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民俗风情 >> 正文内容

泾川皮影 — 陇东民俗风情

2010年04月19日 来源:原创 点击数:

  皮影戏,又名影戏,灯影戏,在我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东方一种优美的民间戏曲艺术,它始于唐、五代,繁荣于宋、元、明、清、延续至今,它是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民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皮影戏的布景道具和影人都是用兽皮刻绘而成的,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斑斓的色彩,造型优美别致,人物生动,镌刻十分精细,对比强烈,立体感强,堪称精妙的工艺制品。这种平面雕刻、单线、平涂的画面,给人们有鉴赏国画、工笔人物的感觉,它的精工细刻,入微描绘,线条的柔和,色泽的古雅表现了图案装饰的意味,所有的造型风格,又接近窗花剪纸,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虽然只有半面侧影,可是把人物忠奸贤愚等性格特征刻划得十分突出,衣饰亦合乎国画的结构,四肢的灵活装制,能表演出许多优美的动作。演出中那些挑线把式,手夹竹签,可以表现出物象的正、侧、仰、俯多种角度的特征,通过调节影偶与屏障的距离,获得大、小、虚、实的复杂形象变化,造成艺术的空间透视深度,虽为侧影,但给人以“曲从口出,动自其身”的艺术效果。

  皮影戏流派众多,脸谱类型丰富,不同地区的影人及道具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泾川皮影戏属秦晋影系,受陕西影戏影响,其造型、方法和陕西皮影(以东路皮影为主)一脉相承,造型优美,刀法工整细致。本地艺人刻制的较粗犷,刀法比较简练。造型:影偶用牛皮雕刻,规格有两种,一为“寸线”,高约20——30厘米,二为“尺线”,高约36——40厘米,每一件影人由“头脸”和椿椿(即躯干和四肢)两部分构成,头脸和椿椿大红上的“化妆”,“服装”可以按不同的角色自由组合,影人的结构大致分为头、双臂、双手、上身、下身、双腿,在影人胸部和双手置三根签子,作为表演操纵之用,“布景”“道具”叫“底扎子”一般有宫殿、楼台亭阁、花草、树木、车船、枪刀、云彩、山水、鸟兽之类。

  舞台:影幕叫“亮子”,大的宽2.33米,高1.67米,小的宽1米,高0.67米,用纱罗或细布,还有用纸做的。

  组织:影戏成员4-6人,说唱和表演由“唱签手”一人承担;“场面”起码3人,2人拉胡胡,带吹“唢呐”或带提“二手”(敲锣),1人掌鼓板带打堂鼓。

剧目:凡大剧有的,皮影戏都唱,最妙者演《封神》《西游》。

  音乐:唱腔主要有秦腔、道情、碗碗腔。陇东道情,颇具特色,有帮腔,音乐节奏鲜明。唱腔基本是弹板和飞板两种,另外有一些民间小调作为助唱腔。

皮影戏大部分是为祭祀神明、还愿、庆祝丰收,作为一种娱乐,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愿望。影戏在开演正戏之前都有三折“神戏”,一般情况“天官赐福”“刘海戏金蟾”“福禄寿三星”。另外为了各种神的还愿戏(山神、土地、灶神、牛王、马王、药王、蜂王、娘娘、财神)按“社”晨人家许下的“神愿”多少,依“神位”顺次唱下去,每位神唱三折。唱毕,会长献“红”礼,献酒后接唱正戏,正戏种类很多,有大戏本子、神怪戏,还有一种专门描写“烟鬼游魂”等。正戏完了,观众要求临时增添的“社火”、“柳木腿”等小玩意儿,叫“梢戏”,一般没有故事,只是耍两个“身架”,打个“飞脚”。

