陇西、北地和上郡,并修筑了长城,我区静宁县西北部就是长城经过之地,这也是一条边境线,以北以西是匈奴占有之地。我区绝大部分地方在长城以内。直至秦始皇统一6国后,这种局面没有多大改变。

  自从西汉尤其是卫青、霍去病北逐匈奴后,边境线推到今敦煌,平凉成为内地。进入魏晋南北朝,平凉成为各封建政权争夺的焦点,这里既是各方交战之地,又是边境线,先后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和北魏等政权占据平凉,政权更替频繁,战争连绵不断,平凉人民深受其苦。

  隋朝和唐朝前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疆土最为广阔的一个时期,平凉再次成为内陆之地。到了唐中叶,这种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从广德元年吐蕃兵越过陇山(今六盘山)后,在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平凉和陇山成为唐蕃边境线,“唐地右尽弹筝峡,”弹筝峡即今平凉市颉河谷地,其东口是今安国镇,西口是固原大湾。这种局面持续到唐朝灭亡。

  北宋时期,平凉和固原是北宋和西夏的边境线,那时平凉叫渭州,固原叫镇戎军,静宁叫德顺军。因此,平凉成为西夏进攻的主要目标,从庆历年间的好水川大战、定川寨大战来看,夏军战胜后,直接进攻渭州,对渭州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金朝占有平凉后,与南宋的边境线向南延伸至今川陕交界处,但是,平凉一度是宋金争夺的焦点,南宋著名将领吴、吴〖HT5”,5〗王〖KG-*2〗〖HT5”,5SS〗、刘〖HT5”,6〗钅〖KG-*2〗奇[HT5”,5SS]等就曾经在这里展开了长时间的抗金斗争。

  因此,我们学习和考察平凉历史,要十分注意作为祖国领土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平凉格局的变化,时时受到国家强弱变化的影响,今天,平凉成为祖国内陆腹地,是长时期历史演变的结果。

  之三:畸形经济与农业徘徊

  平凉是我国农业文明起源较早的地方之一,我们可以从现有考古资料发现本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清晰脉络。如旧石器时代粗笨的石器,新石器时代精美的彩陶,奴隶制时代的青铜器以及封建社会的铁器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程度及其结构。这里我们侧重探讨一下封建社会平凉地区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

  从平凉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看,大体上以秦统一全国为界线,此前,畜牧业生产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生产居次要地位;此后,农业生产上升为主导地位,畜牧业生产退居次要地位。我们可以从大量历史事实说明这一点。

  先秦时期,平凉一带生活着大量的戎族人,诸如义渠戎、乌氏戎、绲戎等,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以乌氏族为例,《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牛马。秦始皇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除乌氏戎之外,其他戎族人也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当然,在泾河、葫芦河谷地也有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这在已经发现的齐家文化、安国文化以及大地湾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但就全区范围来讲,农业尚处在粗放的原始农业阶段,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处于次要地位。   秦统一全国后,设郡置县,在平凉一带设立北地郡,后来又设立安定郡,由于政府倡导“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视,平凉的农业经济蓬勃发展起来,到隋唐时期,封建农业经济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史书记载:“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因此,那时,平凉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个时期,平凉的生产及技术在全国也是领先的,如曹魏时期,朝那人皇甫隆出任敦煌太守,把当时最先进的农业工具耧车带到敦煌,教给当地人民,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此外,畜牧业生产在社会经济中仍然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西汉在关山设立的呼沱苑,唐朝设立的陇右监牧以及明朝在平凉设立的陕西苑马寺等,都是国营性质的畜牧机构,尤其是唐朝的陇右监牧辖区包括金城以东,平凉以西,固原以南,天水以北,牧场广阔,规模宏大,并在唐朝政治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太宗李世民亲临陇山,视察陇山马政;唐肃宗曾经从陇山中得到马匹,壮大了军事实力,为收复长安奠定了基础等等。

  与全国其它地方一样,平凉在封建时代的工商业是很落后的,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在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下,农业生产较为发达,而工商业落后并拖住了农业发展的后腿。从经济结构上看,以农业生产为主辅助以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单一的小农业经济下,产业比例严重失调,畸轻畸重,社会经济畸型发展,这是学者们共认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样就出现了平凉经济发展史上畸型经济结构和农业缓慢发展的怪现像。

