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刘立鼎:飞云老塬上“七冢”之迷

2015年11月12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从飞云"东官路"北行,经东沟沟、元朝,再由郭家向东便是"老塬上"地界,这一路老早就是一条供大车行走的土路。老塬上也称老庄,居户以薛姓为主,著名的红庆寺就在这里。老庄距飞云约10里,隶属飞云管辖,居户大多沿沟而居。这一带有一片平原,包含元朝、郭家、坡头、丰台、老庄、南峪等几个村庄,称作七冢坳(方言读作niao)。七冢坳之名来自此处有七个"冢"的缘故。

  "七冢"位于老庄的赵家咀以西,南峪以北,坡头以南,郭家以东通向老庄方向土路的南侧,几乎紧靠土车路,从飞云去老庄必经此处。七冢并非一字排列,而是自北向南成3-3-1或3-2-2(记不清了)排列。"大跃进"年代之前,七冢完好存在,靠路边个别冢,有人图方便从旁边取土,损失了一些底周的冢土。完全损毁可能是在大搞"亩产万斤卫星田"时代。早些时候,估计冢高8-10米;底周长约50-60米;各冢之间相隔大约15-20米,形状呈"鐘"形。儿时不知来历,看见冢形似钟,误以为应称作"七鐘坳"。

  关于老塬上"七冢"的来历,未曾查阅过有关《州、县、庄志》,不知那里如何记载,记忆里留下的只有一些几乎快要忘却地传说。据传原先"七冢"在"北塬",由于挡住了土地爷的去路,土地爷一生气,一拐棍把它们赶到老塬上来了;相传有时晚上还能看到有"鬼"提着灯笼在"七冢"之间串门。传说不可为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老早人们似乎已知道这些土堆是墓,而不是烽火台。如果是墓堆,绝非平头百姓家的祖坟,因为在平地上构筑如此浩大的土方,非官家而不可为。

  有关资料对"嘉平陵"有如下记载择述:嘉平陵是十六国时期夏国君主赫连勃勃的陵墓。赫连勃勃葬地,史载不详,只有世传。清嘉庆《延安府志》载:"赫连勃勃疑冢,在陕西延川县东南六十里白浮图寺前。有七冢,相传为夏王疑冢云"。《延川县志》载:"白浮图寺,在县城南六十里,寺前有七冢,前人以为夏王疑冢"。《延绥榄胜》也载:"白浮图寺,在(延川)城南七十里处,相传赫连勃勃葬地"。现仅存二冢,位于延川县稍道河乡古里村东1.5公里处。墓地北临交口河水,东西南三面环山塬,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二冢间距18米,冢呈椭园形,高10米,长径17米,短径9.6米,周长60米。冢北200米处为白浮图寺遗址,近年村民建起一座简易庙宇,内塑赫连勃勃像。1991年9月延川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妥善保护。

  传说中泾川飞云的"北塬",从地图上看应该是镇原县、庆阳县、环县直到定边。延川县位于泾川飞云的的东北,但总的方向来说也属北。这就有点巧了,老塬上的七冢真的该不会是被土地爷从陕北延川赶到这里来得吧!

  把两处"冢"作一对照,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赫连勃勃疑冢距延川县城60-70里,七冢坳距泾川县城也有60-70里;其二,延川有七冢,老塬上也有七冢并且大小、形状颇为相近;其三,赫连勃勃疑冢附近有个"白浮图寺",老塬七冢不远处有个远近闻名的"红庆寺"。

  赫连勃勃原名刘勃勃,字屈孑,匈奴首领刘卫辰之幼子,是汉与匈奴的混血儿,因为他的祖母姓刘,所以早期他也姓刘。刘卫辰死后他便投奔在高平公没奕干门下,没奕干把自己的女儿许给勃勃作妻,并且又推荐勃勃给后秦统治者姚兴。秦王姚兴见勃勃美仪容,躯魁武,纵论军国大事、天下英雄、言语得体,见解非凡便任他为持节,安百将军统领三交(今榆林西)五部鲜卑2万余部落。公元407(夏龙升元年)年,赫连勃勃叛变姚兴,并杀岳父没奕干,吞并其各部落,自立为王,因《史书》、《汉书》记匈奴人为夏后氏后裔,遂自称国号为夏。不久南下攻取秦属岭北诸城,又西吞南凉,从此一跃成为十六国之一。夏凤翔元年(公元413年)命叱干阿利调秦岭以北10万人筑都城统万城(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他说:"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传说统万城是"蒸土筑城",也就是把白石灰、白粘土搅拌,进行注灌,类似于今天的浇注法。

  公元416年,赫连勃勃挥师南下,一举拿下长安,418年,在长安称帝。但是他未在长安居住,却留下太子,镇守长安,自己回到统万城去了。昌武元年(公元418年),赫连勃勃回到统万城,这时宫殿大成,又改元真兴(公元419年),并刻石歌功颂德。此后数年间,夏先后攻取后秦的定阳(今陕西宜川)、安定(今甘肃泾川北)、高平(今平凉,一说固原)、杏城(陕西黄陵)、上邽(今甘肃天水)。到后秦灭亡前,夏已控制了宁夏、陇东、陕西西北及内蒙河套地区。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谥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嘉平陵。后太子赫连昌继位,427年,北魏攻取统万城,次年,赫连昌被擒,431年夏亡。

  从以上史实来看,公元407年夏建国到431年夏亡,泾川飞云当属夏之地盘。老塬七冢又极符合"嘉平陵"的建墓习俗,因此这里可能是赫连勃勃又一"疑冢",或者可能就是其"真冢"。

  另外,在赫连昌继位时,赫连定(勃勃第五子)官居雍州牧、镇守长安。后来他带领军队奔赴安定(泾川北),进封平原王、大将军、领司徒。428年,赫连昌被魏所擒,他便率遗众数万,踞平凉,称皇帝,改承光四年为胜光元年。赫连昌死后被赫连定将其王兄按帝王礼仪葬于泾川境内也极具可能。那么飞云老塬七冢也有可能就是赫连昌的陵墓或疑墓了。

  以上仅为推测而已,并无史实依据,飞云老塬七冢之由来乃仍一大谜也。

  作者简介:刘立鼎,甘肃省泾川县飞云乡人,年轻时在平凉一中上中学,1958年离开家乡,先后在中科院兰州分院、西安分院工作,1985年支援江西科学院工作,现已退休。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