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县劳务技能培训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2015年09月16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泾川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现实需求制定贫困劳动力培训计划,一方面“拔穷根”,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树品牌”,通过培训铸就劳动力的“金手指”,让外出务工的能“出得去”,让返乡乡就业的也能“进得来”。   

  摸清家底:大数据搭建新平台

  12469户48500贫困人口,5万余张户级信息采集表,6万多条数据,经过基本情况和帮扶措施的再核实之后,这些泾川县贫困户的“家底”被陆续录入了甘肃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这些数据将作为精准到户、到人扶贫的依据,助力扶贫决策。

  “在数据平台开始运行之后,每户贫困户的基本信息都能查到。”泾川县人社局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管理人员席乔龙一边点击平台类目一边介绍说:“还可以交叉查询,脱贫的有多少,返贫的有多少,都可以看到。特别是劳务培训信息,截至8月底,太平乡登记的培训总需求人数3633人,实际参训1965人,养殖、种植分别是297、1058人次都很清楚,根据数据的动态变化制定培训计划,可以避免培训课程重复设置。”

  大数据为部门决策带来的好处还不止于此,经过数据交叉分析,每个乡镇的培训需求趋势、劳务输转趋势都会通过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来。在多部门数据交叉复现之后,又将会全面细致地反映贫困人口全貌。 

  量体裁衣:科学制订培训计划

  有了客观数据,也要结合群众的主观意愿开展培训。泾川县一方面将减贫人口划分为新增劳动力、“两后生”、致富带头人、输转就业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劳动力五类,针对各自需求分别确定培训重点和培训内容;另一方面,到村、到户、到人对每个劳动力的个人情况、从业状况、机能水平、培训需求、外出务工地点、收入等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实名制培训及输转台账,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归纳分析,进一步完善培训计划。

  农民春种夏收秋播,时间不好协调。人社局就将开展的就业技能培训地点设在了用工企业、田间地头,利用农闲和春节前后时段,开展服装加工、护工、电焊等就业技能培训,使务农技能和技能培训“两不误”,实现技能和收入“双提高”。除此之外,还有针对“两后生”的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陇原月嫂”、“果都泾川人”等劳务品牌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示范性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共计七大类培训。

  在培训中,培训时间根据内容难易程度和技能等级也适当延长,同时培训人员还根据课程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情况,调整培训方式和课程安排,努力提升培训质量。 

  精准落地:打通培训最后一公里

  罗汉洞乡南河村的杨秀珍家在扶贫摸底中被归档为贫困户。两个孩子刚毕业,尚未在城市站稳脚跟,家里的经济重担全都压在丈夫身上。“家里老人没人照顾,我也想出去务工补贴家里。”杨秀珍说。夏收过后,秋播还没有开始,杨秀珍听队上人说乡里有个手工培训,就跟同村的姐妹一起过来看看。

  杨秀珍参加的培训叫“陇原巧手”,是县妇联精准扶贫行动中的一个项目。县妇联负责这项培训活动的张淑惠带领3名手工老师进乡进村,为农村妇女进行手工编织培训。罗汉洞乡是15个计划乡镇之一。“两种编织手艺,一个是编拖鞋,一个是钩织坐垫、婴儿鞋。这两种都比较简单,多数人能在两个课时之内掌握。”张淑惠介绍说。罗汉洞乡来了86个人,在手工老师示范之后,几个有经验的学员迅速掌握了技巧,编织出的花纹紧密而精致,也开始帮助其他姐妹。下课前杨秀珍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学会了一种花纹,她说:“这真是一门好手艺,能卖钱就更好了!”培训老师温彩莲当即表示要是质量过关,根本不愁销路。

  果树、蔬菜、家政等劳务培训的范围更广,人数更多。在理论和技能培训过后还要进行考试和技能鉴定,合格后授予技能鉴定证书,在外出务工时,有了证书更容易找到好工作,工资也更高。

  截至8月底,泾川县共举办各类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班25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共计3331人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