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祝世林:泾州古城应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

2017年01月06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论临泾、安 定、泾州的历史演变

《泾川文史资料》按:祝世林先生系山东郓城人,50年代曾任平凉专暑办公室副主任。离休后,于1984年应聘为平凉行署地方志办公室顾问。祝先生殚数十年之精力,广征博采,悉心研究,终于写成34万字的《平凉古代史考述》,填补了平凉有志无史的空白。在这第一部平凉史书中,对泾川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考证,为泾川的地望和人望提供了确凿史料。如“东汉至北魏,安定、临泾为一地,泾州古城(水泉寺)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又如“十六国之一前凉国的创始人(中国帝王之一)张轨是泾川人”。再如“历史上泾川的石窟佛寺规模可以超过敦煌、武威”。对泾川二碑一“嵩显禅寺碑”和“南石窟寺之碑”,提供了早期的碑文,又发现了重要史料。为让泾川珍贵史料充分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现将祝世林撰写的有关泾川历史的文章辑录刊登,以飨读者。

泾州是历史上的关陇重镇,曾经在拱卫古都长安,屏障关中,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史籍对其地理方位记载简略,又存在一些矛盾,使得泾州、安定、临泾三者之间的关系长期混乱不清。现在见到的辞书、志书、历史地图以及对古籍的注释,多是笼统地把泾川作为古安定,把现在的镇原县城作为古临泾,或者以为古临泾在今镇原南50里。笔者认为澄清各种不同观点:重新审定泾州地望:是研究平凉地方史的重要关键。

先引证《辞海》乏历史地理分册关于临泾的一段:

临泾、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省镇原南,西魏废。东汉、魏、晋为安定郡治所,北魏为泾州治所。(2)隋大业十二年改秋谷县置、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唐元和后置行原州治此,五代、宋、金为原州治所,蒙古并入镇原州。

这是迄今见到关于镇原县沿革最正确的记载。临泾的历史必须分为两段,后一段即隋代以后的临泾是清楚的,本文着重探讨前一段,即两汉至隋的临泾在何处。考查清楚前一段的临泾,与安定、泾州的关系就清楚了。

一、西汉安定县在镇原境,临泾县不在茹河川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高平,辖2l县,其中有安定县与临泾县。《汉书·地理志》在二县下没有说明,也不见后人的注释。后汉已无安定县,安定郡领八县,郡治在临泾,其下仍无说明与注释,说明两县的方位者始见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志》,在卷二、关内道三、泾州下记:

保定县、郭下、本汉安定县地,今临泾县安定故城是也。后汉省。后魏大统元年自高平城移今理,属安定郡。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泾州。至德二年改保定县。

临泾、上、东南至州九十里,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置秋谷县,取县内秋谷为名,十二年后复为临泾县,本朝因而不改。按有彭阳川,去彭阳县一百步。县界兼有汉定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

以上两条虽然文字简略,已清楚地记载了汉安定县在唐代的临泾县界。唐代的临泾县境包括汉代的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至于汉临泾县在何处,却没有交待。

后来我们发现了一篇不太为史学界注意的文学名著——班彪的《北征赋》,这篇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却是研究这一带历史地理的第一手资料。更始时,班彪看到关中丧乱,欲避地凉州,取道高平,高平在长安西北,所以叫北征。《北征赋》记载了从长安到高平的沿途情况并系之以感慨,班彪北征所走的路线是,长安一云阳一旬邑一义渠—彭阳—安定—朝那—高平。下边引证与本文有关的几段:

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而自思,日掩掩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疆秦乎筑怨……

此言,到彭阳(汉彭阳在茹河汇入蒲河的北岸)后,即沿茹河西行,越过安定县就看到了秦昭王所筑的长城,再沿秦长城西行就进入了今彭阳县境了。所言山川形势与现在完全相符。

班彪是班固的父亲,《汉书》前期的作者,《北征赋》早于《汉书·地理志》,所记是亲身经过的历程。而且文学作品不同于地理志的记载。所记山川城郭是互相接连的。据此赋可以知道:西汉时在茹河川今镇原县境内只有两座古城,即彭阳县与安定县。证明西汉安定县不在今泾川境,而是在镇原县的茹河川附近,也证明临泾县不在茹河川。

