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旅游文化 >> 正文内容

泾川民居、民俗、民间艺术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 点击数:

    窑洞是陇东特有的民。据记载:“城乡人民多依崖掏穴连壁接住,间有土墙瓦房,均尚坚固,不事砖砌粉壁之饰。”山塬村落大抵是窑洞庄基,其分布大都按血缘家族关系,以族为村,亲族为户,一户一宅,多沿向阳塬边或依山凿窑,因势起屋,成村而建。窑洞这种陇东特有的民居建筑,在平凉市的灵台新集、龙门、百里、蒲窝等乡和泾川县南、北二塬最为典型。

    旧时,窑洞的勘定需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定方位,“封符立桩”,选“黄道”吉日,方破土动工。座北面南庄基的窑洞布置一般都是厨灶居中,主座偏旁,客屋居左,畜圈居右,通道正出。

    塬区以地坑庄居多,大多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深约5—10米,面积约200多平方米,四周开孔凿窑,一般凿5—7孔,也有多达十几孔的,但都为单数,这个数目与当地的长幼主次的风俗有关。中间多作老人长辈的居室,左面一般作灶房或长子的居室。塬区窑一般高2.5—3米,宽2.2—2.5米,深2.5—5米。有些人不修地坑庄,而是打土基子在地面上箍成窑洞(俗称箍窑)。有的直接用石头砌庄面,砖头箍窑,那就更为优美了。

    山区的人多依山选好地形,修成崖面,在上面凿窑,然后用砖封间子安上铁门窗,以前则是用土基子封窑,木门木窗,稀泥抹墙。山区的窑都比塬区的窑大,一般高3—4米,宽2.5—3米,深3—10米,有的更深。俗称“土窑崖庄,锅头连炕,烟囱朝上”,这是山区人民最理想的居室。

    窑洞最显著的特点是冬暖夏凉。清时惠登甲就曾写诗赞曰:“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夏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三)、庙会、节庆活动

    1、崆峒山四月八庙会:位于甘肃省平凉城西12公里的崆峒山,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清湛,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三教并存,释道共尊,底蕴丰厚。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曾至此问道于广成子;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笔下多有赞誉;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天下名山僧占多”,崆峒既属名山,自然不能例外,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两种宗教——佛教和道教都在崆峒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孕育出了灿烂的宗教文化,成为崆峒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中不少或缺的一部分。

    每年农历四月月初八便是崆峒山上最大的一个庙会日。对于佛教和道教来说,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既是道教创始人太上爷(老子)的诞辰,也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辰。据《崆峒山志》记载“初明成祖祟祀真武,寺宇改建真武,依照武当山三月三日为朝山日期。而远近乡民,相沿旧习,犹以四月八为释迦佛会,供奉香烛、净水至今不改。”由此可知,四月初八的庙会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每年的四月初八,崆峒山上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宗教活动,民间称之为道场。一般都由佛、道协会各自组织,皈依居士和信徒响应参加,由专职的宗教人员(即四大社的会长)牵头组成一个较大规模的阵容,或在本宫、观、寺院,或走游全山的每一处宫、观、寺院,其过程包括停留、诵经、上香、叩拜四个步骤。举行特殊的宗教活动,一般参加人数均在千余人,四方百姓上山进香者更是络绎不绝,最多时高达数万人,不绝于耳的诵经声、击磬声,回旋绕梁的香烛烟,为崆峒山添上了一层庄严、神秘的色彩,使这一庙会成为陇东地区最盛大的庙会之一。

    2、泾川西王母旅游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泾川人都要举行传统的西王母庙会。其俗开始于北宋开宝元年,即宋代重修王母宫开工的日子,至今已有1031年的历史,即使10年“文革”中亦未中断。这个庙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论是否朝拜进香,不论是否贡献布施,都无所谓,大都以祈求长寿幸福、国秦民安为主旨。每逢此日,不但本县和附近各县的老百姓都要登一回王母宫山,甚至陕西、宁夏的人也奔波数百公里前来朝拜王母,尤其是这天下午,泾川人几乎是倾城出动,有时达数万人之众,人群磨肩接踵,道路为之阴塞,的确蔚为壮观。近10年来 ,台湾道教信仰者来泾川朝拜王母者日众 。先后共50批 ,2000多人。尤其是其中“积善丹鼎派”更尊西王母为其主神廉祖先神,称她为“母娘”或“金母”。总之,泾川西王母庙会规模之大、历史之久、影响之远,在全国所有西王母庙会中可谓第一,甚至成为心系两岸、促进统一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载体。其次,在泾河一带的百姓中,尤其是妇女中,对西王母长期存在着祖先崇拜意识。他(她)们的家乡,就是西王母的故土,他(她)们就西王母的后裔。他(她)们崇拜方式,除了一年一度的王母宫庙会朝拜外,在平素遇到大喜之事或不幸遭遇时,也会在心中默念王母之名以示感谢与祈求护衤右 。再者,一辈又一辈的老人向自已的儿孙们讲述西王母的神奇故事和传说,叙述西王母的功德和业绩,也是他(她)们祖先崇拜意识的反映。这是一种十分值得重视的文化传统。第三、西王母民俗文化,还或显或隐地表现在泾川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山海经》中说西王母“穴处”,而至今泾川县农民还有许多人住在窑洞里,再说饮食之面。以细长面为代表的西王母宴菜系有30多个品种,小吃60多个品种,用面粉做成寿桃、虎馍等动植物造型的面食更多。

