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牺牲在平凉泾川

2016年08月11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四坡战役遗址

  1935年8月初,吴焕先(左)与徐海东在甘肃两当县城合影。

  这栋二层土楼曾是红二十五军作战指挥部

  平凉市泾川县汭丰乡郑家沟村东面的宝盒子山下,静静地躺着一座英雄之墓,它的主人,是1935年8月21日在著名的四坡战役中牺牲的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这个名字在当地广为传颂,妇孺皆知。

  薄暮时分,我们来到墓前,晚风轻轻拂过,四处静寂,所有人都被一种悲壮肃穆的情绪包围着,良久不愿出声。80年前,那个大雨如注的秋天,枪炮声不绝于耳,汭河水奔腾呼啸,年轻的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英勇牺牲,那年他只有28岁。

  这是几代泾川人的集体回忆。

  吴焕先简介

  吴焕先(1907-1935),男,红二十五军政委,1907年7月31日生于湖北黄安县(红安)箭场河乡四角方村(今河南省新县),是鄂豫皖早期革命运动领导人之一。曾任鄂豫皖省委常委、红七十三师政委、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二十五军军长、政委、鄂豫皖省委代理书记等职。为中国工农红军创建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红军长征途中,在泾川县四坡战役中不幸牺牲,年仅28岁。

  四坡战役

  1935年8月17日,红二十五军一举攻克隆德县城后,当日夜间,国民党军大举压向隆德,双方激战数小时,红二十五军主动撤出战斗,连夜翻越六盘山,在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初战马鸿兵第35师,经过三关口,8月19日逼近平凉城,8月20日,在马莲铺村以东凤凰山的滂沱大雨中击溃了国民党第35师105旅,消灭敌军700余人,夜宿白水镇。

  面对敌军前堵后追的严峻形势,再加当地雨季来临,向北行军根本难以渡过已经暴涨的泾河,向西南挺进又面临汭河和敌军密布的宝平公路。针对敌情,军领导决定,暂时离开西兰公路,翻越王母宫西面的中塬,抢渡汭水,向南挺进,摆出一副佯攻灵台的架势,给敌造成“夺路入陕”的错觉。

  8月21日上午,阴雨绵绵,队伍踏着泥泞的公路,从白水镇出发,经花所抵达泾川城西约10公里的王村镇四坡、羊圈洼、掌曲附近,当地人把这一大片地方统称为中塬。国民党马鸿兵第35师骑兵团和208团已分别由庆阳的西峰镇和宁县的早胜镇集结于泾川县城,欲堵截红军东进。就在这里,发生了著名的四坡战役。

  《吴焕先1935》忆英魂

  为了纪念在四坡战役中不幸牺牲的吴焕先同志,泾川县前文化馆馆长王羲焕花费10年时间,呕心沥血写下红色革命题材秦腔剧《吴焕先1935》,2016年8月4日晚8时,在泾川县影剧院成功演出,获得好评如潮,并将于8月10日左右在平凉市上演。

  我们来到平凉市新华印刷厂时,今年已经72岁的王老正不顾暑热亲自监督剧本的印刷工作,机房里声音嘈杂,热浪阵阵袭来,可他仍然精神矍铄地忙这忙那。

  王老一生笔耕不辍,曾创作发表过多部戏剧作品,其中大型现代眉户剧《梁九品》,获得了甘肃省敦煌文艺一等奖,并在甘肃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文艺调演中获得剧目创作一等奖。擅长农村题材的王老有一个多年的夙愿,就是写一部能够反应当年泾川四坡战役悲壮场面的红色革命大戏。

  县党史办主任王学贵一直在多方搜集资料,为王老的创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史料支持,为让作品更加丰满和有说服力,王老甚至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坐着班车一路颠簸走访了吴焕先同志的老家河南新县。

  创作过程中,他曾多次被吴焕先的革命事迹感动得潸然泪下。其中有两段史实,一是吴焕先同志的母亲讨饭到军部驻地,但由于情况险恶母亲无法久留,她看了儿子几眼后悄悄离开,一转身即成永别;另一段是吴焕先的妻子听说部队断粮,背着乞讨来的十几个鸡蛋和半袋粮食来看望他,正在打仗的吴焕先无暇顾及,让警卫员打发妻子回去,将粮食和鸡蛋留下送给伤病员,怀有身孕的妻子含泪离去,没过几天就饿死在路途中。王老在讲述这两段故事时几度哽咽,他小时候曾亲眼目睹村子里的一位老妇,因为儿子被国民党强行征兵急出疯病,每日黄昏都要到村口绝望地哭嚎到半夜,多年以来他一直被这种母亲思子的强烈情绪感染和笼罩着,并将这种情绪延伸应用到了剧本的创作中,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这两段史实进行了更加感人更加戏剧化的改编。

  10年里他不断地打乱不断地重塑,不断地在每一个可以打动观众的故事点上精雕细琢,看到自己花费很大心血的作品终于搬上舞台,王老直言他的内心真是非常激动,“因为对一个编剧而言,剧本上不了舞台,就等于一堆废纸,能排演出来,放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内心的梦就算圆满!”说这句话的时候,精瘦的老人眼中自带光芒,令人肃然起敬。

  王学贵说,党史宣传教育本就是他分内的工作,在创作以吴焕先革命事迹为题材的秦腔剧本上他与已经退休的王老一拍即合,他主要负责为剧本创作提供素材,剧中的每位人物、每个故事基本上都有原型。

