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历史大记事
新石器时代(12000年—4000年前),王母宫山遗迹有陶片出土。
三皇五帝时代,黄帝大战蚩尤,西王母遣使授黄帝符,广三寸,表一尺,即日黄帝战胜蚩尤。又数年,王母遣使授以地图。
黄帝与王母会于王屋,乃铸镜十二面,随月用之。
虞舜摄位九年,王母遣使授舜白环玉玦。舜即位又授地图,遂广黄帝之九州为十二州。
公元前2070年左右,禹学于西王母。
公元前14世纪,甲骨文卜辞中有「西母」二字。
公元前3000年左右,西王母是活跃在陕甘高原一带的戎族或西戎的别名。这是著名史学家吴晗的观点。
公元前976年至前922年,周穆王在位。穆王十二年(前964),戎狄不贡,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狼、四白鹿,王遂迁戎于太原(今陇东高原一带)。
《史记·赵世家》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符,见西王母,乐之忘归」。
公元前959年,穆王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见载于《竹书纪年》。
公元前922年至前900年,周共王在位。共王游于泾上,一年后灭密国。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泾渭洛河流域大地震,山崩河塞,民众伤亡多。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筑驰道,出巡陇西、北地、登鸡头山(崆峒后山)过回中。
秦汉之际《尔雅·释地》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冬,匈奴老上单于领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印,烧毁回中宫,烽火通长安。
公元前114年,汉设安定郡领二十一县。回中在安定。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冬十月,汉武帝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陇,登崆峒。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行幸回中,春,作首山宫。
公元前110年至前105年,西汉元封年间,建王母宫。又一说,元封元年(前110)或元封二年(前109)建王母西真宫。《太平寰宇记》:王母乘五色云降于汉域,后武帝巡郡国,望彩云而祀之,因立祠焉。
公元前105年冬,汉武帝元封六年冬,行幸回中。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秋八月,行幸安定。
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冬,行幸回中。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春,行幸东海,还幸回中。
公元前93年,汉武帝太始四年十二月,行幸雍,祠五畤,西至安定、北地。
公元前90年,汉武帝征和三年春正月,行幸雍,至安定、北地。
公元前88年,汉武帝后元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遂幸安定。
公元前3年,汉哀帝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历经26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众会聚歌舞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夏秋,又传符书。
公元前2年至公元67年,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89年至120年左右,东汉安定临泾人王符,字节信,号回中子,著《潜夫论》30余篇。
141年,道教创立。
360年,前秦在泾置雍州。
430年,北魏设泾州,领七县。
446年,北魏太武帝崇道教,屠沙门,焚经毁像,史称魏武灭佛。此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灭佛事件。
477年至499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开凿王母宫石窟。另有说太和十年(495),与景明初年(500—503),或说永平初年(508),开凿王母宫石窟,是陇东最早的石窟。1963年2月21日,甘肃省政府确定王母宫石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王母宫石窟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9年,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造反,被刺史奚康生镇压。
510年,北魏永平三年,奚康生组织人力开凿南石窟寺。《南石窟寺之碑》移存于王母宫山下文管所院内的泾川珍藏三碑室。
574年,北周宇文邕崇儒教,禁佛道,夺寺产,释放僧祗户,毁灭经像,勒令僧道还俗,史称周武灭佛。这是历史上第二次灭佛事件。
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泾川修建大兴国寺舍利塔和地宫,供养佛祖舍利。
694年,武则天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大兴国寺改建大云寺,制金棺、银椁、铜匣、石函、琉璃瓶,盛装14枚佛骨舍利,在隋代石函四周刻题铭文,建塔供奉。明洪武三年,大云寺毁于水灾。1964年原址出土佛骨舍利,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71年7月19日,郭沫若在兰州鉴定大云寺舍利金银棺椁,指示「舍利石函,贵在石函」。大云寺舍利评为国宝级文物,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618年,李世民西征薛举、薛仁杲。629年,即贞观三年,王母宫山北侧建有五龙庙,有李世民御碑,元末王柏写有《五龙庙记》。明清时御碑尚存,今佚。646年8月,李世民西巡马政至泾川,分给孤寡老人粮布,写有《经破薛举战地诗》。柳宗元写有《泾水黄》,歌颂这次战事。
698年至756年,唐诗人王昌龄在世,写有《山行入泾州》。
