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故事传说 >> 正文内容

老泾川城的故事与路,你还记得吗?

2019年11月19日 来源:上古美食 点击数:

随着城市的建设,大街小巷一次次的变脸,不知不觉中,我们心中的老泾川城已经模糊不清了,渐渐的,泾川旧城已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打开尘封的记忆,看看泾川的昨天!跟我一起聊老泾川城的故事吧!

七十年代以前,泾川县城只有一条主街,就是现在的中山街。老人们却叫上街(gai)和下街(gai)两个名字。现在的新华书店至南门段叫上街,新华书店至北门段叫下街,新华书店这一块自然叫中街。当年著名的两大国营饭馆之一,中街食堂就因街得名。还有一条街叫县衙街,它与主街垂直相交,就是现在中街小学对面的红旗街。县衙街与主街相交的路口电影院这块由于是旧时的老衙门所在地,所以此路口也叫衙门口。城外有一条居民较多的街道叫斜街(xue gai),就是现在的公社路。当时泾崇路只是一条不知名的小道,北新街是一条官道(老312国道),两边全是庄稼和树林不能叫街。安定街从中街十字路口开始的西段是不存在的,但东段是有的叫隍庙街。新建街也是有的,现在的安定街与北新街之间这段叫营门街,安定街与公社路之间这段叫东街。大概是清代中晚期,东街后面又开了一条街道叫背街(peigai),就是现在公安局对面的光明巷。背街的形成主要是由清代的大户高家宅院组成的,当初可能是一条比较冷清的小街而得名,到现在还有高姓人家在这里居住。上街、下街、斜街和背街这些街道的发音,大部分泾川人应该能读准的。尤其是斜街读作:穴该,下街读作:哈该,背街读作:配该。

我们上小学那会,放学排队也是按所住的街排的,每班排三路:上路、中路、下路。这三路就对应着前面所说的三条主要街道。出了校门,上路的向南走上街,中路的走红旗街,下路的自然是向北走下街。

说完老泾川的路,再说说老泾川的城墙,古泾州城在泾河以北,那是明朝以前的事了,也是泾川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曾经一州管三县,崇信,灵台都在咱们的版图之内。县城面积是后来修的泾河以南县城的三倍左右。洪武三年,洪水冲毁泾州南城,州治移至泾河南皇甫店(今县城)。今天重点说说县城移到泾河以南以后的县城。

洪水冲毁泾州城后,同年在泾河以南新建泾川城。此时泾川已经不再是中原政权阻挡少数民族铁蹄的前线了,军事上的战略意义大大下降。所以新建的县城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大小左右。后来泾川县城又经过多次扩建、修缮。我今天讲的是从老人们口中所听说的最后的泾川城。泾川城墙西墙在中街小学操场西面,东墙在农业银行附近,北墙在农垦局门口附近,南墙在医药公司南面。南城墙和现在的公社路走向一致,公社路在城墙以南的城外绕城而行。由于县城东南边山脉地形的原因,本应平直的南城墙凹进来一块(如图所示)。所以整个县城城墙程东南角凹进一块的不规则长方形。也有老人说泾川城是一个靴子形的图案,凹进一块是特意修成这样的,风水上是有讲究的。

老泾川城的城门只有三个,分别为北门,南门和小南门。是没有所谓的东门和西门的。北门在现在的中山街北口农垦局门口附近,面向现在的广场,出了北门就是官道,也就是老312国道。南门在中山街南段与公社路相交的路口附近,出了南门就是南门市场可进合志沟,可去公社路。南北二门的城门用大城砖砌筑,上有高大巍峨的城楼,南城楼为木构楼阁,与嘉峪关城楼相似,北门楼砖砌而成,酷似北京前门。城墙高约12米,顶部宽不过2米。小南门在公社路与新建街交汇的路口附近,离现在的基督教堂比较近。刘玉林老师描述:南北二门上都有石匾,南门书“承熙”,北门书“永宁”,小南门书“东盛”。两门的门板厚约八寸,都用铁皮包裹,大铁钉铁条加固,开关时要两个人才能推动,并发出刺耳的轰鸣声,加上城门洞的浑响、震动的地皮发抖。

有人说城外还有个小东门,可能是出于战争防御上的需要吧。即使这经过扩建的泾川城一直到解放后拆除时也没有达到过泾河以北古城的规模,让人不禁唏嘘。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