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经济建设 >> 正文内容

泾川县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6年09月07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近年来,泾川县抢抓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坚持从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县的实际出发,按照“中心带动、组团开发”的基本思路,以新农村中心村为重要节点,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制度创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强产业支撑,多类型推进,努力打造天蓝地绿、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一是高点定位抓规划,着力建设示范新村。把科学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引领,积极融入生态、产业、文化、旅游等理念,突出“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创业美”等建设要素,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方式,按照“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和“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要求,制定《泾川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实施方案(2014-2020年)》,编制完成《泾川县新农村建设2011-2015年规划纲要》及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等5个单体规划;邀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3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修建性详规和4个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规划,初步探索出了产业支撑型、文化引领型、商贸带动型、生态民俗型、旅游观光型、田园体验型等各具特色的村庄建设模式,引导全县建成省市县乡美丽乡村107个。

  二是壮大产业强支撑,着力建设富裕新村。始终把发展生产、让农民富起来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按照果品、畜牧、蔬菜三大特色产业适宜区全覆盖的总体目标,在中心村和示范区建设中首先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全力推进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全县栽植果园55.3万亩,建成日光温室2447座、大中拱棚1.8万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8万亩,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113个,牛、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17万头、30万口、500万只,形成了塬区果畜、川区菜畜、山区草畜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生态旅游示范村4个,发展农家乐38户,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33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特色产业收入占62.4%。

  三是夯实基础优服务,着力建设亮丽新村。不断靠实领导包抓责任机制和创新投入保障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及联系乡镇、部门工作责任制,按照“项目优先向示范村安排、资金优先向示范村倾斜”的思路,促使各级干部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多方整合项目资金,整区域推进中心村建设。把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以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的行路、吃水、住房、上学、就医、文化娱乐等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全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全县硬化路通村率达到93%;自来水通村率、入户率分别达到98%和96.8%,小康住宅比例达到64%,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28.1%,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中心示范区域内通村油路、自来水、村部、学校、卫生所、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便民超市、卫生厕等所实现了全覆盖。

  四是改善环境显特色,着力建设洁美新村。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美起来的有效途径,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全县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治理程度分别达到37.95%和82.4%;积极融入生态旅游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集中建成了党原镇城刘村、高崖村,玉都镇康家村、下坳村,王村镇二十里铺村,泾明白家村等为代表的一批生态旅游特色明显、农耕文化传承创新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品牌。按照“村容整洁、院落干净”的要求,以解决农村脏、乱、差为切入点,以主干公路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旅游景点周边和示范村为重点,全力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沿线、304省道、后党路、高太路等主要县乡公路沿线和乡镇政府所在地、村部、学校及旅游景点周边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