767年至830年,唐诗人张籍在世,写有《泾州塞》。
768年,马璘率三万众屯于回中。
812年至866年,唐诗人温庭筠在世,写有《回中作》。
839年左右,唐诗人李商隐写有《瑶池》《登安定城楼》《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等诗。
840年左右,唐诗人喻凫作《王母祠前写望》。
845年,唐武宗禁佛,拆寺院,收寺田,僧民还俗26万人,史称会昌灭佛。这是历史上第三次灭佛事件。
968年3月,北宋开宝元年三月二十日,举办西王母庙会。张铎重修王母宫后,请翰林学士、刑部尚书陶谷撰《重修回山王母宫颂并序》,刻石立碑,即「陶谷碑」。998年该碑重刻,1025年即天圣三年第三次重刻。碑今存王母宫山下文管所的泾川三碑室。
1024年,天圣二年大地震后,维修王母宫。
1041年,康定辛已年,韩琦、范仲淹开府泾州。六月,滕子京等人游王母宫山立碑,今存王母官石窟碑墙。
1110年8月,大观四年,刻立《上之回》诗碑。
1117年,政和七年大地震,城墙房屋倒塌。
1167年,金大定七年改保定县为泾川县。
1185年,金大定二十五年《王母宫题名十一碑》,今存。
1211年,金大安三年铸造大安铁钟,今悬挂于王母宫山晓钟亭,为古泾州八景之一。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238年元月,重修回山王母宫并刻碑。
1324年,泰定甲子王柏写《五龙庙记》。
1368年左右,元末明初重修王母宫。
1497年,明弘治十年八月初二,北虏鞑鞑进掠平凉、泾川,营于回山,蹂践千余里,村落为墟。东至邻县,南至千阳,掠人畜数万。六日,全营北去。
1514年至1522年,明正德甲子五月至嘉靖壬午五月,太学生闾沂发起,韩藩宗室资助,修王母殿、玉皇阁五楹,周穆、汉武帝行祠各六楹,修雷坛、关帝庙。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彭泽写有《重修王母宫记》。
1526年至1542年,嘉靖五年、十一年、二十一年三月王母宫蟠桃大会。有残碑遗存。
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夜,大地震,城倒屋塌。
1621年,天启元年立《重修王母宫记》碑。
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张延福编纂《泾州志》,其中收录宋以后泾川与西王母的诗文八十一篇(首)。
1842年7月16日,林则徐路过泾川,其日记中有泾川「西南山上有王母宫,其下立碑云:古瑶池降王母处」。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贾保业写《重修回中王母宫山下关帝庙及药王洞龙王庙石窟寺五龙王庙碑记》。
1854年,咸丰四年甲寅刻本《王母经》,今存。
1869年至1875年,栽植「左公柳」。今王母宫石窟前仍幸存数棵。
1863年11月3日,同治二年,陕甘反清回民军进占王母宫山,烧毁王母宫正殿及香亭(另有说为同治三年,或同治七年,存异)。
1879年,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大地震,房屋倒塌无数。
1881年,光绪七年二月,地方人士筹资复修王母宫,编《共成善果》册,绘有王母宫胜景全图。
1890年左右,谭嗣同写《自平凉柳湖至泾州道中》。
1912年,中央道教协会成立,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成立。
1920年,民国九年十二月十六日戊时大地震,泾川房屋倒塌70%。
1923年9月13日至1925年,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派遣第一、第二中国考察团对泾河流域佛教石窟进行考察。王母宫石窟中心柱上部四角各雕有大象驮塔,被称为「象洞」,推论石窟为6世纪初开凿,七尊佛像头被掠走,现存哈佛艺术博物馆。1926年,兰登·华尔纳的考察报告《在中国漫长的古道上》于美国出版。
1925年3月23日,陈万里随翟荫等到大佛洞即王母宫石窟带走佛头、大佛前高一尺二寸见方的石柱、四面造像并飞天等雕刻精品。
1928年,民国十七年,扩建瑶池夜月亭和石龙吐水品。曾在山腰修建王母大殿,1958年被拆毁。
1930年,民国十九年一月,冯玉祥国民军七十六师驻防泾川,拆烧城区和王母宫山寺庙,在城隍庙内喂马。见载《泾川县志》1996年版第456页。另一说1927年「甘肃讨逆军」第一路军黄得贵部驻泾川拆毁回山殿宇。
1932年,李万兴居士白天外出化缘,晚上搬石运土,带动募捐修复王母宫石窟阁楼。1937年8月刻立《民国重修王母宫大佛洞碑记》。
1934年5月,张恨水路过泾川,其《西游小记》中记「古瑶池降王母处」碑。
1935年3月,瑶池公园管理委员会修缮大殿。慕寿祺写有《重修王母宫正殿记》。
8月21日,徐海东、吴焕先、程子华带领红25军长征到泾川中塬,马鸿宾35师驻军冒雨爬上王母宫山阻拦,在宫山西四坡村发生激战,军政委吴焕先牺牲。
1936年,刘芝阳在瑶池创修身道。另有说1938年刘芝阳在瑶池活动,或1941年刘芝阳在瑶池,存异。
1941年,于右任为王母宫题写「千年气接文孙驾,万里云开王母宫」。
1949年7月28日,泾川解放前夕,国民党逃兵烧毁王母宫山前汭河桥。1953年,开始在瑶池沟建立医院,后来迁出。
1956年3月20日,瑶池庙会,以后二三十年庙会停办,1980年后逐渐恢复。
1958年,取缔瑶池道。
1963年,王母宫石窟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8年至1969年,金母殿、知客亭、夜月亭、药王洞、范公祠、古瑶池降西王母处碑等毁于「文革」造反派。
1977年,宋平视察泾川王母宫。
1984年,第7期《考古》刊出张宝玺《甘肃泾川王母宫石窟调查报告》。
1987年10月20日,香港旅游出版社代表团来泾川拍摄王母宫石窟。
1990年12月7日,台湾松山慈惠堂堂主郭叶子一行240多人到泾川王母宫山朝圣。
是年,王金堂题「王母瑶池水,造福陇上人」。
1991年7月19日,耿飚视察王母宫。
8月9日,钱伟长视察王母宫,题「泾汭瑶池访王母,商隐名句传千古」。
9月11日,台湾瑶池宫等120余人到泾川朝圣西王母。
是年,成立泾川县王母宫石窟寺管理所。
臧克家为西王母万碑林题「回中」。
1992年4月,泾川县成立重修王母宫经理会。7月18日,大殿重修奠基。1994年9月12日,一期工程王母大殿、配殿、天门、天梯、回屋竣工,举办大殿开光。
9月12日,台湾三重市长生街凤德玉宝殿,朝拜回屋。
1993年10月,动工修复回屋。2005年7月11日,再次扩修回屋。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