结合看《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应该是正确的,“今临泾县安定古城是也”,似乎《元和郡县志》写作的年代,安定故城尚完整存在。本文涉及两个彭阳县:其一是两汉时的彭阳县,在今镇原东;另一是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彭阳县,在今镇原西,二者相距二百余里。

二、东汉至北魏,安定、临泾为一地

以州郡名称作为本州郡治所的名称是历史上的通例,如秦州治上邽,通名之为秦州,兰州治皋兰或五泉,通名之为兰州;近者如唐中叶以后至金代于平凉置渭州,通名之为渭州;以后的泾州治保定县,通名之为泾州,不说是保定县。西汉安定郡的治所在高平,东汉永建四年将安定郡的治所由高平移至临泾,而安定县废。但在史书上常常见到安定,实际上就是指安定郡的治所临泾,这不是很自然的么?

以与安定有关的史实为例:

东汉建安十八年曹操破马超于潼关,追奔至安定,操使夏侯渊围之,阳秋以城降。此时无安定县只能是安定郡的治所临泾。

东晋太兴二年黄石屠各路松多起兵于扶风新平,刘曜进攻草壁,陷之,松多奔陇城,进逼安定。同前,安定即临泾。

东晋太和三年前秦之苻双苻柳叛于苻坚,苻武据安定以应之。苻坚使王猛吕光讨之,苻武弃安定奔上邽。同前,安定即临泾。

安定在十六国时是岭北的军事重镇,苻秦升平四年(360)分司隶置雍州于安定,太和五年(370)省。后秦姚苌初起,据有安定才进攻长定,太元十二年(387)姚苌徙秦州三万户于安定。以后姚苌与苻登相持皆以安定为根本,苌以太子姚兴驻守长安,于安定置行宫,坐镇安定指挥战争,在长安时少,在安定时多。苻登败后,隆安元年(397)分岭北五郡为雍州,治安定。赫连勃勃与姚兴之争,后秦仍以重兵屯住安定。义熙三年(408)勃勃与后秦将扬佛生战于安定北的青石原,斩俘5700人。义熙八年(413)勃勃率三万骑攻安定,与后秦雍州刺史扬佛生又战于青石原,降其众45000、马3000匹。后秦将亡,征北将军姚恢弃安定,率安定镇户38000返回长安。勃勃以梁州刺史镇安定。大夏末年,赫连昌失统万城,徙诸城民七万户于安定,欲都之。后又与北魏争夺安定,夏主赫连昌被俘于安定城下。最后,北魏太武帝亲征平凉,神□□三年(430)十月攻克安定,于临泾置泾州(以上散见《资治通鉴》)。

历史上这一连串的安定,是自东汉以来,以临泾为安定郡政治军事中心的继续,脉络是十分清楚的。由于临泾称安定由来已久,影响深刻,直到北魏于临泾置泾州后,仍然见到使用旧名,又使得泾州与安定名称使用混乱,实际上泾州、安定、临泾仍然是一地。特别是《魏书》《周书》有很多关于关陇起义的记载,如果把泾州与安定作为两地,一些行军作战的路线便无法解释。

三、泾州古城存在的问题

泾州古城座落在泾河北岸,东南隔河距今泾川县城五里。背靠兼山,面临泾河,形势雄伟险要。有内外二城,外城的北面和西面还有遗址可寻;内城遗址明显,基本完整,唯南城垣因泾河北移已被淹没,西面与北面城垣基本完好,东面城垣已遭破坏,还有断续墙基可一寻。内城呈正方形,东西南北各长七华里,周长二十八华里,面积相当于今泾川县城的十倍,是西北少有的大城。唐代诗人李商隐《安定城楼》诗,首句云:“迢递高城百尺楼”,可以想见箭楼巍峨,雉堞高耸,昔日雄城的规模,真是据山川形胜,扼交通要道。《读史方舆纪要》评之云:“山川环带,水陆流通,连络中外,翼带东西,诚关中之襟要也。