  他们都希望,能够以此缅怀烈士,纪念英灵,提醒后人们不要忘记发生在泾川的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不要忘记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同志——这位长眠于家乡汭河南岸宝盒子山下的英雄将领。

  听村民讲英雄的故事

  在泾川县党史办副主任脱向峰、国教办主任赵永刚、吴焕先纪念馆办公室主任陶春艳等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王村镇的羊圈洼村,当年红二十五军的作战指挥部就在这个村子里一栋矮矮的破旧的二层土楼上面。这里曾经是吴焕先、徐海东指挥战斗的地方,现在当地群众称之为“红军楼”,并在这里建立了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纪念碑。1999年12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亲手为“红军楼”题词,刘华清曾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村民张存义大叔说,那个时候,小土楼是村子里最富有的大户人家建造的,当地独此一栋,土楼周围也不像现在这样到处布满人家,而是一大片空旷的平地,当年许多村民都是住在半山腰的窑洞中,因此上小楼是个制高点,视野开阔,最适合作战指挥。

  1935年8月21日上午,红军来到这里时,村子的几十户人家每家每户都住了一些红军。他们用自己背的锅做饭,有的战士还没有来得及吃,军号就响彻整个村庄……

  张存义大叔带着我们来到了当年四坡战役的遗址,现在已是满山碧绿,一派田园风光,早已没有了当年战斗厮杀的痕迹。站在村头塬边向下瞭望,塬脚下的汭河蜿蜒流过,它应该还没有忘记,80年前四坡战役发生的时候,两岸密如急雨的阵阵枪响。

  平时深不过膝的河水,因为连日大雨滂沱,河面暴涨,水流分外湍急。为保障部队中军供部和军医院的指战员、伤病员等先行过河,担任后卫的红军223团,由副军长徐海东率领在中塬(即二层土楼以北的大片平地上)拦截国民党马鸿兵部队。红军前卫部队225团、手枪团以及军直属队在政委吴焕先的指挥下,沿着陡峭的山坡下塬后,从汭河北岸的东王家村前渡河。

  大雨仍下个不停,战士们的衣服全被淋透了,抢先渡过河的手枪团和225团已迅速占领河南岸高地以及汭河川郑家沟一带,并向泾川县城和崇信县城方向警戒。

  可就在这时,北面中塬上战事突然吃紧了。原来国民党部队在骑兵的配合下,借着雨雾窜出泾川县城,由王母宫西侧的纸房湾上塬,蜂拥而来的敌军向羊圈洼村偷袭而来,坡上的枪炮声越来越密集,危急关头,政委吴焕先亲自带领军直属交通队和学兵连150余人,从汭河北岸边的掌曲东坡、沈家坪两条羊肠小道,一鼓作气冲上塬头,冒着枪林弹雨赶去支援,与掩护渡河的后卫223团密切配合,两面夹击,敌军潮水般开始溃退,经我军奋力反击,全歼敌208团1000余人,并击毙团长马开基。然而,就在战斗的最后时刻,一颗子弹击中了吴焕先同志的胸部,大雨中年轻的政委缓缓倒地,年仅28岁。

  张存义大叔的父辈告诉他,当时村民们并不知道牺牲的人是谁,只知道是红军的一名大官,因为战士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围成一圈人墙,失声痛哭,暴雨越下越大……

  战役胜利以后,徐海东等人抬着吴焕先同志的尸体,在暴雨中一步一步向山下走去,艰难而又沉痛……

  徐海东等人将吴焕先的尸体停放在汭河川郑家沟农民郑克昌的家中,郑克昌十分痛惜这位年轻有为的英雄将领,把自己的棺材捐给了他,徐海东亲手为牺牲的政委擦洗身体,盖上一件军大衣,将他安葬在郑家沟村东宝盒子山下。

  张存义说,直到在一本叫《红旗飘飘》的书上,看到徐海东沉痛地回忆1935年在泾川四坡战役里不幸牺牲的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同志,村民们才将当年发生在这里的场景合二为一,大家才知道,泾川县城山下埋着的英雄将领,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吴焕先。其实,羊圈洼村才是当年四坡战役的主战场,当时村子属于四坡乡,所以被称为四坡战役。

  如今,汭河水已经不似当年汹涌,径流逐年变小,它在宝盒子山下蜿蜒流过,永远地守候着陇原大地上铸起的这座英雄之碑。

  四坡战役后,1935年8月28日,红二十五军到达崇信县金龙庙,在与党中央、中央红军暂时无法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决定向陕甘苏区前进。从8月14日到31日,红二十五军截断西兰公路18天,有力地牵制了敌军,打乱敌人“围剿”红军的部署,积极配合了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的行动。

  随后,部队经华亭安口,重渡汭河、泾河,越过西兰公路,经镇原、庆阳两地,于9月3日到达合水县板桥镇。9月4日清晨,红二十五军后卫225团第3营不幸受到敌35师直属骑兵团的袭击,此战歼敌300余人,225团团长方炳仁等200余人牺牲。9月7日,到达豹子川(今华池境内)。9月16日,与西北红军会师于延川永坪镇。

  红二十五军在甘肃境内活动了1个月零5天,牵制了国民党部队对红一、四方面军的围追堵截,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入陕甘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