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名胜景点>其它名胜景点 >> 正文内容

陇东民俗文化的典型遗产——泾川玉都娘娘庙

2020年07月02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玉都九天圣母庙(俗你玉都太已九天娘娘庙)在泾川北塬中心地带,距县城20公里,泾镇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四通八达,北靠屯子镇原,东临丰台、红河、荔堡、西接党原、平泉、南望川道县城,为北城交通枢纽。

玉都镇因庙得名。据《玉都太乙宫九天圣母殿碑文》记载:玉都庙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殿内塑有九天圣母玉都娘娘(九天圣母,学名九天玄女,道教神名,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九天圣母因奉西王母旨意,降临人间,后修炼成功,坐化于碌碡之上,乡民异焉,遂立庙玉都,奉为玉都娘娘。

太乙宫九天圣母殿是明代玉都庙的主体建筑,清同治年间毁于战乱,清末民初重建。文革中受到破坏,2002民间捐资重修,壁画较为完整的保存了宋代原貌。

据说当初庙的规模很大,庙前铸造龙凤铁杆,高约三丈六尺,365度应一年365天,24盘龙应24节气,12节杆通上应12月,杆有方斗2个,有铃旗八个以应八卦方位,顶有金凤两只,左凤背太阳,右凤背月亮,底墩为雌雄二狮盘踞左右。上铸楹联一副“精忠浪耀垂金板,后德弘函庇玉都”。南有钟鼓楼一座,雕梁画栋,蔚为壮观,中间挂一铁钟,钟声响彻九天,另悬一鼓,鼓声击打能传百里。北有画字楼,其内松柏参天,槐柳交加,人称“柳抱槐”,相传八仙游此,也留连往返,叹为观上。东有文楼,西有戏台,台边有池水。池清鱼跃,甚为可观,时香火缭绕,名震陇东,尤其那对铁杆遇风一响,极为森然。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为正会,要过三天的庙会,很是热闹。朝圣者络绎不绝,而且有求必应。有诗赞曰:白鹤随朱往,松竹每留乡,耳听泉水声,清晨紫雾浓。

玉都娘娘庙后来在文革中受到破坏,但聪明的玉都人民利用其后来做供销社仓库的机会,利用泥巴糊了两面的壁画,到今天再恢复时,壁画较为完整的保护了宋代原貌,但其余神像、前后殿,龙凤铁杆都被毁坏。2002年他们又捐资捐物,在旧址上复建了玉都庙前后殿,形成了如今的规模。曾有民谚语:“知有玉都庙、不识泾州城”。

明代嘉靖37年《公元1559年》农历7月初7这天,九天圣母降生到凡间一个荒山野沟的一棵大椿树上,恰巧这时有一户姓余的农家妇女临产,她就顺利投胎到这家成为一个女婴,取名余秋香(小名玉兔)。姓余的这户人家非常贫寒,秋香三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家里剩下父亲、兄嫂四口人。父亲和哥哥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嫂子当家做主。秋香12岁时得了一场大病,满头黑发一夜间竟不见了。按照当时的风俗,姑娘12岁就要找婆家,15岁就要嫁出去,否则就会让人耻笑。嫂子眼看秋香嫁不出去,又不想让秋香在家白吃白喝,就给她买了十二只母羊,叫她在深山沟里放羊,并要求秋香放牧的羊生产出超过实际产量的羊毛。在当地的土神、山神,还有自己家的灶神帮忙下,秋香总能完成任务。兄嫂百般刁难,秋香吃尽了苦头。秋香苦心修炼终成正果。明朝万历三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576年农历7月12日),在众人的注视下,秋香在自家场地的碌碡上坐化了,这消息不胫而走。方圆几十个村子的人像潮水般赶来烧香磕头。后来,大家在驴肚草滩选址修建了余家娘娘庙。余家娘娘的谐音又演变为玉都娘娘。

余秋香当年居住的窑洞,也已改做了窑庙,供奉着九天圣母等神像,都成了研究民俗文化的又一佐证,供人瞻仰、膜拜,祈求平安如意!近年,先后有10批次台湾信众500多人来此朝拜,玉都庙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旅游景点。

传说九天聖母娘家在该镇余家沟圈村,距玉都街道1华里。九天聖母原为一农家女,天赋聪灵,针工女红过人,勤劳农作,乐善发施。家境贫困,务农度日。十七月十二日是她的诞辰出生日,此地农人过去多在一月才碾麦,时天晴万里无云,家家摊场碾麦,她对村人说“今日有大雨,勿碾麦”,村人以为狂语,家家摊场碾麦不止,中午倾盆大雨,她端坐在自家的碾麦碌碡上,红日高照场上未落一滴雨,村民大惊,认为是神灵降生,就将已坐化的秃女子连同碌碡抬上,多处她不坐,最后抬到今日老街道庙址地方,她舒心端坐,面目慈祥,且已羽化成神,言明为上方太乙九天玄女降世。民众从此奉秃女子为此镇最有权威的九天聖母大神。从明代万历三年(公元1566年)修庙殿,建集市,设镇治,至今已446年。古殿内所塑九天聖母像,仍下坐在一石碌碡上,身蠎袍,头戴凤冠。并留下每年七月十二日多降大雨之忌日,为民降了甘霖,保粮佑生。

