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故事传说 >> 正文内容

【故事汇】(音频)大云寺佛宝的前世今生(一)

2019年05月15日 来源:泾川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 点击数:

那是1964年农历十月下旬的一天,深秋的泾河川天高气爽,风清云淡。

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生产队的社员们正在村庄附近的河川地里如火如荼地平整土地。老辈人都说,这地方过去叫官背后,东面是古泾州城州署和隍庙遗址,西南面叫营里,东南面叫仓里。早年这儿有一座寺庙,后来寺庙坍塌了,地中间只剩下一堆断垣残壁和瓦砾砖石。

这天,青年社员乔碎成在铲除这些瓦砾时,由于用力过猛,铁锨竟然戳开了一个洞口。洞里黑乎乎的,像是一座墓室,趴在洞口仔细瞅时,里面似乎还有东西,他便喊了起来:“哎呀,我挖出古墓了!”正在犁地的生产队长乔万福忙放下犁杖,赶过来一看,也断定是座古墓。正在附近干活的其他村民闻声也都围了过来。大家七手八脚把洞口挖得大了一点儿,出现一个石头门框,上面刻着花儿,朝里面细细瞅了好大一阵,像是有一个石斗样东西,大小就跟装粮食的木斗差不多。乔碎成守在洞口,探头试了试,不敢下去。比乔碎成略大几岁的乔兆福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壮汉子,见没人敢下去,便说:“怕啥哩,我下去看看。”说着,就钻了进去。洞内冷如冰窖,借着洞口的亮光,看见洞壁上绘着图画,那只石斗在正中间放置着,能挪动,但抱不起来。他把石斗挪到洞口,喊道:“宝物出来了,帮一把!”围观的乔正云忙爬进洞口,两人一前一后把石斗抬了出来。

太阳光下,人们这才看清,原来不是什么石斗,而是一个石函。石函上刻有花纹和铭文,揭开函盖,里面竟有一口鎏金铜匣,铜匣下面还压着一枚鎏金铜钥匙。

“匣子里一定有珍宝,不能乱动。”生产队长乔万福说完,抱起石函,和社员们一起回到村里,把石函放在队部,当即派人去向县文化馆汇报。

县文化馆馆长张怀玉一听说水泉寺又有新发现,便立即派馆里的文博专干张映文赶赴现场进行清理。张映文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文博工作,对泾川已发现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过全面考察,是泾川的“历史通”。他先赶到水泉寺大队石函出土地点,叮咛社员保护好发掘现场,接着,直奔贾家庄生产队队部。当他揭开社员们正在围观的大理石石函的函盖时,一下惊呆了。他赶紧重新盖好石函,盯着函盖上的十六字铭文半晌才说:“这是唐代大云寺地宫的佛宝,里面有14颗佛祖舍利呢!”社员们听了,也都惊得目瞪口呆,纷纷要求打开石函再看看。张映文忙劝阻说:“这是国宝,这会儿还不能乱动,等清理完地宫再说。”

张映文留下几个社员看守石函,又回到大云寺地宫发现现场。张映文领着一帮社员小心翼翼地挖开土层,地宫便完全露了出来。整座建筑为砖石混筑,大致呈长方形,坐北面南,居中开一小门。门前是一条宽1.5米、长约2米的甬道,甬道两侧的壁面上残存着斑驳的彩绘,已剥蚀殆尽。在门楣、门框内外两侧的石面上,均有线刻的图案,内容为华丽的香炉,婀娜的飞天,威武的天王和强壮的力士。已经取出来的石函,原来就放置在砖室中央。

搞清楚了地宫状况,他们这才重又回到生产队队部,开始对石函进行仔细清理。石函由质地坚硬的灰色大理石制成,方形覆斗顶,顶上正中刻一方框,框内刻着:“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阳文隶书,书法遒劲有力。周围镌刻着缠枝西番莲,整齐规律,刻工精细。函身四周刻有铭文,铭末有建塔官员和僧众的姓名,纪年为“延载元年”(公元694年)。

张映文小心翼翼地拿起鎏金铜钥匙,一层一层轻轻开启。首先打开的是鎏金铜匣。鎏金铜匣样子很像石函,匣呈方形,匣盖作覆斗式,通体鎏金,錾刻忍冬花纹。铜匣一侧挂着一个鎏金铜锁,并附有鎏金铜钥。用钥匙打开铜匣后,里边是一口银椁。银椁通体錾刻着缠枝忍冬,两侧各安两圆环,底座呈长方形,四面有勾栏平座一周,空间镶有菱形花纹,花纹布局严谨,生动自然。然后再打开银椁,其内是一口金棺,棺形与银椁完全相同,装饰的精巧华丽,却远胜于银椁。棺盖和棺身通体用金片、珍珠与绿松石镶嵌成一朵盛开的莲花,周围又饰以金片组成的6朵小莲花,莲蒂、莲花和莲叶都相互对称,可谓极尽华美。金棺内是一枚琉璃瓶,瓶身通体白色透明,长颈圆腹,内装白色晶体佛祖骨舍利14粒。舍利形如米粒,质似珍珠。

