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菜农的“六年之变”

2018年03月26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3月23日,泾川县汭丰镇枣林子村蔬菜园区里,乔俊梅正站在日光温室顶上,小心翼翼地拉卷着从棚顶铺到地面的草帘,奇怪的是,她棚上的草帘近一半用白色棉布包着,这和周围棚上清一色的草帘形成鲜明对比。

“去年邻村新建的菜棚使用了棉帘子、卷帘机,我就想着把自个棚上的帘子给包起来。”乔俊梅说,“草帘子就像是人的衣服,咱村里的人把草帘子都比人的衣服还要爱护的好哩!”说干就干,去年11月,乔俊梅和丈夫从县里的公路施工现场捡回了一些保护路面用过的废棉布,又花了2000多元,从县城买了些带毛的布,夫妻俩花了4天多时间,一条一条包,一针一针缝,终于赶做出20多条棉草帘子。

菜棚上的草帘又厚又长,要一针一针缝过去很不容易,然而在44岁的乔俊梅看来,做这件事很值得。“一个棚约60个帘子,一条新帘40元,旧的30元,不包棉布,3年就不行了,包上棉布,就能多用3、4年。”乔俊梅说,新草帘又大又厚,一个人要用力拉,随着风吹雨淋日晒,帘草就断了截,掉的又薄又轻,风大了,帘子还会被吹翻。每年过完一个冬天,乔俊梅的菜棚上都要换8条左右的草帘子。

不惜“巨资”给菜棚做“衣裳”,主要原因是菜棚给乔俊梅带来了新生活。

“6年前,村里的女人都要靠男人养活。有时想给家里买一包盐都买不起。”乔俊梅一家5口人,共3亩山地。2012年之前的10多年里,她在家照看年迈的公公和两个上学的孩子,丈夫在外地打工赚钱,一家人生活很紧巴。2012年县上在扶贫过程中,为村里建起了蔬菜园区,乔俊梅和许多村民一样,承包了一个菜棚,开始了学种菜。她说:“现在,自己不光把自己养活了,还能把一家子人都养活了。”

去年,乔俊梅一个人连务带卖,一茬甜瓜赚了1.3万多元,后季里倒茬种香菜,又赚了3000多元。“香菜11月份卖的,卖早了。要是等到腊月里或者晚几天下雪了卖,一斤能上5、6元,就能收入6000多元了。”乔俊梅说,现在大家都种菜,钱也有地方赚了。不像以前,只有别人家盖房时才能去打个小工赚点钱。去年,她帮助村里建钢架棚,十来天挣了1000多元,她有时还去帮别人种菜摘瓜,也获得一些收入。

“10年前,人都在地里种,10年后,人都往棚里钻。”一座半亩地的菜棚,让乔俊梅一家人心里有了底气。去年,她的女儿出嫁了,儿子大学毕业后,在西安一家装修设计公司找到了工作。今年春节,乔俊梅和丈夫又商量了个新目标——帮孩子在西安买套楼房。目前,他们一家人兵分三路,都开始了忙碌。丈夫继续外出开挖掘机,孩子在西安好好上班,她则在家里一边务菜,一边照顾82岁的公公。

进入菜棚里,乔俊梅栽种的甜瓜苗长势喜人。她一会清扫菜苗周围的土,一会给瓜苗浇水。棚头的水池边,还放着大小不一的70多盆花卉。她说,平时很多时间在菜棚里,养些花给自己看。等甜瓜上市后,也可以让采摘甜瓜的客人欣赏。打理完棚里的事,她又走出棚外,用铁锨堆起了从其他村里专门购回来的有机肥……

“这几天,我又包了2个钢架大棚,都是半亩地大,全准备种甜瓜,过几天就开始种。”乔俊梅忙着手里的活,脸上挂满了笑容:“今年,我的目标是收入3万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