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刘俨:甘肃省泾川县南石崖崖居群落探析

2023年07月11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摘要:南石崖地区建筑形制统一、功能明显,是人类为居住而在崖壁上开凿修建的建筑,具有明显的崖居特征。南石崖崖居群可以直观的了解明、清到民国时期当地人民的生存状态,也为研究该时期的泾川人民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关键词:南石崖;石窟寺;崖居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是泾川县境内沿泾河流域分布的多个石窟群的总称。南石崖崖居群长久以来都被列入泾川县百里石窟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南石崖石窟”,又称“南城崖”“石崖洞”。其洞窟数量在泾川境内发现的 13个石窟群中位列第三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清乾隆年间泾州知州张延福编写的《泾州志》就有记载:“石崖洞,在永宁里至州十里”。学者张怀群认为该处洞窟群是佛教石窟,应为僧人居住的僧房窟。在其著作《泾川百里石窟长廊图解》中提到“……但它实际是佛教石窟,它与南石窟窟群在泾河南北呼应,是专门住僧人的……”。在张启的《甘肃省泾川县佛教石窟艺术研究》中提到:“泾川县百里石窟长廊由泾河川道(原 312国道和罗长高速)两侧王母宫石窟寺、南石窟寺、千佛寺、罗汉洞、丈八寺、吊吊塔石窟群、南石崖(又名南城崖、石崖洞)石窟群等 7个石窟群落组成……”丁得天在《泾川佛教考古研究》中提到:“……泾河泾川段两岸的崖壁上分布有大量的废弃和空旷的洞窟,绝大多数已遭风化、侵蚀和破坏,且大多数不能登临调查……有的意见将其称为禅窟或僧房窟,但作为禅修的石窟和居住生活功能的石窟是不同的两类石窟,需要加以甄别,不能笼统的一概论之……”此处虽未提及南石崖崖居群,但从所述地理位置来看应将此处包含在内。在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中,都将此处列入石窟寺范围。针对南石崖崖居所做的专门研究较少,本文以泾川县博物馆在 2021年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中的数据、报告为基础,辨析南石崖崖居群的功用,明确其建筑类别,并对该崖居群产生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南石崖崖居群整体概述

南石崖崖居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蒋家大桥南侧石崖,东西分布在约 400米的崖面上。据残存崖居形制特点和题记内容等来看,南石崖崖居当凿于明清之际,及至民国时期,仍有人在此居住生活。所在地为一砂岩山体,属早白垩纪泥质胶结黄砂岩,山体成岩性差,造成该崖居群所在区域抗蚀力弱,外部崖面坍塌较为严重,多数崖居内风蚀现象严重。地下水储量丰富,崖居有雨水冲刷、渗水侵蚀破坏的情况。周围无附属建筑。

图1 南石崖崖居位置图

图2 南石崖崖居全景图(北—南 于旭涛 拍摄)

(一)、总体布局

南石崖石窟地处于城关镇南石崖中部崖面,层数为最高 3层,该石窟最高处于地面之间相差 20多米,东西绵延 400米。在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中,共发现现存洞窟 76个,自东向西按照调查顺序进行编号。已经探明洞窟 67个,剩余洞窟因所处位置较高,无法探查。洞窟分布并不均匀,有些集中出现在一处,有些则单独远离其他洞窟。南石崖崖居所在地势十分险要,崖壁几乎垂直于地面。洞窟前有岩石、树木遮挡,远远看去只能看到石室口,内部结构极为复杂。

南石崖崖居群中,未见造像、壁画等内容。在石室中有壁龛的分布,已经探明的 67个石室中,有 26个石室有壁龛分布,占比 34.21%。

在 49号室门东侧有题记三处:“乾隆四十年三月……”、“咸丰九年三月……”、“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三十日……”; 60号石室南壁中部有题记一处:“上下一行……六十月廿一日……葬……时”; 66号石室后壁面中部刻有一“焦”字,壁面上部南北排列两个长方形孔眼,刻有有“佶”字。三处题记均为石刻。

