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发展规划 >> 正文内容

中共平凉市委关于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年12月27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中共平凉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国共产党平凉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攻坚阶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共平凉市三届十一次全委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市情实际,紧扣时代脉搏,顺应群众期盼,认真研究了“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一)“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紧盯全面脱贫和全面小康战略任务,始终扭住市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的思路目标,突出主题主线,紧跟时代步伐,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大项目带动、大招商助推、大产业支撑、大园区引领,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八个转型跨越”,持续实施能源综合开发、新型城镇化等“十大工程”,加快构建“一中心两园区”城市布局,集中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在顶层设计上科学谋划,在攻坚克难上勇于担当,在补齐短板上主动作为,在干事创业上凝心聚力,谱写了平凉发展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全市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全力争项目、抓招商、促消费,有效带动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每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000多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01倍,年均增速30%以上。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翻了一番。经济总量达到360亿元,人均GDP达到16250元,大口径财政收入44.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5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4倍和1.6倍,财政支出150亿元以上。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步伐最快的五年。突出提质增效、延伸链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21.8∶46.9∶31.3 调整为26.2∶29.7∶44.1,实现历史性跨越。《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和《灵台矿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批复,煤电化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龙头、化工冶材为主导的特色循环产业集群,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煤矿、火电厂、水泥厂、棉纺厂和煤制甲醇、聚丙烯项目。园区(集中区)建设成效显著,光伏发电、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碳纤维新型隔热材料填补全省空白。坚持扩量提质创牌增效,强力推进“五个百万”增收工程,大力推广旱作高效农业技术,粮食产量连续五年保持在百万吨以上;坚持不懈地实施冻配改良,牛产业实现了由役用型向商品型转变,饲养量达到116万头;苹果产业整片带、整区域推进,栽植面积达到243万亩,“平凉金果”获中国驰名商标并打入欧盟高端市场;蔬菜产业引进高新技术,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到93.5万亩,产量达到146万吨。引进建办了秦宝牧业、海升果业、方盛蔬菜、恒达纸业、陇东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中心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42户,注册农产品商标150多个,特色产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达到51%以上。集中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63”计划,加快推进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以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为重点的大景区建设进展迅速,养生产业初具规模,养生旅游起步升温,“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比2010年分别增长2.1倍和2.4倍。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大扶贫攻坚、实现脱贫人口最多的五年。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扎实推进“1236”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认真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年共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530多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3万户634万平方米,移民搬迁1.08万户5.18万人,彻底告别了土窑洞和地坑庄子,解决56.65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初步实现了“自来水化市”“梯田化市”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0995元和6060元,年均增长10%和12.3%,贫困人口由2011年80.3万人减少到2015年32.12万人,贫困面由41.54%下降到16.5%。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突破基础瓶颈制约、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坚持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抓起,着力推进路、水、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后劲。西平、天平铁路和西长凤高速及静庄、泾渗、国道312线平凉城区过境段等建成通车,平华一级公路开工建设,新增等级公路、硬化路4968公里,实现了县县通二级、乡乡通油路、94%的村通硬化路。引洮二期静宁受水区、河堤治理、水库工程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建成了一批输变电和农网城网改造工程,电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光纤宽带传输网络覆盖城乡。五年累计完成城乡建设投资450亿元,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40367套,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和4倍,城镇化水平达到36.5%,相继实施了东大门改造、西大门畅通、绿地公园、“八沟一河”治理、棚户区改造等项目,配套实施了雨水、污水、弱电等一批地下管网工程,构建了“六横十二纵”的路网框架,“一中心两园区”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绿地率提高到31.8%,城市品位有了显著提升。六县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抓建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三清五改”等示范试点1342个,农村整体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成西北首个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和中心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供热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县域全覆盖,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市域内主要河流地表水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平凉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创新投融资体制、金融支持发展力度最大的五年。围绕破解融资难的问题,组建成立了市投资发展、惠民、泓源、富民交通、崆峒山旅游集团等一批融资平台,完成直接融资55.59亿元。甘肃银行平凉分行、交通银行平凉分行开业运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22家,新增便民金融服务网点2354个,实现企业债券融资13.5亿元,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投资银行产品为4户企业直接融资36.28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6.7亿元、存款余额696.51亿元。推荐在省股权交易中心和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企业52家,完成直接融资4.89亿元。设立市长金融奖,建立县(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创建活动,“四融平台”和果树经济林贷款在全省创造了经验,全市金融生态持续改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最强的五年。坚持问题导向,积极稳妥推进,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财税金融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走在全省前列,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6项,减少71% ,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崆峒文化旅游节、平凉金果博览会、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灵台皇甫谧世界针灸文化交流会、两届华夏母亲节暨海峡两岸西王母女性文化研讨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泾川被国台办命名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平凉开放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引进全国500强企业12户,中石油、江苏悦达、酒钢集团、苏宁云商、中电科集团、天纤棉业、甘肃陇能能源、陕西星王集团、花样年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平凉,先后与33所高等院校、38所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61亿元,2户企业挂牌上市,非公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占GDP的比重达到48%。