    3、龙泉寺四月初二文化庙会:甘肃省崇信龙泉地每年一度的四月初二文化庙会相沿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属道教庙会。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的进步,社会的繁荣,龙泉寺四月初二的文化庙会由以前单一的烧香拜佛的宗教活动,逐步发展为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导根访祖等为一体的综合集会形式,会期长达10天左右。不仅是当地城乡众民潮涌之地,而且还吸引上万人次之多的陕、甘、川、宁等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分享人文自然景观。这是当地发展旅游业最重大的一项活动,综合经济收入约十万多元。

    4、过乡会:是灵台县全县城乡参与人数最多的习俗,各乡镇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过去以敬神为主,现在以商贸、娱乐为主,公演戏剧,热闹非凡;六十年代以来盛演本县剧种“灯盏头”戏,风格独特。农历三月三、七月七、七月十五日、九月二十三日独店镇乡会,四月初八、七月十五、十月初八十字镇乡会,三月三、九月九朝那乡会,三月十二、九月九新开乡会,参加农副牧产品交易的有华北各省客商,规模盛大。另外,该县还有不少独具特色的年节如:

   (1)天仓: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旧时称为填仓日。是日早起,在院中划一圆圈,以灰为标记,放五色粮食少许,上覆以砖,谓之填仓,以祈五谷丰登。五十年代初,此俗废除。

   (2)二月二:俗称此日“龙抬头”,早晨家家炒各种豆子,示虫鸟之类明目开眼,勿危害人和庄稼;早饭吃“搅团”,表示糊龙眼;并要打瞎瞎(田鼠),以示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之时,要消除虫害,保护庄稼。

   (3)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日,俗谓“麦王寿诞”日期,有些乡村于此日杀牲祭祀,以祈祷小麦丰收。邵寨乡隍庙、什字乡老庙,蒲窝乡寺郎殿均有庙会,演大戏,行祭仪,寓躯除雹灾,以保丰收之意。此俗已废。

    民间艺术

    1、陇东皮影:陇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有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旧时,皮影戏是以食用的青油(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傀儡的一种民间影子戏。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也可演出,称为热影子戏。皮影戏起源很早,按陇东的明间传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生下来的时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离开窗子,他又啼哭起来,于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状,不断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戏也由此出现了。北宋时,影戏演出已较为普遍。《都城纪胜》说:“皮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中淹镇守庆阳,当时艺人以演皮犒劳将士。清末甘肃大将董福祥曾把环县皮影戏班带到京城为慈禧庆贺寿诞。

     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地区各县,集中于陕、甘、宁三省接壤的三角地带。它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类。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从工艺上讲,陇东皮影造型外轮廓以直线概括,俊俏有神,尤重图案装饰,着色对比强烈,头部造型约有千余种。由于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一般采用“五分脸”,即侧面表示法:一个眉、一只眼、一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皮影的身段也用侧面表示法。陇东皮影音乐深受陕西西路皮影弦板腔、碗碗腔的影响,有的班子就用以上音乐演出,也有用秦腔演出的,但大多数班子以演唱陇东道情为主。

