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荐书堂>《泾州儒家遗产史》 >> 正文内容

何九如:书院考略

2020年05月22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书院产生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代。成为我国古代独特的教育机构,在历史上起过相当大的作用。书院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自学与讲习相结合,教师的个别指导和学生的切己体察相结合的原则。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智能的开发,因而为国家培养过不少有用人才。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如宋代的“白鹿洞书院”,就是著名的学者、理学家朱熹主持的。明代著名的“东林书院”,就是东林党首领顾宪成主持的,当时到他那里读书是很不容易的。东林书院有一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除认真读书钻研学问外,还要关心国家大事。

泾川书院的建立,约在明嘉靖年间。明分守关西道参政迟凤翔(山东人,嘉靖甲辰进士)执政时,于嘉靖37年(1558)在高峰山脚下,创建书院。因处高峰山麓,故曰“麓城书院”。规模不大,有堂屋3间,偏屋6间,也没建围墙,后胡松(嘉靖巳丑进士)接任参政后,始对书院修建了围墙,进行粉饰、维修。取《诗经》“高山仰止”之意,更名为“仰止书院”。他还写了“仰止书院记”,刻石立碑以记其事。现在碑石已下落不明,其碑文被收录在清乾隆时编印的《泾州志》中。在“仰止书院记”中,对其书院的位置说:“……麓城半在麓而麓又甚高,俯视城下观寺居民历历在足下……”,其原址在高峰寺靠北的山脚下,叫后城的地方。对书院周围的环境,有这样的描述:“……登麓,仰顾高峰,俯瞩泾汭,回中映带左右,而又鲜喧哗啾洳之逼。信学子讲道游艺之所也……”。其环境安静、幽美,是读书的好地方。

到了清朝,将书院由后城迁至东门外,又更名为“阮陵书院”。同治初年,泾州遭了大年馑,加上匪乱兵灾,书院遂毁于战火。光绪9年(1883),知州胡韵兰(湖北籍举人)上任后,筹集资金另在南关修建书院(现土窝子小学),共建校舍40余间,规模可谓宏敞。在甘肃省使陆廷黻的参与下,研究定名为“镜清书院”。当时书院的负责人叫山长。教材不外乎“五经”、“四书”及八股文章。由山长主讲,按月还请知州作辅导讲课。每月由山长出题目,作八股文。按学生的学业成绩及作文的优劣等次,分别给予奖励。还逐月给学生酌发灯油费。书院经费很困难,原有课银基本金仅3千串钱。光绪年间,有个蒲城举人王建,包收泾州税款,他很热心教育事业,看到书院经费困难,即捐纹银百两。书院即将此银贷给商户生息,以补充经费不足。

据零星资料记载,在“阮陵”、“镜清”书院先后担任山长的有贾葆业、赵其昌、杨国俊、闾佐武、许颖悟等人,他们都是德高望重,学富力强,勤守供职,深受群众拥戴的地方贤达。如许颖悟老先生(县城人,为光绪巳酉科拔贡),生性耿介不徇私情,工作尽职尽责,主讲镜清书院,管理经费20余年,款目公开,丝毫不苟。故督学使者给题赠“陶铸文教”的匾额,以奖励。又有职员任廉(光绪3年恩贡)督修镜清书院,管理财务账目20余年,廉洁奉公,点滴归公。督学使者以“其行能符其名”,题赠“文林模范”的匾额,以奖励。

光绪末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仍把持朝政,但是“废科举、兴学校”的浪潮已波及全国。在此形势下,泾州知州张元森于光绪31年(1905),将“镜清书院”改为“泾州高等小学堂”。

辛亥革命后,改“泾州高等小学堂”为“泾川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民国6年(1917)县劝学所成立,遂改高等小学堂为高等小学校。但在四十年代初,书院曾遭一段厄运,被三青团泾川分团部占驻达6年之久。他们只使用,不保护,不维修,到解放前夕,书院已是满身疮痍,破烂不堪。

解放后,这个古老的书院焕发了青春,破旧的姿容被维修一新,建立了小学,为新中国又在培养人才。

书院自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三种社会,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它是我县教育事业由废到兴的唯一见证者。(《泾川文史资料选辑(1)》1990年12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