看到这一切,在场的人们都惊喜不已。在张映文指导下,又返回地宫发掘现场,用筛子把挖出的土细细筛了一遍,并核对石函铭文中的记述,使出土宝物一件不缺,这才由乔碎成拉着架子车,将地宫出土珍宝送往县文化馆。

“水泉寺出土了佛祖舍利!”这消息像一阵风,很快传遍了泾川的山川塬峁。川里、塬上的社员们扶老携幼,纷纷赶来瞻仰朝拜。县文化馆将出土珍宝陈列在后院东面的文物室里,供人们参观瞻仰。文化馆门前简直像过节一样,整整热闹了半个多月。

省博物馆接到泾川出土了佛祖舍利和金银棺的报告,立即派了考古队副队长张学正和董玉祥前来认定。不久省上来文通知,将佛祖舍利和金银椁上调省博物馆进行珍藏保护。

大云寺佛骨舍利和金银棺的发现,成为我国佛教考古界的一件盛事,也被作为当年我国考古重大事件之一,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一书。我国著名佛教考古学者辛革在其专著《塔中的秘密-佛宝》一书中将泾川大云寺列为第一个,并指出:大云寺地宫在塔基地宫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首将中原传统的棺椁之制纳入佛教,开创了用棺椁瘗埋舍利的先河,在学术上具有断代的意义。

1971年9月19日,79岁高龄的现代文坛泰斗、考古学顶级大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首相宾努亲王来兰州访问。在省博物馆参观时,对泾川大云寺的稀世之宝给予了至高评价。他仔细地一一品评和鉴定了鎏金铜匣、银椁、金棺和佛舍利等文物,问道:“大云寺地宫发掘中,还有别的发现吗?”陪同参观的同志介绍说:“还有一只盛放金银棺椁的石函,石函上有唐代的铭文和题记。”郭老听完,又将金银棺椁仔细看了一遍,肯定地说:“舍利石函,贵在石函。”后来,石函也被送到省博物馆。这为今天学者们研究和揭开大云寺这批佛宝保存了极其珍贵的文字资料。

然而,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大云寺的这一惊世发现却只能再一次保持静默而为外界所不知。尽管如此,泾川大云寺出土的这批国宝还曾和武威雷台铜奔马一起,参加了1971年在北京举办的“文化大革命出土文物展”;曾多次飘洋过海,赴日本、新加坡、法国、英国、美国和瑞士等国展出。近年来,这批文物代表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多次在中华世纪坛及世界各地巡回展出。

对照石函铭文和《隋国立佛舍利塔诏》 我们得知, 隋代仁寿元年(601), 隋文帝下诏在包括泾州(即今泾川)在内的全国30个州建塔供奉佛祖舍利。不久,佛塔建成,其中有 14枚舍利被高僧送往泾州, 供养在泾川大兴国寺佛塔地宫。隋末唐初,大兴国寺毁于战乱。直到 公元690年, 武则天登基称帝,敕令诸州兴建大云寺, 珍藏 《大云经》, 泾州大云寺开始在隋代大兴国寺原址兴建,并把原隋代塔基下的石函和舍利取出,请了当时制作金银器工艺水平最高的工匠, 选择当时最珍贵的珠宝玉石, 做成鎏金铜匣和金棺银椁, 并用琉璃瓶盛装14粒舍利再配以石函,于公元694年重新瘗葬放入地宫,建塔供奉。如今,这次出土的14枚佛祖真身舍利中的4枚已于2015年8月28日,从甘肃省博物馆迎请回泾川故地,珍藏在大云寺舍利塔的地宫之中,供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回味泾川历史,感受佛教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对照石函铭文和《隋国立佛舍利塔诏》 我们得知, 隋代仁寿元年(601), 隋文帝下诏在包括泾州(即今泾川)在内的全国30个州建塔供奉佛祖舍利。不久,佛塔建成,其中有 14枚舍利被高僧送往泾州, 供养在泾川大兴国寺佛塔地宫。隋末唐初,大兴国寺毁于战乱。直到 公元690年, 武则天登基称帝,敕令诸州兴建大云寺, 珍藏 《大云经》, 泾州大云寺开始在隋代大兴国寺原址兴建,并把原隋代塔基下的石函和舍利取出,请了当时制作金银器工艺水平最高的工匠, 选择当时最珍贵的珠宝玉石, 做成鎏金铜匣和金棺银椁, 并用琉璃瓶盛装14粒舍利再配以石函,于公元694年重新瘗葬放入地宫,建塔供奉。如今,这次出土的14枚佛祖真身舍利中的4枚已于2015年8月28日,从甘肃省博物馆迎请回泾川故地,珍藏在大云寺舍利塔的地宫之中,供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回味泾川历史,感受佛教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