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旅游文化 >> 正文内容

西王母和回中山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 点击数: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步虚词》中写道: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三千岁。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地。

    西王母的神话传说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也在广大丛书群众中广泛流传,尤其是近年来,台湾西王母信徒造访大陆,寻找西王母故地,泾川县回中山王母宫成为他们拜的主要对象。下面我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西王母神州传说的演变以及与泾川县回山的联系。

    ⒈西王母神话传说的演变

    西王母的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现实的折射。

    《太平广记》卷203引《风俗通》语:“舜之时,西王母来献白玉 王官。”说五帝时已有西母,未必真实可信,但是西王母神话传说的产生是很早的事情了。从现有文字资料看,战国时代,已有了西王母神话传说,并且在民间广泛流传。屈原《离骚》诗云:“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什么是“四荒”呢?《尔雅·释地》说:“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山海经》是汉代人的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观念,在这部地理学著作中,西王母神话传说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西三次经》说:“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犬吠,见则其国大穰。有乌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海内北经》说:“西王母梯几而戴胜仗,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山虚北。”

    《大荒西经》说:“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发如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汉代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玉山(又称昆仑山)的石洞中,是一个人面兽身的怪物形象,另外,山上有长着牛角、满身豹纹、声音如犬吠的怪兽--狡,还有长着红色羽毛、喜好食鱼的三青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二个阶段。此时, 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传说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化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文为流传,影响很大,唐代诗人唐彦谦《穆天子传》诗云:

    瑶池清歌玉官悲,瑶台应有再来期。穆王不得重相见,恐为无端哭盛姬。

    后来,南齐人王俭在《汉武故事》一书中描写了汉武帝西巡,在瑶池与西王母欢会的故事,这个故事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唐朝诗人施肩吾《赠凌仙姥》诗云:

    阿母从天降几时,前朝唯有汉皇知,仙桃不啻三回熟,饱见东方一小儿。

    如上所述,神话传说的西王母形象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并且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山海经》中,她是一个穴居善啸、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怪物。在《穆天子传》中,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人。在《汉武故事》中,又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称她是“瑶池金母”,开种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成熟,西王母大开寿宴,诸仙前来为她上寿,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有精彩描写。

    ⒉西王母神话传说的历史考察

    一定的文学作品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的反映,它必不可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有关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也不例外。

    我们认为,西王母的原型应该是古代西方一个原始部族的女首领形象。《山海经》说:西王母“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这种人面兽身的传说在古代民族史上是很常见的,它反映了一个什么历史问题呢?我们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古人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不理解,使用想象中的超自然力量(神)来解释问题,那种奇异的装束打扮正是少数民族原始巫术舞蹈的表现;二是它反映了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现象。

    在神话传说中,把西王母和周穆王联系起来,绝非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历史的根源。西王母是古代西方古老民族的一个女首领,而周穆王曾经西征犬戎,到西方,请看《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至穆王时,戎狄不贡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王遂迁戎于太原。”周穆王西征犬戎(戎族的一支)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文中所说的“白鹿”、“白狼”并不是指真正的动物,而与《山海经》中提到的“虎”、“豹”等有着同样性质和意义,它是原始民族图腾崇拜物的象征。

    如果我们把西王母、瑶池、玉山等问题放在西周时代来考察,就会有新的发现。西周时期,周朝西方边疆没有越过陇山(今六盘山、关山),《左传·昭公九年》的一段记载很能说明问题:“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魏指何地,已难确知。骀与弃的故乡邰是一地,与太原有关,在今武功县,芮与古代芮河(今灵台县黑河)有庆。岐在今扶凤县,毕今咸阳市毕原。《史记·周本记》记载:“明年,伐密须。”又“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一年,共王灭密。”密须是今灵台县境内的一个由戎族人建立的小邦国,后被周人征服。这几个例子说明西周西疆在今扶凤至灵台一线,周穆王西征不会距离此地太远。

    再从戎族方面看,先周和西周时期,戎族有许多部落,他们散居在陇山周围,从事游牧生产活动,并且在泾河上游地区建立了许多小邦国,《诗经·大雅·皇矣》说:“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其中,密、阮、共等就属戎族小邦国。陇山是戎族故地,周穆王西征不可能越过陇山,那么,西王母故地应在陇以东,而泾川县回中山就成为首选之地。

    ⒊回中山西王母胜迹

    在泾川县城西三里许,有一座突兀入云,雄伟秀丽的山,这就是回中山。山峰南北两侧,是波光粼粼、宛若飘带的泾河和氵内河,两河在山前交汇,山脚是建于北魏永平年间的王母宫石窟。

    《古今图书集成》平凉府古迹考记:“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脉自昆仑来,上有王母宫,下临泾水,一名宫山。周穆王、汉武帝尝至此。”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回中山名闻天下,与回中古道有着密切关系,是汉唐“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山。《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文帝十四年前(前166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那么,回中宫是秦汉帝王的行宫,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汉代学者应劭说:“回中在安定,平高有险阻,箫关在其北,通治至长安。”这种说法值得我们充分重视。看来,汉代回中宫就在今泾川县回中山。

    由于回中宫位于回中道上,秦汉封建统治者对此十分关注。多次巡幸至此。

    由此看来,西王母与周穆王、汉武帝约会的故事并非纯属虚构,而是在一定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推断演绎出来的。

    有关西王母与回中山更早的文献资料记载我们已经很难觅到,可以肯定,至迟到了唐代,人们便认定泾川县回中山是西王母故地。

    唐代后期,泾川回中山已经有了专门祭祀西王母的殿堂,也有了“王母宫”这个名称。宋代翰林学士陶谷《回山重修王母宫碑记》记载,北宋初年,唐代王母宫年久失修,栋宇毁坏。碑阴文字记载:“开宝戌辰岁为泾帅太师张公铎回山王母宫颂,当时已刻勒上石。”天圣六年(1028年)泾帅太师清河公张铎主持重修王母宫,《碑记》记录了当时修建王母宫活动的具体情况。重建后的王母宫殿堂栉节,雕梁画栋,金壁辉煌,气势宏伟。翰林学士陶谷撰写碑文,亲笔书写碑额“重修回山王母宫颂”大书法家上官 亻必用篆体书写碑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碑今存泾川县博物馆。

    此后,回中山王母宫风雨沧桑,几经兵燹,屡建屡毁。明朝兵部尚书彭泽《重修王母宫记》记载,明朝初年,曾经重修王母宫。到明代中叶,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本籍太学生闾沂倡导平凉韩王捐资赞助,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活动。至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始告竣工,先后历时八年之久。经过修建,王母宫成为一组庞大的建筑群,正中是西王母大殿,后有三清楼,前有玉帝殿,左旁依次有文昌殿、无量殿、三皇殿、周穆王庙、北望河楼、五阎君殿,右旁依次是子孙宫、五帝殿、汉武帝庙、南望河楼、阎君殿。殿宇之间,松柏参天,奇花争艳,景色秀美。张延福《泾州志》记载回中山:“上为王母宫、文昌阁、三清楼,松柏各大数围,高数十仞,其气森挺。”后历经战乱,破坏严重,今仅存留一些残砖碎瓦。

    《穆天子传》卷三:“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相传瑶池是西王母故地胜景。在泾川县回中山上有一处泉水,这里清泉涌泻,池水碧绿,这就是有名的瑶池。《泾州志》上说:“环池皆山泉,自石洞中出,喷激湍漩、缥碧涵青,共傍峭壁,天悬石,黑似古铁。又诸泉岔起,滴沥如雨。”这便是泾州八景之一的“瑶池夜月”。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