  之四:苍凉悲歌和陇山战事

  从平凉历史上看,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区是边疆地区,是各种政治和军事势力争夺的焦点,虽然这些战争在性质上有着差别,但是其共同特点是对平凉人民的生活、生产以及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们还是让历史事实说话。

  在先周和周朝时期,平凉是戎族和周人的交界地带,也是双方经常发生战争的地方,从周文王伐密须到周穆王西巡,再到周宣王伐犬戎,那时,泾河上游的我区境内有戎族人建立的密须、阮、共、卢等小邦国,它们是周朝的“羁糜属国”。秦汉时期,平凉又是中原政权与匈奴的边界线,汉文帝时,匈奴兵曾经越朝那、萧关,进入安定郡和凤翔。东汉中后期,这里是羌人大起义的地方,这场战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此后,如蜀汉之争、街亭之战、十六国战争、北魏末年的起义和战乱,唐朝中后期的唐蕃战争以及北宋与西夏之争等,可以说,平凉长时期是边疆战争之地。平凉历史上之所以发生如此众多的战争,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有关系,更与平凉以及陇山(今六盘山)特殊的军事地理位置有关系,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认为平凉和陇山一线构成了古都长安的第三道也是最外一层防线。这种频繁的战乱给平凉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同时造就平凉人民骁勇善战、崇尚勇武的习俗,这是平凉人民厌恶战争、热爱和平、热爱家园的一种具体表现。因此,《汉书·地理志》记载:“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在北宋时期,西夏经常进犯德顺军(今静宁)一带,当宋政府无力保护百姓时,当地人曲珍率领族人及民众自发开展抗击敌人的斗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这种频繁的战乱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产生了一大批以陇山命题,咏唱陇山的诗歌,它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平凉人民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这种诗歌上起汉代乐府民歌,下至唐宋文人作品,不论是到过陇山的人,还是没有到过陇山的人,都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用苍凉、慷慨、悲壮的歌调反映战争的残酷以及战士思乡的忧郁和生离死别的痛苦。汉代乐府《陇头歌辞》唱道:“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陇头水》一诗中写道:“陇头十月天雨霜,将士夜挽绿沉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成行。”显然,与其他地方的文化不同,是陇山地区频繁的战事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歌咏陇山诗歌的出现,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像。

  之五:文化碰撞与地域特色

  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只有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先进的东西,才能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最终走向繁荣;如果固步自封,拒绝接受新的东西,不去更换新鲜血液,那么就会变成腐朽、僵硬的东西,最终被时代所遗弃。一部平凉文化史的兴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当人类从远古走来,迈过古代、近代,走向现代社会时,这个过程正是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碰撞和交流的结果,远古时期,人们“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文化碰撞少有发生;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这种文化碰撞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尤其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地球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益明显。平凉历史文化的形成与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的变化是分不开的。综观平凉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平凉文化的形成与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大事件有着密切地联系:第一个大事件是丝绸之路的开辟,自从张骞凿通丝绸之路后,驾起了中国和中亚、西亚之间文化和经济交流的桥梁,从而有了西域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碰撞和融合,平凉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种文化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苜蓿、胡萝卜、葡萄、琵琶、笛子及一些香料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进来的;再如我们语言中的一些词语如觉悟、天女散花等都与佛教的传入有着密切联系。第二个大事件是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用枪炮轰开国门后,我们开始被动地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直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后,我们又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从而有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再一次大碰撞,应当说今天的中国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延续和发展。

  平凉历史文化告诉我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不可能照猫画虎,“全盘西化”,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当外来文化传入我国后,我们对它进行了改造,在批判吸收的基础上,使其有了本民族的烙印和地域文化的特色,这一点在平凉文化中有明显地反映。我们常讲的“传统文化”是由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三部分组成的,其中佛教文化是外来文化,道教和儒家文化是土生文化,在经历了汉唐数百年的斗争、吸收和融合后,最终形成了传统文化,崆峒山上有个三教洞,供奉着儒、释、道三教鼻祖,正好是这种文化碰撞的真实反映。再如平凉境内的南石窟、王母宫石窟、石拱寺石窟等,它是印度佛教文化和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这些石窟壁画和浮雕中的“飞天”形像原是古印度的歌神和舞神,传入中国后,合二为一,被中国人称为“香音神”,它是平凉文化地域特色最好的表现。至于近代西方文化被我们改造和吸收,使其具有地域特色的例子则举不胜举。