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承诺措办十件惠民实事,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计达到488.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5倍,占总支出的74.9%。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市医院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和儿童专科病区、市妇幼保健院、老年养护院、特教学校、精神病院、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全民体育健身广场等一大批公共服务项目建成运行,基本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卫生室、村文化室全覆盖,全市顺利通过“两基”国检,4个县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达标验收,平凉医专升格为甘肃医学院,填补了我市本科高校的空白,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省高校设置专家委员会的评审,774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率先实施了新农合分级诊疗和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有效解决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企事业单位长期临时工养老保险以及关闭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启动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乡镇干部基本工作生活条件“三年改善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扎实推进平安平凉建设,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尤为重要的是,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构建和实施党风廉政建设“3783”主体责任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化先锋引领和效能风暴行动,从严从实监督管理党员干部,切实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同时,依法治市开启新征程,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局面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关系深入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乡镇人大工作在全国创造了经验,协商民主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这些成就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取得的,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上下脱贫攻坚、补齐短板、转型升级、实现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二)“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从面临机遇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区域经济在新一轮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调整,为我市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内外产业链提供了重大契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陕甘宁革命老区、关天经济区等重大规划,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时期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超常规措施对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倾斜支持,释放了一系列重大机遇利好,为我市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重大契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产业结构加速向中高端迈进,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为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提供了重大契机;我市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经过多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区位等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作风明显好转,谋发展抓发展氛围浓厚,为如期完成脱贫目标、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大契机。从面对挑战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国内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努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减小负面传导效应任务艰巨;我市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比较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任务艰巨;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较低,贫困人口较多,发展短板明显,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同步建成全面小康任务艰巨;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比较优势不够明显,体制机制障碍突出,深化改革开放任务艰巨;干部队伍在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方面还显得比较欠缺,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持续提升能力素质任务艰巨。对于困难和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平凉正处在保持中高增速、缩小发展差距的重要关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关口,处在体制机制变革、发展活力蓄积的重要关口,处在优势充分释放、动力加快转换的重要关口。面对机遇,抓住用好就能实现转型升级;对于挑战,应对得当就能转化为新的发展契机。我们要准确把握省委“八个转变”的科学判断,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科学谋划、真抓实干,趋利避害、主动作为,努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三)“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坚持中高增速与质量效益并重等“八个并重”的要求,积极适应新常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深化改革,破解瓶颈制约,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原则,始终不渝地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着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催生新动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全过程,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始终坚持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区域统筹。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布局,推进区域内组团联动发展,加快崆峒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泾川灵台、华亭崇信、静宁庄浪协同联动,促进一二三产、城市和乡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分工协同、布局合理、优势对接、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治理力度,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倡导节约健康环保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始终坚持开放发展,更加注重合作交流。深刻认识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全方位扩大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激活发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始终坚持共享发展,更加注重和谐公平。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让全体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发展动力,团结各族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努力。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着力重点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充分体现中央、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精神,确定我市“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跃上5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8%左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000元,年均增长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以上。

