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四坡壮歌: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牺牲在泾川

2016年08月27日 来源:兰州晚报 点击数:
  《吴焕先1935》忆英魂

  为了纪念在四坡战役中不幸牺牲的吴焕先同志,泾川县前文化馆馆长王羲焕花费10年时间,呕心沥血写下红色革命题材秦腔剧《吴焕先1935》,2016年8月4日晚8时,在泾川县影剧院成功演出,获得好评如潮,并将于8月10日左右在平凉市上演。

  我们来到平凉市新华印刷厂时,今年已经72岁的王老正不顾暑热亲自监督剧本的印刷工作,机房里声音嘈杂,热浪阵阵袭来,可他仍然精神矍铄地忙这忙那。

  王老一生笔耕不辍,曾创作发表过多部戏剧作品,其中大型现代眉户剧《梁九品》,获得了甘肃省敦煌文艺一等奖,并在甘肃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文艺调演中获得剧目创作一等奖。擅长农村题材的王老有一个多年的夙愿,就是写一部能够反应当年泾川四坡战役悲壮场面的红色革命大戏。

  县党史办主任王学贵一直在多方搜集资料,为王老的创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史料支持,为让作品更加丰满和有说服力,王老甚至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坐着班车一路颠簸走访了吴焕先同志的老家河南新县。

  创作过程中,他曾多次被吴焕先的革命事迹感动得潸然泪下。其中有两段史实,一是吴焕先同志的母亲讨饭到军部驻地,但由于情况险恶母亲无法久留,她看了儿子几眼后悄悄离开,一转身即成永别;另一段是吴焕先的妻子听说部队断粮,背着乞讨来的十几个鸡蛋和半袋粮食来看望他,正在打仗的吴焕先无暇顾及,让警卫员打发妻子回去,将粮食和鸡蛋留下送给伤病员,怀有身孕的妻子含泪离去,没过几天就饿死在路途中。王老在讲述这两段故事时几度哽咽,他小时候曾亲眼目睹村子里的一位老妇,因为儿子被国民党强行征兵急出疯病,每日黄昏都要到村口绝望地哭嚎到半夜,多年以来他一直被这种母亲思子的强烈情绪感染和笼罩着,并将这种情绪延伸应用到了剧本的创作中,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这两段史实进行了更加感人更加戏剧化的改编。

  10年里他不断地打乱不断地重塑,不断地在每一个可以打动观众的故事点上精雕细琢,看到自己花费很大心血的作品终于搬上舞台,王老直言他的内心真是非常激动,“因为对一个编剧而言,剧本上不了舞台,就等于一堆废纸,能排演出来,放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内心的梦就算圆满!”说这句话的时候,精瘦的老人眼中自带光芒,令人肃然起敬。

  王学贵说,党史宣传教育本就是他分内的工作,在创作以吴焕先革命事迹为题材的秦腔剧本上他与已经退休的王老一拍即合,他主要负责为剧本创作提供素材,剧中的每位人物、每个故事基本上都有原型。

  他们都希望,能够以此缅怀烈士,纪念英灵,提醒后人们不要忘记发生在泾川的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不要忘记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同志——这位长眠于家乡汭河南岸宝盒子山下的英雄将领。

  听村民讲英雄的故事

  在泾川县党史办副主任脱向峰、国教办主任赵永刚、吴焕先纪念馆办公室主任陶春艳等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王村镇的羊圈洼村,当年红二十五军的作战指挥部就在这个村子里一栋矮矮的破旧的二层土楼上面。这里曾经是吴焕先、徐海东指挥战斗的地方,现在当地群众称之为“红军楼”,并在这里建立了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纪念碑。1999年12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亲手为“红军楼”题词,刘华清曾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村民张存义大叔说,那个时候,小土楼是村子里最富有的大户人家建造的,当地独此一栋,土楼周围也不像现在这样到处布满人家,而是一大片空旷的平地,当年许多村民都是住在半山腰的窑洞中,因此上小楼是个制高点,视野开阔,最适合作战指挥。

  1935年8月21日上午,红军来到这里时,村子的几十户人家每家每户都住了一些红军。他们用自己背的锅做饭,有的战士还没有来得及吃,军号就响彻整个村庄……

  张存义大叔带着我们来到了当年四坡战役的遗址,现在已是满山碧绿,一派田园风光,早已没有了当年战斗厮杀的痕迹。站在村头塬边向下瞭望,塬脚下的汭河蜿蜒流过,它应该还没有忘记,80年前四坡战役发生的时候,两岸密如急雨的阵阵枪响。

  平时深不过膝的河水,因为连日大雨滂沱,河面暴涨,水流分外湍急。为保障部队中军供部和军医院的指战员、伤病员等先行过河,担任后卫的红军223团,由副军长徐海东率领在中塬(即二层土楼以北的大片平地上)拦截国民党马鸿兵部队。红军前卫部队225团、手枪团以及军直属队在政委吴焕先的指挥下,沿着陡峭的山坡下塬后,从汭河北岸的东王家村前渡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