在 1号石室、 32号石室、 33号石室等十余个石室内,发现有烟道或者烟熏的痕迹; 66号石室有废弃的灶台一处、灯台一座、土炕一张; 62号、 67号石室均有类似储藏室的空间; 69号石室地面西北角砌有土炕一张。

图3 1号石室中大量烟熏痕迹(南—北 刘 俨 拍摄)

图4 67号石室中废弃的土炕(正北—正南 高建锋 拍摄)

除此之外,还有用于通风的窗户、以及安装门窗或者其他设施的石孔,在其他石室中均有分布。

(二)、各石室之间的关系

依据石室分布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独立存在的单一石室和几个石室连在一起的串联石室。串联石室不仅同层之间平行贯通,也有的石室上下贯通。

平行串联的石室,或者是呈“一”字形并排排列,或者是呈“品”字型排列,其间由甬道、走廊或者石门连接;上下串联的石室,一般由竖井连接,竖井上挖有脚窝,便于攀爬。

图5 连接25号、26号石室的竖井(东—西 刘 俨 拍摄)

图6 15、16、17号窟呈品字形排列(北—南 刘 俨 拍摄)

在串联石室,平行串联和上下串联模式往往同时出现,导致该崖居群结构布局复杂。以 60—— 70号石室为例, 60号洞石室西壁有通道与 61、 62号石室连接,通道中有一竖井,通向上层 65—— 69号石室, 65、 66、 68、 69号石室一字排开, 67号石室在 66号石室南壁, 58、 59、 63、 64、 70号石室则在周围单独分布。

图7 60——70号石窟立面图(杜赟清 绘图)

根据统计,大部分石室相互串联,在现存 76个石室中,有独立石室 22个,串联石室 46个,其余石室因无法攀爬无从探明。从已经探明的石室中可以发现,串联石室占比 60.52%。

(三)、南石崖崖居群的构筑特点及测量数据

1.南石崖崖居构筑特点清晰。石室平面多为方形,也有少量的圆形以及“ L”形。室顶为平顶、拱顶两种。在后期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笔者将石室按照平面—室顶的顺序组合,将石室形制分为方形—平顶、方形—拱顶、圆形—平顶、 L形—平顶四种样式。

根据统计,方形—平顶石室数量为 56个,占比 73.68%; L型—平顶石室数量为 5个,占比 6.58%,圆形—平顶石室数量为 4个,占比 5.26%;方形—拱顶石室数量为 3个,占比 3.95%;其余石室未探明。

根据以上数据,不难发现方形—平顶石室是南石崖石室形制的主流,占据绝大多数。

图8 南石崖石窟13号、14号石室(东北—西南 刘 俨 拍摄)

2.南石崖崖居群石室测量数据(不包含竖井)。已探明的大部分石室进深在 101~400cm之间,最深为 48号石室 1160cm;大部分石室宽度在 101cm~300cm之间,最宽为 49号石室 751cm;大部分石室高度都在 101~200cm左右,最高为 48号石室 383cm,其余石室均未超过 300cm。详细分布情况见下表:

表1 南石崖崖居群石室测量数据分布统计(不包含竖井)

从以上数据来看,南石崖崖居群的构筑特点明晰:石室之间多为串联式分布,石室形制以方形—平顶居多,石室的大小基本接近,构筑风格基本统一。

二、僧房窟和崖居辨析

从南石崖石室构筑特点来看,这些洞窟形制、大小基本统一,故而能够推测其用途也应比较接近。从石室中开凿的烟道、储藏室、土炕、窗子等遗存推断,大部分石室开凿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人类居住,并且也有人类在此长期居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此处到底是僧人居住的“僧房窟”,还是用于躲避战乱的崖居,应当加以辨析。