  ——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煤电化冶、商贸物流四大产业集群日益壮大,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15%和48%以上,非公经济比重达到60%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网络更加完善,实现市通高铁航运、县县通高速、乡乡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水利保障和防灾减灾水平大幅提高,农村自来水达到全覆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应用进一步加强。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承载功能大幅提升,城镇布局更加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新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明显上升,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突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之内,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景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平凉。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各方面制度机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招商引资水平显著提高,进出口贸易规模效益不断提升,202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

  ——社会文明达到新水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治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就业更加充分,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和省委赋予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落实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必须准确把握平凉在全省的战略定位,深刻分析市情阶段性特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以省委《建议》提出的“六大支撑”为依托,主动融入、全面对接、抓好落实,以全力打造转型升级先行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陇东旱码头商贸物流中心、全国文化旅游养生第一地、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重要抓手,牵引和支撑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力打造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先行区。积极融入“转型升级大环境”,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为手段,以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为重点,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十大工程”、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2+19”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促进要素聚集,加强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引领,改造提升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型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木本油料等新产业,加快发展企业孵化、科技研发、外包服务、电子商务、养生养老等现代服务业,着力在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动力结构转型升级中积极探索,争做示范,创造优势。

  ——全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积极融入“向西开放大门户”,全面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分层次推进省内外、国内外经贸合作,充分利用崆峒养生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西王母论坛、皇甫谧世界针灸文化交流会、平凉金果博览会等交流平台,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进崆峒区与泾川县、崇信县协同发展,加快华亭、静宁撤县设市和泾川、崇信撤县设区进程,全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全力打造陇东旱码头商贸物流中心。积极融入“物流集散大枢纽”,发挥亚欧大陆桥第二战略通道优势、西兰银三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区位优势,强化“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资源禀赋和区位功能特殊作用的支撑,加快建设公路、铁路、航空交汇互动、协调互补的立体交通运输网,推进园区物流、智慧物流、煤化工物流、冷链物流和小商品集散中心等专业物流,形成连接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交通圈和服务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成陕甘宁交汇区交通和西兰银几何中心物流两大枢纽。

  ——全力打造全国文化旅游养生第一地。积极融入“文明传承大平台”,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为统领,以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文化旅游养生深度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崆峒道源文化、西王母道教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皇甫谧针灸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展示创新等工作,全力推进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灵台、崇信)、关山(庄浪、华亭)大景区以及静宁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加快形成1小时文化旅游经济圈。推进文化基地、文化品牌传承与保护,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心打造全国文化名地、道源圣地、养生福地、旅游胜地。

  ——全力打造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积极融入“清洁能源大基地”,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完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体系,建立循环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等“四位一体”资源循环利用格局,加快创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低碳工业园区,推进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衔接,加快建设一批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绿色生态农业等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可持续利用,推动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全力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积极融入“生态安全大屏障”,紧盯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各项指标要求,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持续开展造林绿化行动,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推进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防灾减灾型、气候适应型社会,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

  三、全力实施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健全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认真把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瞄准靶心,精准施策,使36万人通过产业扶贫等措施实现脱贫,4.6万人实行低保政策兜底脱贫。全面落实“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实行动态管理。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建立贫困户收入状况精准监测制度和脱贫认定机制,做到脱贫退出、返贫进入、应扶则扶。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和扶贫成效的科学评估,确保到2020年前现行标准下40.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二)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进精准脱贫。全面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大力发展牛果菜主导产业和油用牡丹、核桃、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积极发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实现贫困村富民产业全覆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大劳务技能培训,提高技能型、有组织输转比例。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依托易地搬迁脱贫。抓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造林补贴、草原奖补等生态工程,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实现生态补偿脱贫。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改善贫困乡村办学条件,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扶持力度。有效衔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兜底。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方式,采取将扶持资金、专项贷款或者贫困户的土地、房产、林地等资产折股投入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使贫困户获得分红收益,提高扶贫成效。

  (三)切实加强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投入的政策机遇,坚持以路、水、电、房为重点,大力实施建制村通畅、“千村美丽”示范村道路建设和农村路网改善工程,到2016年实现全市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强农村“五小水利”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贫困乡村农网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加大贫困户危房改造力度,探索采用贷款贴息、建设集体公租房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继续推进贫困乡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设施建设,2017年实现贫困村安全饮水、乡村舞台、宽带信息网络和贫困户安全稳固住房全覆盖。

