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旅游文化 >> 正文内容

泾川大云寺(泾川散记)

2015年09月14日 来源:兰州日报 点击数:

  了解泾川的人都明白,泾川确是一座小县城,但泾川的名头却是不小。泾川古称泾州、安定郡,居丝绸古道要冲,为华夏文明腹地,自古以来,它是出长安后通往西域的第一重镇。泾川历史悠久,境内有当地历史上最古老的两个小国——阮国和共国,这两个国家曾经是商的诸侯国。西汉时期置安定县,北魏置泾州,唐至德元年改名保定县。金大定七年改名泾川县,明洪武年间撤县置,由州直理县事。民国时改泾州为泾川县,沿用至今。

  丝路泾川

  2009年5月初,我和同事出差至西安,在西安逗留了几日后,决定乘大巴从西安前往泾川,因为坐大巴可切实感受古丝绸之路沿线景致。

  西安与泾川间的线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虽有变化,但道路走向基本上稳定。这条线路作为丝绸之路东段起始路线之一,由西安至咸阳、礼泉县、彬县到达甘肃泾川。在秦汉时期,这条道即是由陕入甘的主要通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次出巡天下,即有此记载:“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

  就路线而言,这条古道与今我们所行进的312国道线路走向,时远时近,相去不远。

  此时轿车已过彬县,行进在泾川地界。泾河水静静地流淌,不多时,已能看到著名的百里石窟长廊。石窟长廊中的栈道、雕像、石柱等隐约显现,远远望见的山脉就是西王母山。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我是早就听说过的,有人将之比喻为最原生态的丝绸之路。试想,2000多年的风雨、战乱,这条由长安出发,经陇右、河西、新疆至罗马的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当时的建筑物基本皆已消失,留下的也仅是明清重建。除了长城、古关、烽燧等土质遗迹外,其他建筑标志基本上灰飞烟灭了,唯有凿在石头上的石窟,千年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上最原始的见证。比如泾川百里石窟长廊、敦煌莫高窟石窟、拜城克孜尔石窟等。站在这个角度来说,称它原生态的丝绸之路,再贴切不过。

  2000多年来,这座丝路名城,迎送了每一个朝代以及每段时期往来于长安和罗马的波斯贵族、印度僧侣和中国商贾,汇集了超凡的人气,也见证过世界走向中国的壮烈场面。回山上的王母宫石窟,就曾分别见过汉武帝、张骞、法显、班超、吕光、玄奘等伟大人物。

  这座城市还是一处缓冲要地,欧洲人走完几万里后,在泾州稍加调整,然后进入长安,中国人离开长安后在泾州调整身心,踏上翻越陇山、西出阳关的万里征程。而今日的泾川城与泾河、百里石窟,一如汉唐模样,使丝绸之路的印象记忆,在此间变得具体、清晰。

  泾川西王母文化

  西王母文化处在中华5000年文化源头。

  西王母是中华女性始祖,最早见载于《山海经》。古之西王母,是中国西部羌戎各民族处于母系社会阶段的女性首领,她和轩辕黄帝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西王母鼎力相助黄帝战胜蚩尤,所以,炎黄子孙应该说与西王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学家吴晗认为:“西王母是公元3000年左右活动在陕甘高原的‘西戎’即‘犬戎’的别名。”而《词源》对西戎的解释:“戎或西戎是西北诸古代民族的总称。”

  公元前1134年,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年头,这一年中原民族建立了周朝。当时,包括西王母在内泛称犬戎的西部民族尚未统一,历史上对此亦有翔实记载,西周多次讨伐戎族,周穆王西征犬戎至泾河上游就是著名的史实,在这一史实基础上,衍生出周穆王与西王母在泾河上游瑶池相会的美好传说。

  据《史记》记载,周穆王与西王母于回山惜别时,曾亲笔勒石题写“西王母之山”五个大字。

  瑶池相会是一段十分浪漫的故事,周穆王向西王母送上中原精美的纺织品,西王母则用美酒和鲜果款待这位中原君主,周穆王和西王母分别唱了《黄竹歌》和《白云谣》,这个传说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两国君主友好会见的求和事件,从此在泾川一带留下瑶池、回山、回中等地名和文化遗产,当然,也是内地信奉西王母的发端。

  诗人李商隐据此也留下:“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的不朽诗篇。

  中国历史上,周穆王是周王朝大名鼎鼎的一代天子,他在历史上之所以著名,主要还是《穆天子传》提高了他的知名度,尤其是在瑶池和西王母会见一事。

  这部书描写周穆王西游的路线大致是:从西安出发,过河南,经山西雁门关到达内蒙,然后沿黄河而上,经宁夏至甘肃过青海入新疆,再跨过昆仑山脉,越过葱岭,最后来到西王母之邦,拜会西王母,之后东返至新疆,进入甘肃,复经宁夏、内蒙入山西进雁门关回到西安,往返行程35000里。