古城北墙盘环于兼山之上,切悬崖为深涧,上面加筑墙垣,久经风雨侵蚀,现存残墙高约三米,顶宽二米左右,园形夯窝、密集而坚实。夯土中遗物很少,且很单纯,仅见到汉代兰纹,雨点纹陶片,绳纹板瓦筒瓦和绳纹陶砖,未见其它遗物,与城西北角两座汉代烽火台夯筑方法十分相似。城内有商周时遗物和大量汉代瓦片堆积。建国后省内外的文物工作者曾作过多次考察,都认为是汉城遗址。城内及城附近陆续出土商周以下各代遗物,其中重要者有:“汉率善羌长”铜印一枚,新莽时“别部司马”铜印一枚,北魏永安三年“泾州之印”铜印一枚(一说是金代的承安三年),北周天和三年宝宁寺比丘慧明舍利石函一件,以及闻名全国的唐代大云寺金银棺舍利石函等,出土的唐以后文物更多,因与本文无关不再列举。

根据对城垣的实际考察和大量出土文物分析,古城始建于西汉,大修于北周和唐,宋代也有所补修。更重要的是可以证明自西汉以下各代连续使用,未尝间断,直到明初。明洪武三年因泾河向北侵蚀,淹没南城,迁至泾河南的今城。

相传古城在商周之际为共国都城,文物工作者在城内的水泉寺和盘顶子作过多次考查,发现大片西周文化层,厚约一米,面积约六千平方米,如确系共国遗址,古城上限可推至周初或商代,如以周初计算,约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这一西北少有而且保存基本完好的历史名城,却存在一段查不清的历史;如本文前段论证,西汉安定县在镇原县境,此城自西汉至北魏能是何城?退一步讲,按传统说法是西汉安定县城,但安定县已于东汉时废,自东汉至北魏中间四百余年又能是何城?而且也与古城连续使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四、泾州古城应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

清代学者提出前一段历史时期的临泾城在镇原南或东南50里,我们未能查到直接论证这一问题的文章,估计是他们从史料中见到古临泾与镇原城的地理方位不相符合,加以推断而提出的。我曾以镇原城作为园心,以50里为半经,在镇原南部与东南画一弧线,这一弧线经过的地方有:新城、杜寨、中原、党原、屯子等地,临泾乃四百余年这一带的军政中心,必有大量文化遗存,再以山川形势衡量,都不具备作为临泾的条件,证明清代学者是仅从史籍记载作出的判断,未能作现场考查,更不可能知道泾川县有这个不知历史地名的古泾州城址。我们据文献记载、出土文物、现场考察、综合分析、认为古泾州城的前身就是汉至北魏的临泾城,也就是从东汉历三国、晋、十六国、北魏、隋、唐、至北宋庆历三年,约(129—1043)九百余年的时间,此城都是这一带的军事政治中心。

以泾州古临泾不仅是推论,而且可在历史文献上找到大量根据,举以下数例:

《元和郡县志》记泾州:

《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属秦,至始皇分为三十六郡,属北地郡。汉分北地郡置安定郡即此也。汉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按六郡安定即其一焉。后汉安帝永初五年徙其人于美阳,今武功县界美阳故城是也。至顺帝移今理,后魏太武帝于此置泾州,因水为名……

顺帝永建四年安定郡自美阳迁回,郡治由高平移至临泾,而《元和郡县志》记云“移今理”,今理即指唐代的泾州,又云“魏太武帝于此置泾州”,分明说唐代的泾州即是后汉顺帝时的临泾,也是北魏太武帝于临泾所置的泾州。稍前于元和志的《通典》对此未作详细记述,仅记“后魏太武帝置泾州,盖以泾水为名。”其意与和元志是一致的。成书于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所记与元和志基本相同,节录如下:

……后汉永初五年徙其入于美阳以避羌寇,其郡寄治美阳即今雍州武功县界美阳故城是也。永建三(应为四)年移今所。《晋太康地志》云:安定郡领临泾、朝那、乌氏,鹑觚、阴密,西川六县,属雍州。及魏神三年于此置泾州”,盖因水为名……

“永建三年移今所”,今所应指宋代的泾州,而永建时所移的治所是临泾。“神上鹿下加)三年于此置泾州”,其意是后魏所置的泾州城就是宋代的泾州城。可知汉代的临泾、北魏置的泾州,与唐宋时的泾州是一个地方。

十六国北魏时在这一带发生的多次战争、几乎都可以说明安定与泾州的方位在现在的泾川。如北魏时万俟丑奴与崔延伯之战,《魏书·崔延伯传》记:“延伯既破秦贼,乃与宝寅率众会于安定,甲卒十二万铁马八千,军威甚盛。丑奴营于泾州西北七十里党原城……延伯)伐木造大牌,内以铁锁相连,使强兵负之而趋,号牌城,乃自泾州沿原北上。”今党原城尚在,正是在古泾州城西北,由古城去党原正是沿原北上。除里程有出入外,方位地形完全相符。如果以为泾州在镇原,则无法解释。

再则,以上所引三段历史地理文献,皆记“因水为名”,古泾州南临泾水,名为临泾情通理顺,如以离泾水九十余里的镇原作临泾,总觉得有些勉强。

五、安定、临泾的历史演变

下边探讨:原来名为临泾县,如何改为安定县?

由于史籍疏于记载,这一是个颇感棘手的问题。临泾县的建制曾一度中断,何时中断说法不一,《大清一统志》《隋书地理志考记》认为西魏后期,王仲荦的《北周地理志》认为北周时尚在。

清代学者徐文范的《东晋南北朝舆地表》提出了具体时间:“大统元年省临泾,析置安武县”。(《舆地表》卷八)这一未能查出原始出处的孤证却可以与前引《元和郡县志》的保定县条相印证:保定县条说:“后魏大统元年自高平城移今理”(见本文第一段),其意是安定县于大统元年移到泾州城内去的。很明显,如果临泾县不废,安定县是不可能搬到泾州城内去的。两条合并起来就是,西魏大统元年废临泾县,安定县从高平城移入泾州城内。

此条还可以与安武郡的建立连系起来:《隋书·地理志)安定郡朝那县下记:“西魏置安武郡及析置安武县,开皇三年郡县俱废入焉。”此条仅说时在西魏,未说明在西魏何时,与前条合在一起考虑,析置安武县应依《东晋南北朝舆地表》所提出的时间,与废临泾县同时,也在大统元年。大统元年(535)是宇文泰统一关中陇右后的第一年,曾作过一次较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此地就发生了废临泾县,将安定县移至泾州城里,把临泾县原领的北部分为安武县,与西邻的朝那县(此朝那县在今镇原县的西南部并占有泾川县的一部分,《魏书·地形志》记朝那县有党原城),建立为安武郡,把原临泾县的南部划归安定县,临泾县地就被瓜分了。

临泾县于西魏太统元年(535)废,至隋代大业十二年(616)改秋谷县为临泾县,计中断建制81年。

西魏时今镇原县境内大部分为安武郡所占有,东部尚存在属西北地郡的彭阳县。隋代统一全国后于开皇大业时进行了两次全国性的区划大调整,开皇三年罢郡,于是废掉安武郡与安武县,将安武县并入朝那,此时今镇原县境内应有朝那彭阳二县。我们未能查到彭阳县车迁的具体时间,仅知开皇十八年改彭阳曰彭原(见《隋书地理志》),彭阳既已东迁,所以大业元年于彭阳川置秋谷县,十二年已至隋代末期才改秋谷为临泾,仅是使用旧名,已不临近泾河了。此时西南部属朝那县,直到唐贞观元年才废朝那入临泾,基本形成了现在的疆域。

──原载祝世林著《平凉古代史考述》1997年1月版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