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社区文化 >> 正文内容

泾川老照片之一

2010年08月29日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

  “回山晓钟”,为泾川八景之一。

  “回山”是古称,现在老百姓都叫“宫山”,“晓钟”的“钟”,即为金朝大安三年(1211)铸造的一口铁钟,在回山顶已历近千年风雨。在50年代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常到山上玩,看到这口钟是被深陷在泥土中的,周围长满荆棘,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到60年代初,便建了一个很小,很简易的“钟亭”,铁钟是被放置在亭内地基上的——大概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到1978年钟亭重建,由我父亲郭志远先生设计并参于施工修建,用了现代的建筑材料,美观坚固,铁钟也被旋挂起来了,洪声远播,成了名符其实的钟亭,为泾川城区的美景增色不少。

  此照片原发在78年泾川文艺刊物《晓钟》的封面上,从画面上看只拍出了“晓钟”,而没有“回山”,反倒紧扣刊物主题,更为合适。

    令人遗憾是的,2003年回泾川一看,在宫山下建了宾馆,(使王母宫石窟矮了三分),在山上挖了一道“上天梯”,使宫山开膛破肚,远看好似一条大“伤疤”。而且,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建什么“一天门”,“二天门”,完全是不看形势的丑妇效颦。不知是什么人出的这种馊主意?劳民伤财,破坏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宫山破相”一事,足见家乡无人才也!

  “左公柳”

  这是一张“大跃进”时,泾川县城北门的一张照片,大概是我家“独有版权”了。雕塑后面的平房墙上,写着“泾川饭店”字样,那就是泾川公私合营后,最早的饭店了。原址在现在的“回中宾馆”附近。紧挨着的平房是“泾川旅社”,旅社后面是几株“左公柳”。那时泾川留下来的“左公柳”很多,最多的有两处:一处在太平乡到县城的大路上,因为它是“回中古道”的原线路,叫“官路”。(由高平,经罗汉洞到县城的公路,是民国时才建成的。)另一处就是泾川北门了,在我的记忆中,那些柳树又粗又壮,列成一排排,很是雄壮 。照片上的几株算是小号的。(树上没叶子,应该拍于58年冬,或59年初春。)

  这张照片的原意,当然不是拍“饭店”、“左公柳”。而是为了拍“骑马跃进”的雕塑。“大跃进”时,同时兴起文化“放卫星”运动,群众性的“赛诗会”、“壁画”、“雕塑”活动如火如荼。父亲也是这些活动的参加者(我当时年纪太小,尚不知道他参于的具体项目。)那时,泾川北门共有两座雕像,(另外一座在“汽车站”前面。)两座雕塑家里都存有照片,它说明父亲要未是雕塑的参于者,要未是照片的拍摄者,这样理解才说的通!

  这些雕塑都是草胎泥塑,不久就如同“大跃进”一样,消失的无影开踪了!

  瑶池沟——古牌坊

   “瑶池夜月”为泾川八景之一,沟在回山的后山腰。从前,进山的路上,红桃碧柳,烟雨蒙蒙,美景如画。沟内有许多泉眼,终日向外涌水。最有记忆的:一处在“滴水亭”的龙口里,一处就在这张照片上的小桥下面,从山石岩缝中汩汩流出,经过小桥泄向沟外。小桥前面的这座古牌坊,是进沟的大门,上写“瑶池胜境”四个字,为明、清时的建筑。过了小桥,还有座戏楼台,靠山的一边还有厢房,都建于民国时期。60年代初,为了建“疗养院”(后来的“地方病研究所”。)而将这些一一拆毁。

  2003年我回泾川时,看到在原址上,修了一座全水泥的新牌坊——假古董!

  我父亲热爱艺术,也醉心摄影。59年刚刚调入泾川文化馆,就和一位同事合伙买了架22.oo元钱的“孔雀”牌照像机,(仅管他当时每月工资只有30元。)没有焦距,没有光圈,没有速度,间单的不能再间单。后来他又单独买了架“上海”牌折叠式相机,不管是下乡,出差都带在身边。这张照片就是用它拍摄的。

  古柏垂青——飞云东高寺

  “古柏垂青”为泾川八景之一,柏在飞云乡东高寺。

  “飞云”在泾川南塬,原名“瓦云驿”。是长安通往西域古官道上归泾川管辖的两个驿站之一,(另一个在县城“马号”。现在的文化馆西侧)。后来、当地老百姓叫转了音,成了“瓦玉子”。解放后当政者嫌不好听,遂改名飞云,实在是没文化,没必要。瓦云驿——多好啊!

    在飞云有东高寺,也有西高寺,供着什么人?不知道!但据说东高寺内的这棵古柏,有数千年的时间,清人张星南有诗曰:传闻古柏汉时栽。民间又云:此柏为唐时秦琼栓马处。这些传闻的可靠性如何,我们暂且不论,但这棵柏树高古虬劲却是不争的事实,可惜在“文革”中庙毁树伐。

  这张照片,是先父在60年代初,下乡工作时拍摄的,据说也是古柏唯一的“留影”。先生在他去世前夕,还以这张照片为素材,创作了中国画“古柏垂青”,也成了他的绝笔之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