九天玄女神话,源于玄鸟图腾传说,在《诗经,商颂,玄鸟》中,记载玄鸟为商祖的说法,这是商代崇拜玄鸟图腾的根源,玄鸟后化身为玄女,并进入了黄帝神话,传为上古女神,人首鸟身,太已真君弟子,西王母得力亲信待官,精武艺。传说,黄帝与南方  尤在中原逐鹿大战,九战不胜,九天玄女奉王母旨意,以六壬,遁甲,兵符,图丹,印剑授黄帝,并特置   鼓八十面,震天撼地,一举破灭蚩尤,统一华夏,她有功子民。从《云及七签,九天玄女传》及《黄帝内传》,记述“天道发育万物,人道可助天道之穷,天道即饴道始也,祭祀之神之人,心烈正忠贤,有功于民于国”。九天玄女助黄帝战胜  尤,与西王母同功同德。故古代民尊玄女为九天聖母。九天玄女降生佑民,与黄帝数代,王母多任之道说法相符。所以民众崇拜王母,尊拜九天聖母,已成了泾州及玉都一带民众,由来已久的一种深远的信仰民俗。每年古历七月十二日,九天聖母寿诞之日,成了多年来约成定俗的玉都庙庙会之日,雷打不散,依期举行。从明万历三年至今已届446届古庙会,信从遍及山西河南,陕西,宁丰等地。古有俗说“知有玉都庙,不识泾州城”。玉都古代老街道内占地50亩,建有九天聖母前后两座大殿(笔者存有1958年抢拍的照片)左右钟鼓楼,东南角九丈五尺的高楼一座,在木结构四面坡古戏楼一座,及庙门广场一对铸龙凤铁杆,规模宏大,布局壮观,坐落有置的方阵形建筑群。大殿山门外一对铁杆,名曰龙凤铁杆,为清代道光年(1820年)铸造,工艺精湛美观,陕甘只有两处,两杆下精上精,同高3丈6尺喻360天,两杆中段铸大盘龙四条,造型生动,张牙舞爪,喻春夏秋冬四季,每杆为六了焊铸成形,两杆共12年,喻一年十二个月,两杆各铸铁方斗四只,每斗四角插三角形铁旗,每斗每角挂铁铸风铃一个,有风就响,清翠悦耳,喻四面八方。二杆顶端,铸有展翅开屏的雌雄凤凰各一只,左凤凰背驮“日”,右凤凰驮“月”字,喻昌日月玄天。铁杆底部铸有高大的雌雄二狮,雄踞五尺高的砖墩上,铁狮下用青砖筑五尺高台墩,杆底部一直通过砖墩,埋入地下几未深的土层。墩上二狮十分逼真凶恶,左雄狮前爪下蹬绣球,右雌狮前爪下抓一只小狮子,二铁狮身毛中,项下串玲间,肚下毛中,铸就的小狮子多的无数,大小不一,成为当年人们永远数不清的一处奇观。铁杆埋入土内几米坑中,全部用石炭填充,为防止多年后铁杆根底生锈腐朽,据说,就这埋入土著人中的石炭,也留下了陕人,晋人,豫人先从故乡背碳到玉都娘娘填坑尽心的美妙神话和传说。铁杆中部,各挂铁铸板式楹联,各宽1尺长1丈,文曰“精忠朗照垂金板,厚德涵宏庇玉都”。这一珍贵历史文物,已毁于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之时。九天聖母大殿左钟楼古大吊钟音传百里,右鼓楼通天玄鼓声震九天,大殿前后及两侧,松柏高大参天,榆槐映阴,两铁杆前大街占心,有生长六百年七人合抱的柳槐古树一尊,浓阴遮天,稞露地面十多条树根形似条条盘龙,盘根错节,占地一亩多,面对西面戏楼,人们坐在其上,看戏乘凉,自然景观十分和谐。玉都九天聖母庙及庙会,由于历史悠久,民众信仰民俗深厚,源远流长,每年四时八节都有人上庙朝祭求平安,每年七月十二古庙会,人数不下四五万人,为泾川十大庙会之二,每届庙会的给玉都带来了民俗贸易,经济兴旺,是泾川乃至陇东一处久负盛名的人文景点遗迹和信仰崇拜民俗文化的典型遗产。

2005年通过西王母民俗工作者引导,台湾信众已踏开了朝拜玉都九天聖母女神的大路,近几年已有四十多位台湾团体朝祭了玉都九天聖母,和余家沟圈九天玄女庙,在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张怀群倍同下台湾通教总理事和吴光辉先生参观和朝祭玉都九天圣母殿,来访了九天圣母娘家余家沟圈及九天玄女庙,并印制图册向大陆旅游圣地和台湾地区发行,增进两岸同脆爱国骨肉之情。

泾川有玉都九天聖母庙这样的历史文化遗存36处,是祖先留给我们无价的西王母文化元素和土壤,这些民俗动态遗产,其源渊之根永远根植于西王母故里千万代信众和广大的人民之中,这一巨大的人文背景将是今日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动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