  皮影戏形成时间大约在唐代开元、天宝以后,陕西关中地区中国影戏发源地之一,其他省份的地方影戏,多半在明代开始形成流派。

  影戏在历史上有两个兴盛期,一是宋代,二是清代。清代的影戏发展,大概中分为三期:扩散期(公元1644-1795年);成熟期(公元1796-1874 年);繁荣期(公元月875-1911年)。陕西皮影戏在康雍乾时期传入甘肃后逐渐繁衍。泾川在清以前,为陕西省直隶州,皮影戏在明代前就有流传。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八十年,是清王朝由盛而衰的积弱期,影戏发展势头受到抑制,这时一些热爱影戏的艺人和民间艺术家,发奋致力于影戏的改革创新,使影戏更加戏剧化,更富有地方特色。

  清朝光绪时期,民俗文化艺术勃兴,各种地方戏曲登上舞台,市井街巷说书之风盛行,演义公案小说特盛,为影戏提供了丰富的演出题材和音乐声腔资料,此时影戏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民间戏曲,具有为一般戏曲所缺乏的结构行头简单、人员少、价格廉的优点,因此,光绪、宣统时的影戏非常兴盛繁荣。清朝末年,影戏在全中国流行,完全融入我国群众的民俗生活之中。

  1912-1949年的民国时期,百业凋零,昔日影戏兴盛的景象亦不复存在了,根本原因是,兵连祸接,灾荒不断,特别是在日本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发动内战期间,影戏发展陷入低潮。但是,陇东的泾川,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这里的皮影戏并未受到多大冲击。每年春季正月到三月,冬季九月到腊月,入夜后的农村里,便可随处听到吵嚷的锣鼓声,在一间烟气迷濛的土窑里,坐满了壮年男女、老人、儿童,他们凝神注目,眉飞色舞,欣赏着一张雪白布幕上呈现的戏曲故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双百”文艺方针指引下,影戏艺术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及时发掘整理,组建各级影戏社团,提高表演艺术水平,1985年全省举办木偶戏和皮影戏汇演,推动了皮影事业的发展1963年,泾川民间艺人胡兰生用纸背子刻成十个“娃娃”,在县城三元宫演唱《梁秋燕》。知名画家、县文化馆干部郭志远试制成功了一种新“皮影”,在皮影制作材料和演唱方式上进行了大胆革新,即利用过期的医用X胶片,经过定影处理后的透明胶片,代替了牛皮,增加了皮影的透明度,在制作过程中又加大了“皮影”尺寸,由原来的1市尺左右,放大到50公分左右,为了能模仿人的动作,某些部位装上了拉线和操纵杆并连在一起,使皮影能走步、嘴动、眼动,表演灵活自如,由演员演唱改为放录音,光源由油灯、汽灯改为电灯,屏幕由2平方米加大到4平方米。提高了演唱水平和音响效果。1964年国庆,首次在平凉市剧团演出《张大嫂借驴》、《赶花轿》、《三世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目,其他各县都派人观摩学习,以后在全省逐渐推广。正当新中国影戏方兴未艾之时,文革爆发,在那动乱的日子里,皮影戏也成了“封、资、修”的黑货,影箱、影偶、影卷付之一炬,灰飞烟灭,影戏艺人成了“牛鬼蛇神”,被列为扫荡之列。然而,在这时候,一些皮影老艺人也没有丢弃他们喜爱的皮影事业,刻制工农兵形象,为群众演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种古老的艺术,重新换发了青春,许多老艺人又办起皮影戏班,泾川皮影戏迅速恢复、发展,1986年全县有皮影队28个,他们终年活跃在农村,有些远到宁夏、内蒙、新疆等地,深受群众欢迎。近几年,致力于泾川皮影收藏、研究,为皮影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的有识之士很多,如博物馆馆长刘翊撰写了《皮影戏与木偶戏》,收录在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泾河行》一书中,笔者、申挽华等人收藏了上千件清代皮影,笔者并在《平凉日报》、《民主协商报》、《中国教育报》、《集邮博览》等书报撰文介绍陇东皮影。日本《新古代学》刊登了《甘肃皮影戏》一文,台湾《慈惠道统杂志》发表了《泾川皮影》一文。

  近年,虽然电影、电视进入千家万户,但我县皮影艺术,还颇呈“桃红又见年年春”之喜热,皮影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群众。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