  之六:地名起源和时代变迁

  在这里我们探讨一下平凉历史上地名起源、变化和社会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地名的起源是十分早的,可以说有了人类以后,人们在给自己取名时,也给赖以生存的大地取了名称,以便区分不同的地理方位和地形地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地名的取舍与社会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观念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地名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民族的特色。

  从平凉历史地名的起源和变化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平凉”二字最早出现于十六国前秦时,公元358年,前秦君主符坚为了平灭建立于河西的前凉政权,设置了平凉郡,后来北周设立平凉县,金朝设立平凉府。公元前114年,西汉王朝分北地郡设立安定郡,同时设立安定县(今泾川县),就是因为此前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战役,打败了匈奴势力,从此“漠南无王庭”,北地郡不再是北方边地,而成为和平安定的地方,故取名“安定”。公元前220年,公子扶苏、大将蒙恬领兵修筑长城,来到今灵台县境内,筑坛以祭,结果一只鹑鸟飞升于觚(一种酒器)上,因此设置了鹑觚县。显然,以上三个例子说明我区一些地名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是与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有关,平凉在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这些民族大多消失了,但是他们在一些地名上留下遗痕,如“朝那”一词,就是古代戌族语言,据一些学者考证,“朝那”是汉语中龙的意思,六盘山古代称陇山,即由此而来。再如“庄浪”一词,原是藏语,意思为野牛沟,蒙元时期,蒙古人西征时,将生活在黄河河曲地带的庄浪族人迁往今庄浪县一带,并设立了庄浪路,后来降为庄浪州,再降为庄浪县。三是与地形地貌有关系,这种情况在平凉古地名中是十分常见的,如泾州北魏时,就是因为傍依泾河,故名。华亭县始建于随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因为县城傍边有华尖山而得名。秦汉时期的泾阳县也是因为位于泾河之阳(北)而得名。四是地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沿袭性,如“平凉”之名从公元358年出现后,至今1640多年;“灵台”之名从公元742年出现后,至今1256年。五是古地名中存在着同名异制现像,如“平凉”之名,有平凉县、平凉郡、平凉府之别;“安定”之名,有安定县、安定郡之别等。

平凉古地名的时代性不仅表现在上述几个方面,而且还反映在地名演化的进程中,平凉古地名的演化进程大体可以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这是平凉地名起源和初步形成格局的时期,陇山以西属陇西郡和天水郡,以东属安定郡和北地郡。第二阶段是东汉至南北朝,这个时期战火连绵,地名变更频繁,并逐步形成以泾州(今泾川)为中心的行政建制和地名分布格局。第三阶段是隋唐和北宋,封建社会进入全盛时期,平凉是京都外围之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泾州仍然是区域中心,以平凉城的崛起为标志,渭州、德顺军成为新的区域中心,从而形成泾州、渭州和德顺军鼎足而立之势。第四阶段是金元明清,随着平凉府的出现,平凉地名从“鼎足而立”走向“三分归一”,尤其是明朝平凉府领有泾州、静宁和固原三州七县,是最具代表性的时期。

  之七:民族聚居与交流融合

  平凉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些民族与华夏族、汉族人民一道共同开发和建设自己的家园,为平凉地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一定意义上讲,华夏族和汉族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部族和民族共同融合缔造而成的。先时期,夏、商、周立国于中原之地,他们把四方之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那时生活在今平凉一带的戎族人主要有乌氏戎、义渠戎、绲戎等,商周时在泾河流域的阮、卢、共、密须等小邦国都是由戎族人建立的,《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穆公得由佘,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原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这些民族都归秦国和秦王朝管理。东汉时期,居住在湟水谷地和黄河河曲之地的羌族人来到平凉,成为平凉新的居民,从《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看,永元元年(89)。羌人东号率众迁居安定郡,这是有史记载来平凉定居的最早的羌人。有汉一代,在安定生活过的羌人主要有先零羌、烧当羌、滇零羌和牢羌。这些羌人曾经发动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羌人大起义。与此同时,生活在今陇南地区的氐人也迁居平凉,主要生活在陇山以西的庄浪、静宁一带,十六国前秦开国者符坚就是氐族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分匈奴人、羯族人、鲜卑人也定居于平凉。唐宋时期,平凉一带成为唐蕃和宋夏边界之地,一部分吐蕃人和党项人定居在陇山周围地区,成为平凉新的主人,这些人在史书中被称为“蕃部”,祝世林先生根据《宋史》和《续资通鉴长编》统计,那时生活在平凉和陇山一带的少数民族族帐属于吐蕃者56族,属于党项者105族,如平凉以西有拨藏、格隆,华亭以西有八王族,陇山东西两侧有卫埋、章埋、康奴等族,附属于汉族政权的被称为“熟户”,此外都被称为“生户”。宋代泾原路经略使郑戬主持修筑水洛城时说:当地“地广数百里,杂氐十余万落。”这些人都是“蕃部”。元朝以后,回族成为平凉新的主人。