  (四)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方式,积极推进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建设,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县为单位,整合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拓宽扶贫资金来源,积极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用好用足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牛羊蔬菜贷款等政策性惠农贷款,实现贫困村农民资金互助社全覆盖,破解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大型农机具等抵押担保贷款办法,有效拓展贫困户抵押物担保范围。全面落实农业保险政策,防范农业生产风险。

  (五)形成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着力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合力抓脱贫的工作机制。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强化群众主体意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坚持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切实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管理考核,实现结对帮扶常态化。严格精准扶贫工作督查考核问责,把扶贫开发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

  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一)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重视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集中支持事关全市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机制,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组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立科技企业战略孵化器基地,依托现有骨干企业新建10户以上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打造创新平台,拓展创新空间。支持企业开展技术、装备和标准研发攻关,大力培育新兴企业品牌,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创新,集中资源实施绿色煤化工工程技术、光伏应用技术、平凉红牛三元杂交改良、半导体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静电放大器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发挥工业园区(集中区)平台支撑作用。加快工业园区(集中区)扩量提质增效,提升功能配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融资、服务、创业三大平台,完善各类企业孵化器,催生孵化一批中小微企业;建成中小企业创业园、大学科技创新园和青年创业基地等各类“园中园”,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积极培育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循环发展、产城融合,使各类园区(集中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加强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围绕服务优势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领军人才工程、千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程”,优化本土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技能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赋予科研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领军作用,以现有的科研单位和6个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基础,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主动与市外科研院所攀亲结缘,组建创新联盟,引进新技术,解决新问题,加速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 

  (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创业环境,释放创业活力,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创新活动。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度,力争建成10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工业园区综合性创业孵化基地。大力支持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士、农村青年、乡土能人、农村妇女等重点群体因地制宜开展创业,着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促进发展。

  五、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加快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紧扣煤电化一体化循环发展主线,突出资源深度转化、绿色高效开发,全力实施《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和《灵台矿区总体规划》,打造平凉工业园区、华亭工业园区两个千亿级煤电化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泾川、崇信、灵台三个工业集中区和庄浪、静宁两个新能源示范区,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以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为突破口,立足构建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争取实施陇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华亭电厂二期、平凉电厂三期、崇信电厂二期等一批火电项目;以实施新型煤化工项目为抓手,加快煤制甲醇、烯烃、聚丙烯、煤制气等项目建设步伐;以持续推进煤炭开发为基础,坚定不移地加快华亭、灵台两个现代化安全高效矿区建设;以新能源产业开发利用为契机,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推进西气东输三线、中石化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建设。

  (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集约、高效、优质、生态、品牌现代农业转变。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优化粮食品种,提高粮食品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10万吨以上。坚持扩量提质创牌增效,进一步做精做强苹果、肉牛、蔬菜优势产业。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和机械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积极创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建成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国家级标准化绿色蔬菜产业园和百万亩木本油料生产基地。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延伸产业链条和产业集聚为核心,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质量效益、能效环保、安全生产等水平,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以红峰、虹光、华星等骨干企业为依托,着力推进平煤机装备制造、石油煤化工机械加工提升改造、虹光及红峰公司出城入园搬迁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矿用机械、石油机械、工程机械、运输机械、汽车改装及零部件配套服务等装备制造业体系,建成平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以海螺水泥、庆华建材、鑫盛建材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开发防水密封、保温隔热、装饰装修等新型建材产品,完善产品种类,提升档次规模,建成以崆峒和华亭为核心的区域建材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重点建设肉食深加工、果蔬深加工、棉纺服装加工、纸制品及包装、粮食深加工、饲草料深加工6大产业链,打造西北纸制品包装基地和重要的棉纺产业基地。

  (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战略新兴产业攻坚战,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产业等领域全力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以中电科、康博丝特、甘肃金江、皇甫谧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推进平凉光伏产业园二期、海洋浮力补偿系统材料、工业园区皇甫谧医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形成以光伏、风电、绿色照明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以先进复合材料、浮力材料、纳米材料、晶硅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新型制剂等为主的制药产业集群,以电子元器件研发、3D动漫、软件开发等为重点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全面建成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金江生物科技产业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力度,高标准推进甲醇汽车试点市各项工作。