(一)、“僧房窟”一说,并无切实证据

南石崖地区的洞窟群,曾经有人类在此长期居住,但是在此居住的人是否为僧人,是否为了专门的佛教活动开凿这些洞窟,笔者认为证据并不充足。

僧房窟基本形制是在一间近似方形平面的大厅的基础上,环绕着大厅再开出多间方形小室。这些方形小室则是小型禅窟(罗汉窟),专为禅行所建。在南石崖崖居群中并未见到此类型的洞窟。

其次,在南石崖崖居群中,未见到用于礼佛尊像、讲经修行类的石窟,比如塔庙窟、佛殿窟、大像窟、佛坛窟等佛窟。窟中虽有壁龛,但龛中无造像痕迹,无法断定其具体功用。在离南石崖崖居群不远的地方,还有南石窟寺、蒋家坪石窟、罗汉洞石窟三个比较大的石窟群。此三处地方皆有佛造像遗存,有数量不一的僧房窟,也有其他窟型,是由各种窟型组成的窟群,和南石崖这种单一窟型有明显的区别。从这些洞窟群中能看出僧人的起居、修行等活动是在一处区域进行的。南石崖地区开凿如此数量众多的洞窟,如果只是为了僧人起居休息,而修行礼佛却另有他地,显然不符合常理。

由此可见南石崖洞窟群并非信徒集中修行礼佛之场所,至少不是因佛教活动而专门开凿的洞窟,只是单纯开凿的居住空间。而居住在这里的人,是否为僧人更是无从得知。

最后,在当地的史料记载中,除《泾州志》外提及该地外,并未有在此地开凿石窟寺的记载,故而认为该地是大量僧人修行的“僧房窟”,或者说这里是石窟群,缺乏充足的证据。

(二)、应为“崖居群”的依据

从上文我们可以得出,该地区洞窟是用于人类居住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由此我们不难想到另外一种凿崖而居的建筑——崖居。

崖居,在陇东地区被称为“窨子”。是古时候人们在悬崖上开凿的一种建筑。比较著名的有湖北当阳百宝寨崖居、北京延庆崖居、福建武夷山崖居、陕西汉水流域崖居、陕北崖居等等,分布地区十分广泛。南石崖崖居群的石室,无论从形制还是遗存痕迹来看,都更接近于“崖居”。

以陕西甘泉洛河流域古代崖居为例进行比较。从构筑特点来看,“甘泉崖居的构筑特点基本一致,石室平面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室顶均为平顶,室内高度多在1.8 ~2.3 米之间。”南石崖地区洞窟,大多石室平面为方形,室顶为平顶,室内高度也都集中在 1米 ~2米之间,和陕西甘泉洛河流域古代崖居构筑特点极为接近。

从内部构造来看,陕西甘泉洛河流域古代崖居串联式分布的崖居,也采取了多层式结构,之间用竖井或者石梯连接,石室之间由廊道、甬道和门洞连通。其中也都配有火炕、灶台、烟道、储藏室等生活设施。

从选址来看,二者都选在临近沟谷的悬崖峭壁之上,地点隐蔽,易守难攻,这也是崖居选址的共同特点。相对于石窟群,崖居的选址更加隐蔽偏僻,这和崖居主要是用来躲避战乱不无关系。

崖居群落功能单一,就是为了居住而开凿的空间。所以崖居群的形制统一,大小也都比较接近,更像我们居住的民房。依上,笔者认为此处建筑群应为崖居群落。

图9 石门崖居群外景图(西南 — 东北)

图10 香林寺第二组崖居竖井(东 — 西),石门崖居群外景图(西南 — 东北)

图11 香林寺第二组崖居 7 号石室内景石门崖居群外景图(西南 — 东北)

三、南石崖崖居群建造原因

南石崖崖居群建造的目的就是在特殊时期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一个居所,而且能够容纳一定人口长期居住,这是建造南石崖崖居群的主观原因,具体有两点:

其一是为了躲避战乱匪患。清代同治年间,陕西爆发了回民反清的事件,最终波及陕甘两省。根据泾川县志记载,同治二年十一月三日,回民军进占回山,固原提督雷正绾率部 15营进驻泾州。 因军需储备短缺,清兵横行街里,米、面、柴、煤搜刮一空,房舍、树木毁伐殆尽。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的原因,匪患更胜晚清。“西北匪氛之盛,恐怕要甲于全国。”边区政府成立前陕甘宁一带土匪最多时达10 余万人。土匪、游兵的横行,让该地区人民限于深深的苦难当中。

依据笔者统计,从同治二年 1863年到 1937年抗战开始,泾川境内发生的各类战斗、游兵扰民、民间起事、荒年抢粮的事件,足有十三次之多。比如 1916年 9月 陇东镇守使陆洪涛部驻太平关士兵哗变,来县城抢劫南关百货局和商号数家,然后逃散; 1929年 9月 “甘肃义军混成团”陈琏璋部进入泾北塬,一度攻入县城,大肆劫掠而去; 1929上年夏季至是年秋,连续大旱,春田未种,夏田无收,饥馑、瘟疫交作,树皮草根食尽,斗麦值银 10 元,祈雨、抢粮之风四起,全县死人无数……为了躲避土匪、流兵的滋扰,人们采取了建造堡子和窨子的做法。

堡子一般是宗族群居的防御工事,容纳人口较多,但是多依托地形建造在地势险要之处。而崖居则是小户人家躲避灾祸的选择,依托山体就可建造,但是容纳的人口相对较少。崖居一般开凿于悬崖峭壁之上,距离地面较高,隐蔽性强。人住进去之后,在对洞口进行伪装,土匪一般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也因为这种洞窟都在悬崖之上,难以攀登。南石崖中的几座洞窟,建造在离地面十几米甚至二十米的地方,常人难以攀爬,很符合崖居建造的特点,印证了本文之前的观点。

其二是为了躲避苛税徭役。清末时泾川灾害频发,根据《泾川县志》记载,从同治元年开始到清末五十年间,泾川就遭遇过大旱三次,狼祸、地震各一次。同治三年,代理陕西巡抚按察使张集馨过泾州,滞留15 日,在其日记中哀叹:“景况凄凉,民不聊生。”可见当时泾川民生之艰苦。到了民国时期,灾害、战乱更甚,徭役更是繁重,除了民国政府规定的税种,还有地方性的苛捐杂税:借粮、借款、维持费、兵站费、营房费、乡镇公益储蓄券、献金献粮、自卫特捐、增补自卫队服装薪饷费、保甲派费、规费等。 1915年 7月,天气大旱,夏季作物无收,民国政府不但征收苛捐杂税,还 强制发行公债,终于激起民愤。在窑店牛占海( 牛老五) 等人的号召下,上万农民包围县城,抗捐抗税,历时20 余天。

除此之外,因为战乱丛生,路过泾川的军队甚多,百姓还得负担粮秣、差役、服兵役等。 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驻泾川的青海马步芳八十二军就掳走青壮年 2700余人。为躲避繁重的苛税徭役,躲于山中,也是开凿崖居的原因之一。

当然,笔者并不排除此处也可是僧人起居之地。泾川古代佛教兴盛,素有“百里石窟长廊”之美誉。沿泾河流域,现存有 13处石窟寺,在南石崖附近就有罗汉洞石窟、韩家沟石窟、千佛崖石窟、蒋家坪石、南石窟寺等几处大型石窟寺,这些石窟寺中都有和南石崖崖居群类似的建筑。也许会有僧人在此居住并开凿几处洞窟,或者借助此处开凿好的洞窟起居修行,亦未可知。