  以上历史事实说明,这些少数民族和汉族是平凉共同的主人,他们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共同协作,促成了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推进了平凉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平凉地名中有不少字很难用汉语解释,我们只能在古时的少数民族语言中去寻找答案,如“月支道”、“朝那”、“阴盘”、“庄浪”、“依力川”等。此外,我们今天的一些俗语中也有不少词要用古时少数民族语言来解释,如“乌麻”、“潦扎”等。再如,汉晋时期的氐族人有居住“板屋”的习俗,据赵时春《平凉府志》记载,直到明代时平凉、华亭一带的人还有着这种房屋。在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更是同心同力,共同战斗,如东汉羌人起义、北魏关陇起义等均有汉族人参加。至于在开发和建设家园、发展地方经济中,各民族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之八:丝路通道和京都屏障

  唐朝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中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诗人笔下描写的就是当时丝绸之路从咸阳到平凉段的繁荣景像。在唐宋以前,平凉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中西文化和经济交流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平凉历史文化,我们必须把它放在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去考察,才能全面地掌握其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国内外有不少史学家研究丝绸之路,但很少有人对陇山和平凉段丝绸之路进行研究,使其成为丝路学研究上的一个空白。我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当地考古资料,对这段丝绸之路进行了研究,认为丝绸之路在陇山和平凉段主要有6条道路,即陇关道、回中道、鸡头道、番须道、木峡道和六盘道,在这6条古道中,陇关道、回中道是最重要的两条道路。陇关道的走向是咸阳、陇县、固关峡、华亭麻庵、庄浪和秦安交界处、古成纪;回中道的走向是咸阳、凤翔、灵台百里、泾川、平凉曹湾、古朝那、古萧关、固原;鸡头道的走向是东与回中道相连,越鸡头山,过泾源、庄浪、与陇关道相连;番须道的走向是南与陇关道相连,经华亭城、马峡、凉殿峡、与鸡头道相接;木峡道的走向是固原、海子峡(木峡关)、隆德、静宁,这条线路与今西兰公路基本一致。这6条古道的共同特点是:(1)每条道路都必须越陇山(今六盘山),陇山,古时称为陇坂,南北绵亘数百里,是丝绸之路西去第一道障碍,道路十分难行,东汉著名文学家张衡《四愁诗》云:“吾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2)每条道路都必须经过一个或几个关口,如陇关、番须口、鸡头关、六盘关、木峡关、萧关、陇山关等,这些关口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3)每条道路都经过今平凉地区境内。

  下面我们讨论另外一个问题。西安在历史上是11朝、2000年的古都,在唐朝以前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对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过重大的作用。陇山和平凉位于长安以西,是关中和长安的一道屏障,对长安的安全和稳定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历史事实一再证明,陇山天险和平凉一旦失守,那么,长安就危在旦夕,很难保住,如犬戎攻克镐京,宇文泰收复长安,吐蕃两度攻破长安等,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历代统治者对陇山和平凉的军事防卫十分重视,不少封建帝王亲自视察这里,如黄帝、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来平凉一带巡视检查,与此同时,历代在这里调集重兵,加强防御。当然,我们要看到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长安的文化和经济对平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可以说,古都长安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平凉的兴衰。我曾经说过,丝绸之路的开通和长安的建都,对平凉来说,是两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当丝绸之路衰落、国都向东转移后,平凉社会经济随之而衰落下来。

  之九: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历史上看,环境污染和破坏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平凉社会发展史上也程度不同的存在着社会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矛盾问题。