  (五)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顺应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新态势,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消费、保健养生等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加快智慧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建成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建立健全贴近“三农”、小微企业和“双创”群体的金融服务机构。扩大零售、餐饮、旅游、休闲娱乐等服务消费,培育网购、直销等新的消费业态,加快新兴信息产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发展,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养生养老产业,开发特色养生产品,打响“养生平凉”品牌。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一)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入推进“6873”交通突破行动,加快构建公路、铁路、航空等配套支撑的立体交通运输网,全面提升交通服务能力。加快定西至平凉至庆阳、西平二线等干线铁路和平天、彭大、华崇灵等高速公路建设,打通断头路,畅通对外出口。推进平华、平泾等普通省道升级改造,优化路网布局与结构,扩大路网覆盖,着力提升整体通达能力。加快平凉火车站、火车南站等改造提升,建成平凉机场。推进交通运输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公共交通网络向农村延伸,提升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服务水平。

  (二)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6363”水利保障行动,加快构建空间均衡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安全可靠的城乡供水体系、配套完善的灌溉输水体系、增产增效的田间节水体系、防控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保护体系,积极推进引洮二期静宁受水区工程、白龙江引水工程前期和崆峒水库改扩建、灵台新集水库、泾川盘口水库等一批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努力加快农村饮水巩固提升、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改造、设施农业节水体系配套、抗旱水源工程等一批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河洪沟道治理、水保淤地坝、水源涵养、水源地保护、海绵城市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促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市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三)畅通信息高速公路。以“互联网+”和智慧化应用为重点,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实施“宽带乡村”示范工程,统筹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应用模式创新,建设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建立市级云计算中心,基本建成智慧城市。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整合资源,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加快庄浪国家级、静宁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

  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紧紧围绕“一中心两园区”城市布局,加快城中村、城际村和建制镇棚户区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天门塬片区、泾河北片区等区域综合开发,推进平凉工业园区、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产城融合,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承载能力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县城发展水平,突出特色、彰显品位,加快新型城镇化试点、小城镇建设,有重点地培育发展一批旅游特色镇、产业聚集镇、历史文化名镇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增强城镇集聚和承载功能,全市建制镇达到乡镇总量的80%以上。改革完善城市规划,全面推进“多规合一”,加强规划实施监督,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城镇的宜居性,统筹推进地下管廊、城市道路、给排水设施、污水垃圾处理、增绿扩绿、燃气供热和综合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崆峒区韩家沟水厂,大幅度提高中心城区供水能力。深化户籍和住房制度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崆峒区与泾川县、崇信县协同发展,连接交通、融合人文,构建平凉都市区,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

  (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区域条件、资源禀赋等,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提升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扩大美丽乡村建设覆盖面,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三)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发展,加强与兰州、西安、银川在文化旅游、科研教育、医疗卫生、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主动承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加强与天水、庆阳、宝鸡、定西、固原等周边城市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分工协作,建立合作互促的区域协作机制。推进区域内产业联结、组团发展,崆峒区依托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以城带乡、以商促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和城郊经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泾川、灵台重点培育壮大特色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有序推进煤炭、石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融合途径,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华亭、崇信坚持能源和非能源产业并重,加快构建多元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新型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示范县。庄浪、静宁以发展现代果业、脱毒马铃署等产业为龙头,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劳务输转等多元富民产业,着力建设现代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区。平凉工业园区以促进产城融合为方向,以打造新型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完善服务功能为保障,加快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八、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富市绿色惠民

  (一)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严格落实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和矿区植被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实施城乡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工程,重点加强对关山、太统山等重点保护区、静宁北部、崆峒西北部、泾川南部等限制开发区和华亭、崇信、灵台东南部等植被恢复区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水平,中心城市、泾川县、崇信县、静宁县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庄浪县、灵台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行最严格能源、耕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水源涵养区和水源地保护,强化重点区域和重要河段水污染防治,抓好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县城区、工业园区(集中区)和重点乡镇污水生活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使用率。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开展工业企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试点,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二)促进低碳循环高效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基地、园区、产业链等为载体,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补充完善关键环节,推动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可持续利用。积极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区),全面构建煤炭、煤电、煤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等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围绕农业节水、秸秆利用、果枝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等重点环节,加快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行动,实施火电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交通运输和建设产业低碳发展,到2020年城市交通新能源汽车配备和绿色建筑占比均超过30%。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倡导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公众节能意识。