  有学者推测,《周穆王传》的作者大概是春秋战国期间人,作者根据周穆王赶犬戎至甘肃陇东一带的历史史实,书中既有真人真事,又掺杂神话幻想,然而,周穆王在泾川回山会见西王母之邦酋长或拜谒神庙、祭祀等皆是可信的史实。

  在泾川,和西王母息息相关的另一位皇帝是汉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有雄才大略的一代君主,他沿回中道,北出萧关的事件在《武帝纪》中如此记载:元封4年冬10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

  回中道为古驿道名,因汉武帝途经回中得名,这条道是秦汉时期由陕入陇的重要通道,汉武帝曾四次途经回中道巡查陇东民情。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后又开辟了陇关道,陇关道遂成为由经陇州入陇进入秦州及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回中道入陇地位才逐渐被取代。

  有学者统计,汉武帝曾11次来泾川,泾川成为汉武帝巡幸最多的一个地方。历史是谜,个中缘由,只有汉武帝知其内涵。有一点是肯定的,回山建王母宫与汉武帝多次亲临泾川是分不开的。相传,汉武帝于七夕之时在瑶池与王母相会,有幸品尝过王母娘娘的蟠桃。《全唐诗》就有这样的记载,“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欲问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

  泾川王母宫建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因战争毁于清同治年间。上世纪90年代初重建。王母宫正殿为西王母大殿,殿前有降真树和香亭,亭下是玉皇大帝殿。王母大殿左侧依次是文昌殿、无量殿、三皇殿、周武王殿等,右殿为子孙宫、五帝殿、汉武帝殿等。主体建筑呈南北走向。当你漫步其中,错落有致的景观使你不由得会想起着两句诗的意境:此处为丹林翠水之乡,其间有仙树瑶池之路。站在回山之巅的王母宫建筑群内,南侧的汭河、瑶池、泾川县城皆可遥望,向北还可观望到泾河、泾河川以及泾汭二川的无限风光。

  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泾川王母宫也是唯一一处有翔实历史记载的祭祀西王母的圣地。泾川理所当然成为西王母文化的发祥地。

  “佛都”泾川

  将一个地方称为佛都,这当然是比喻,但也足能言明此地佛文化的分量和地位。古都洛阳就有佛都之说,这主要是因为洛阳白马寺有着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之称。

  泾川是甘肃的东大门,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大站,佛教文化的沉积非常深厚,所以才会有此比喻:“如果说敦煌是佛教艺术的宝窟,那么泾川就是佛教信众的圣殿。”此说法明显是将敦煌和泾川放在同一平台上。

  倘若你实地踏访,也定会和我有同样的感觉:泾川佛教文化实在是辉煌至极。

  大云寺博物馆于2007年在大云寺原址上重新修建,其整体建筑风格以仿唐为主,由山门、碑亭、钟鼓楼、舍利塔等构成,整个建筑飞檐走壁,突显出历史上大云寺的大气与厚重。

  遥想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以印度阿育王为榜样,以阿育王的气魄来“弘法护教”,史学界认为,历史上的所有帝王,建塔立寺,写经造像,无过于隋文帝者。当时,泾州属长安门户,14粒舍利于公元601年10月由高僧送到泾川,在大兴国寺建地宫供养。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武则天对《大云经》极为崇敬,敕令长安、洛阳各建一座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大云寺选在大兴国寺遗址上兴建,动工之初,发现了隋代供养的舍利。遂做成铜、银、金棺椁,并以硫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再配以石函,于公元694年放入地宫,建塔立寺。

  明洪武年间,泾州大云寺于毁于洪水。1964年10月,泾川县水泉寺村民整地时,重又发现了于公元694年重建的大云寺故址以及五层套装舍利容器。泾川后来又多次出土舍利。

  泾川还有著名的“百里石窟长廊”,其窟龛有600多个,有佛教造像,铜像、石像、泥像等400多尊。泾川出土的十六国时期的鎏金铜佛造像,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最完整的鎏金铜佛造像,泾川佛教碑刻中,南石窟寺碑为学者们研究北朝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杜斗城先生因此得出结论:“泾川佛教文化在甘肃的地位仅次于敦煌。”

  迎着山门而进,左、右两侧是碑亭,在这里可以参观到许多有关大云寺的碑文。再往前走,东西两厢分别立着钟楼和鼓楼,晨钟暮鼓的回声每天都伴随着佛教圣地。正前方高高耸立的建筑物就是闻名遐迩的大云寺舍利塔。

  舍利塔总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地宫,地宫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骨舍利。第二部分为塔基,第三部分为7层佛塔主体,沿着塔中心攀沿而上,站在宝塔顶上,泾河川两岸美丽的风光尽收眼中。我再次想到了诗人李商隐以及他的诗篇《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

  诗中的安定城楼,所指泾州城楼。时年,26岁的李商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结果落了榜。这首诗是他登安定城楼遣愁言志的名作。当失意的李商隐站在安定城楼上举目远眺时,眼中是泾州山河美景,而他莫名感喟自己寄人篱下,流落幕府。

  当然,昔日的安定城楼,早已坍塌,但它辉煌的景致和当时泾州佛教文化的兴盛却还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