除了当时人类特殊时期的主观需求外,在南石崖地区开凿大量崖居,还有客观条件存在。

其一就是崖居受到了受到当地建筑的影响。南石崖地区出现崖居,并非一个偶然现象。泾川石窟寺文化历史悠久,最早从北魏时期就开凿有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等等。南石崖所在地区石窟寺密集,开凿有大量的石窟。在这些石窟寺当中,也有和南石崖石窟群高度类似的方形平顶石窟。而这些石窟群开凿的时间大都早于南石崖地区的石窟,为南石崖石窟群开凿提供了经验储备。其次,崖居显然受到了陇东地区“窑洞”的影响。大部分窑洞靠崖开凿,在崖壁底部开凿有洞窟形式的空间用于人类居住。而崖居则将窑洞的位置上移,开凿在半崖之上,也是用于人类居住。

有居住需求,有经验储备,南石崖地区出现崖居并不足为奇。

其二就是南石崖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南石崖地处泾河延岸,山崖前地势平坦,附近无险可守,无法依托地形建造堡子一类的防御工事,只能依托山崖建造崖居。南石崖所在山体为红砂岩崖面,崖面几乎垂直,便于石窟的开凿。山前靠近水源,如果长期居住便于取水。山体前地形空旷,视野广阔,匪患到来之时可以快速的进入崖居,再撤掉攀登的梯子、绳索等等,利用山体天然的角度,防止敌人攀爬。

其三南石崖在当时地势隐蔽。明清时期,南石崖并不像如今在交通主干道旁边。“元代,驿道以平凉府为中心轴线向外辐射,连结各府、州、县。平凉府东行经白水驿、花所、王村至泾州70 公里,再东行20 公里到窑店入陕西境。”“清同治八年(1869) 六月,陕甘总督左宗棠率 部由陕西进军甘肃,驻节泾州。组织军士整修自窑店经飞云、太平到县城,再经王村到平凉的驿道,通骡马大车。”可见当时泾川西通平凉、东至西安的道路,是经过太平—高平—飞云—窑店一线,并未经过南石崖所在的泾河川道。远离交通干线,让此处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结语:崖居的功用、出现原因和石窟有根本的区别,前者是普通人民为了躲避灾难不得已开凿的避难场所,后者则是佛教信徒开凿的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也导致二者反映的社会风貌、历史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南石崖崖居群直观的反映了明清到民国时期当地人民的生存状态,也为研究该时期的泾川人民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附表南石崖崖居群相关数据统计

注释:

1、张延福:《泾州志》,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2007年,第29页。

2、张怀群:《泾川百里石窟长廊图解》,九州出版社,2013年,第64页。

3、张启:《甘肃省泾川县佛教石窟艺术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18页。

4、丁得天:《泾川佛教考古研究》,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6年,第46页。

5、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9年第2版.第2页。

6、杜林渊:《论古代陕北崖居》,《延安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第94页

7、王天艺,李延莉,刘传瑞:《陕西甘泉洛河流域古代崖居初步调查与研究》,《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第110页。

8、王天艺,李延莉,刘传瑞:《陕西甘泉洛河流域古代崖居初步调查与研究》,《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第110页。

9、图9/10/11采用自王天艺,李延莉,刘传瑞:《陕西甘泉洛河流域古代崖居初步调查与研究》,《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第100/102页。

10、泾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泾川县志·大事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页。

11、康天国:《西北近十年来史料》,西北学会,1931年,第1页。

12、李庆东:《烟毒祸陕述评》,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第104页。

13、泾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泾川县志·大事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29页。

14、苏磊,付少平:《匪患对黄土高原居住形态的影响探略 ———以近现代陇东为例》,古今农业,2010年第4期,第36~41页。

15、泾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泾川县志·大事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26页。

16、泾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泾川县志·大事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页。

17、泾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泾川县志·大事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7页。

18、泾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泾川县志·兵役》,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57页。

19、平凉市志编纂委员会:《平凉市志》·卷八《交通、邮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64页。

20、泾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泾川县志·交通》,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83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