  应当说,一部平凉社会发展史就是平凉人民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历史,如何解决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协调发展是人们长期探讨的问题。我们从《诗经》秦风、豳风等诗中可以看出,周秦时期泾河上游的平凉一带林木茂盛,天然植被良好,公刘率众由邰迁豳时,那里荆棘丛生,兽群出没,他们“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到了汉代,除了泾河河谷地带被开垦外,绝大多数地方植被完好,如《后汉书·羌胡传》云:“安定属国降羌胡数千人,居山田畜。”由于少数民族还从事畜牧业生产,森林植被没有被破坏。唐宋时期,仍然是这样一种状况,《宋史·刘昌祚传》记载:“渭地宜牧养。”另外,我们从农业人口的增减变化上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前所述,西汉平凉全区有16.5万人,西晋时为3.5万人,〖JP2〗唐朝中叶也只有23.9万人,仅是现在全区人口的1/10,由于人口数量有限,土地开垦的数量也有限。可以肯定地说,唐宋以前,平凉地区自然植被完好,生态平衡,人们生存的环境良好。

  那么,何时平凉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呢,从现有历史资料看,金元以后,由于平凉地区人口增加,大量的林地、荒地得到开垦,森林和草场被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金朝时,平凉人口突破了40万,清朝乾隆时达到 90万。大面积森林和植被破坏,尽管耕地面积增加,但是耕地的质量下降,土地沙化日益严重,此外,还带来了一个副效应,即大量的旱灾随之而发生,据《平凉府志》记载,明朝中后期的11次大的自然灾害中,旱灾5次,为害最烈。因此,土地质量下降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粮食产量随之而下降。这样的问题不唯平凉有,在世界其它国家也有,恩格斯曾经说过:“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现在,平凉地区的人口超过了200万,尽管由于科技进步,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但是历史造成的环境恶化以及工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污染,仍然影响和破坏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如何认真解决社会进步和环境变化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之十:从先进到落后的历程

  熟悉历史的人知道,平凉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发达地区,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现在却成为经济不发达地区,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着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平凉由先进转变为落后的过程及其原因。

  我们从平凉社会历史的发展上不难看出这样一个趋势,即平凉历史大体经历了崛起—繁荣—衰落—抗争—新的崛起五个阶段,先秦秦汉是崛起阶段,隋唐是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是衰落阶段,,近代是平凉人民抗争阶段,解放后进入新的崛起阶段,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从繁荣到衰落的演变过程,唐宋以前,从全国范围内看,平凉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居于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比较发达,如魏晋之际,皇甫隆出任敦煌太守时,将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楼车带到了敦煌,说明平凉一带这种工具已经广泛使用。唐朝时,“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此外,汉代的呼沱苑、唐朝的陇右监牧都是全国有名的官方牧场,说明平凉的畜牧业也十分发达。二是平凉人才辈出,这些历史名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梁竦、张轨、皇甫谧、梁肃、牛僧孺、吴、吴〖HT5”,6〗王〖KG-*2〗[HT5”,5SS]等,如果将成纪李氏、临泾胡氏计算在内,那么平凉名人则更多。我曾经依据“二十五史”统计,立传的平凉名人(不包括成纪、临泾)有53人,北宋以前的49人,占92.4%,以后的4人,占7.6%。显然,平凉名人比较集中地出现在宋朝以前,这也是平凉繁荣的一种表现。三是交通比较发达,由于平凉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境内驿道密如蛛网,强有力地促进了平凉经济的发展。四是最高统治者来平凉一带视察的次数居多,如黄帝、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曹操、周武帝、唐太宗、唐肃宗等都曾经来到平凉,这说明平凉地位的重要性和经济的发达。五是文化繁荣昌盛,以南石窟寺为代表的七大石窟寺是佛教文化成就的代表,梁竦、皇甫谧、梁鹄、牛弘、梁肃、牛僧孺等人作品是平凉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在国内也很有名。

  唐宋以后,平凉经济衰退,逐渐成为历史的落伍者,尤其是以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南方经济的崛起,更衬托出平凉的落后。平凉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宋朝以后,西安不再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京都对平凉社会经济的辐射作用越来越小,平凉人才的涌现也缺少了诸多的机会。二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取替了陆上丝绸之路,而丝绸之路的衰落也导致了平凉经济的衰落。三是元明清以来,由于社会相对安宁,平凉人口急剧增加,从金朝的40万,到清朝的90万,直到现在的200万,人口增加,人均占有的财富减少,同时相对落后的教育,使人口文化素质难以提高,这是导致平凉走向落后的又一个原因。

  在平凉人民即将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认真分析平凉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文化建设和走向新世纪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