     陈东皮影的刻制原料十分讲究,要求以小口齿青糟期的黑毛公牛皮为佳,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在整个的制作工艺上,无论是选皮、刮皮、拓样、针稿簇刻、着色、出汗、砖熨等各道工序都毫不马虎。陇东皮影雕刻艺人世代相传,雕刻刀法也非常讲究,有走刀、推皮、打眼、“扣碗碗”等。以先繁后简、先内后外的顺序雕刻。早期陇东皮影只有20厘米左右高,纹样和色彩简单概括,往后发展,皮影高一尺左右,着色以黑、红、黄、绿为主。其整体造型是头大身小,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全身头、胸、手、腿等部分用牛筋接连,身上的若干关节,根据动作需要,用三、五根毛竹操纵,通过灯光投影,影人在影幕上便表演出各种动作。清末,陇东皮影出现了带有复杂图案构成的大片布景,如“花果山”、“金銮殿”,称之为“大片”,尺寸为220—50厘米,中片亦有100厘米。陇东皮影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2、高芯子、车社火和马社火:每逢过年闹元宵,陇东人的一件大事就是扶老携幼,涌上街头看社火。社火中最精彩的是高芯子,最有阵容的是车社火,最为得意的是马社火。无论是高芯子、车社火还是马社火,都是真人扮假人,或表演几个历史人物,或一段戏曲场面,人物不唱、不说、不动,由座下的人、座下的车或骡马代步,在街面上游行展示。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芯子越扎材料越高级,越扎造型越奇巧,原来由大人托着小孩的徒步被拖拉机、汽车代替了。而车社火,现代人则给它起了个新名词——彩车,更是异彩纷呈、各展风流。由于农村机械的普及,农民养的骡子和马越来越少,少了骡子和马,马社火自然就不像从前那么火爆了。

    陇东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间艺术。单就上面三种社火形式说,在我国戏曲的初始,就曾有过真人学假的阶段,如宋代出现的“肉傀儡”。所谓“肉傀儡”,就是由成年人扛着扮成假人的男童或女童,在街上游行表演,成年人在下面旋转和舞蹈。我们的高芯子、车社火、马社火实际上就是宋代“肉傀儡”的保留或延续,其表演形式古与今是一致的。他们往往由人扮成天神和古代名将,披甲戴盔,持各种兵器,如傀儡假人的,乘车马游行。现在,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平凉市的庄浪县、泾川县保留较为完整。

    3、剪与绣:芮鞠文化赋予崇信妇女一般的灵秀,特别是剪纸与刺绣。剪纸,俗称窗花,每逢新春佳节或新婚之喜,各种质朴美观的窗花就出现在农家洁白的窗纸上,或透明的玻璃窗上。木林乡的窗花以红纸、绿纸剪出,古朴浑厚,妙手天成,有远古的图腾、现实的写照和对未来的憧憬,曾受到北京专家的青睐。有了剪纸的基本功,妇女们便剪成各种各样,贴在彩色的绸缎或布上,用七彩线绣出凸形图案,便有了绣花枕头、猫枕、虎枕、小孩脑包、围脖、围兜、牛头裤、绣花鞋、鞋垫、虎头鞋、荷包、针扎、旱烟带等民间刺绣工艺美术品。有的人家用荷包精心打扮小孩;有的姑娘把自己最心爱的荷包悄悄的送给未婚夫或意中人,作为爱情的象征。

    4、扎与饰:崇信自古把正月初五叫着“破五”,即开市之意。正月初五是财神赵公明的生日,从这一开始,商家一律开市营业,放鞭炮,迎财神,春节社伙从这天便拉开帷幕,人们开始扎灯龙、糊狮子、盔毛驴、绾旱船、绑高芯,制作各种民间花灯,最精彩的要数绑高芯与扎灯笼。高芯子堪称一绝,在方桌面子用铁芯子造型,最讲究“玄妙”。崇信扎灯历史悠久,每年正月十五鼓灯、核桃疙瘩灯、鱼灯、蟾灯、兔灯、荷灯、菊灯、金瓜灯以及各式各样的转灯,应有尽有、布满大街小巷。

   5、刻与雕:崇信民间工艺美术,反映在刻与雕上主要有建筑上的砖雕,用于上房、大门码头;木雕主要用于旧式门窗。用于观赏实用的木雕有盘龙笔罐、鲤鱼旱烟盒及用枣木雕刻的小猴等点缀品。柏树乡的牛皮灯影、黄寨乡的木刻门画值得一提。根雕艺术也是民间工艺的一个亮点。马继学的根雕如《生生不息》、《虎啸》、《天生我美丽》格调高、造型美、气魄大、质朴自然。