  (三)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防工作,建立灾害性天气防范快速反应机制,完善防雹体系建设,推进防灾减灾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加强城市安全监管,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救灾救援队伍。完善救灾准备、应急救助、灾后救助、恢复重建相衔接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建立方便快捷的救灾物资应急调度体系,健全基层应急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建成庄浪、崇信救灾直升机停机坪,完善保险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建立和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强化指标约束和责任考核。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健全污染防治区域联动、环境保护市场体系、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地区间横向补偿、排放权交易等机制。

  九、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宣传弘扬包容、和谐、务实、进取的平凉精神,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推进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加大互联网宣传管理,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持续办好“市委大讲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感动平凉”人物、“平凉好人”评选活动,讲好平凉故事,传播平凉声音。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推进“诚信平凉”建设,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强政风、行风、乡风、家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334”计划,以重大文化项目和工程为支撑,加大始祖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开发利用,加强文化资源优势转换,提升文化原创力和品牌影响力,着力构建文化产业“12345”支撑体系。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网络文化等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新文化业态,实施文化数字化服务工程,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支持鼓励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积极促进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做好重点文物、古建筑群保护和古籍整理开发。实施文化品牌建设工程,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打造特色文化名市。

  (三)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自然、民族等资源,以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提升旅游要素,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进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灵台、崇信)和关山(庄浪、华亭)3个大景区、7个养生产业园、20个精品景区、7个旅游名镇和20个以上旅游名村建设,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产业旅游和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以康养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强化宣传推介,整合旅游资源,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培育3家以上文化旅游上市企业,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0亿元以上,建成全国文化旅游名市。

  (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大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水平,提高使用效益,实现“四馆一站一屋”免费开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文艺阵地建设,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内容,拓宽传输渠道,实现市县级广播电视节目数字标清播出,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60%。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网络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推动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市。

  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和农业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水权制度、农业综合水价和农村道路养护制度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体制,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引进众筹融资平台,利用资本市场引导推动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融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加强金融监管,提升金融发展水平。

  (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全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创新。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健全价格调控机制和政府定价制度。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设。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全面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放宽市场准入,优化管理服务,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积极支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

  (三)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多层次开放合作机制,培育提升具有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旅游交流平台,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源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劳务输转和农产品标准对接,培育全面开放竞争新优势。支持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对外贸易企业和品牌,加强国内外、省内外经贸合作,努力建成平凉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仓库、公铁物流园区、清真食品产业园,建设兰州新区“飞地经济”平凉产业园区。

  十一、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一)促进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强学前教育,实现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实施“全面改薄”等项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全面建成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加强甘肃医学院学科和内涵建设,建成特色鲜明、省内知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向国家级针灸大学迈进。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重视民族教育,支持特殊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新建中心城市青少年宫、科技馆、老年大学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每年保持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以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特定对象免费职业培训行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做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工作,保障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大力支持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微型企业发展,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安置和就业工作,加强劳动执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多渠道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力争“十三五”时期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在10%和12%左右。

  (四)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完善城乡低保制度,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健全社会保险体系,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健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双拥优抚政策,大力推行殡葬改革,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五)提升民众健康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健康平凉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力度,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实施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建设平凉市皇甫谧针灸医院和市级综合医院,统筹城乡卫生人才培养使用,加强基层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保持基层专业队伍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六)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严格落实行业安全责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突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推进平安平凉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十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一)完善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政策措施的机制办法,强化经济运行宏观管理和调控。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加强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各级党组织带头人,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强化法治保障作用。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全面推进法治平凉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民主、公正、高效、权威的良好法治环境。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加快形成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比较完备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加大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建立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正确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深化阳光政务,强化权力监督,构建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法治队伍,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三)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国防教育,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

  (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规定,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市委十二条规定,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十三五”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五)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编制市、县(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好本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做到思路对接、规划连接、项目承接、措施衔接。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监督检查、实施评估和监测预警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规划完成情况的跟踪监测,定期开展评估,分析实施效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前景光明,任务繁重。全市上下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