    民俗

    1、放河灯:河灯文化大约起源于春秋时期,是平凉泾川西王母文化的遗存,至今保持已达两千多年,进行这种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目的在于祈雨,敬神,求得上天保佑,使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秦民安。相传公元前169年,西王母要去东南巡游,临行前令手下把风神和雷神两位尊神叫行到宫,吩咐风神去睡觉不要刮风,吩咐雷神要三天两头打雷下雨。因为风神和雷神两都耳聋,一个也没有听准。风神是主管刮风的神,平日里谨慎小心,生怕误了西王母吩咐的事情,三天两头刮风,直刮得天昏地暗,土焦地干;雷神是专管打雷降雨的神,他误听为西王母让他去睡觉,加上平日里懒惰,一睡就是三年,直到西王母驾云归来,回到行宫,看到夜晚泾河灯光通明,人头攒动。一问才知,雷神睡了三年觉,没有降一点雨,风神刮了三年风,时而大风,时而小风,一天没停,天下大旱,边疆三年灾荒,黎明百姓苦不堪言,夜间张灯正从泾河里挑水抗旱。西王母一怒之下,撤了风神、雷神的职。并令新任风神、雷神一旦发现泾河灯光,便及时降雨,使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自那以后,每逢天旱,黎明百姓家家户户制作河灯,夜晚成群结队来到王母宫山脚下,在泾河上漂放。西王母看到河灯,便知民间发生了旱情,令雷神及时降雨,解除民间疾苦。百姓为了感谢西王母的慈悲情怀,每逢西王母的诞辰等重要节日,也欢天喜地制作河灯,到宫山脚下的泾河中漂放,以示庆贺。这一活动堪称平凉独特民俗的代表。

    2、点“法”:每年端午节前,平凉市崇信县黄花、赤城一带和放羊娃早早从杨柳树上砍下树枝,选一根粗壮高大的木头做芯子,栽在早已选好一个高峁上,将其它树枝围绕着芯子垒成塔形,这就是“法”。

    到了端午节凌晨四五点钟,全村男女老小戴上香草荷包,端上早已做好的酒醅子、晶糕、煮鸡蛋,吆上自家的牲口、羊只汇集到垒“法”的地方,人们把各自的食品摆在法的周围。这时,早已选好的一个羊官用火将法点着,人们手拉着手围着大火堆跳舞,把“点法”推向高潮。直到天色大明,村里的姑娘、小伙们就到山洼洼、沟坡坡拔地椒草,在野鸡冠花、蒿子草上摆露水,据说,姑娘的手摆过露水绣花捏针不出汗,心灵手巧;小伙子的脚摆过露水变得勤快,早早会瞅到媳妇。

    3、背“猴”:每年一踏进腊月门,崇信县所有当年嫁出女儿的人家将酒碾成米,再磨成面。正月十四晚上,将面用开水烫后做成窝头壮焐在锅里,使其发甜;元宵节清晨,再用旺火蒸熟,按照本家族中长者的年龄数或者女儿父母年龄相加数,再捏一个约有尺许,头项、肩膀、腰背、脚面等处都长满小灯的面猴。小面灯和猴灯里面都插上棉花芯子,添上清油,等天一黑,在院子中间先放一张方桌,方桌上架一个小炕桌,炕桌上又放一个量米用的升子。面猴就安放在这个最高处的升子上。这时,新婚女子、女婿走过来,先拜过天地、双亲、再拜过父老乡亲和面猴。然后小两口用麻秆点火。从面猴头顶和那盏灯开始点,接着由家人、亲戚和村里人依次将所有的面灯点着。这时面猴七窍生烟,火眼金晴,煞是威风。欣赏一番之后,随着一阵鞭炮响声,前来观灯的大人小孩一拥而上,去抢面灯,所有的面灯一抢而空。只有那新面猴,早被机灵的新女婿抢去。即使有人故意恶作剧将面猴抢走,新女婿也要带上礼品上门赎回。次日,新婚夫妇“背”着面猴回家,蒸熟擀成面卷吃掉。因此,有的乡村把点猴灯还称作新女婿“背猴”。点猴灯习俗与希望早生贵子的传统观念有关。

    4、娶“黑媳妇”:古时,崇信县北塬地区一位富户人家的公子瞅上一个其貌不扬但却琴棋书画皆通的聪颖女子,非她不娶;女子也倾慕公子的才貌而非他不嫁。这本来是一桩美满的婚姻,却难坏了爱面子的公婆,婚期一推再推。后来,不知是谁出了一个主意,将结婚的时辰定在了晚上。婚期的前一天下午,婆家人抬着花轿,赶天黑来到新婚女子家。吃过晚饭后,抬上新娘子,不吹不打不放鞭炮,摸黑赶路。无论如何也要在天亮之前赶回。这样,“丑媳妇”便巧妙地避开了众人的瞧看。如今北源的黄寨乡、高庄乡还沿用这种习俗。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