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泾川县举行
8月28日至29日,由平凉市委宣传部主办,泾川县委、泾川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泾川县举行。研讨会以丝绸之路与泾川历史文化为主题,以“丝路重辉·泾川论坛”为载体,集中研讨丝绸之路与泾川历史文化研究、泾川佛教与舍利崇拜、泾川道教文化研究、泾川民族民俗与考古研究、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等五大专题。来自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专家学者,市文广局等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泾川县全体县级领导,各乡镇、温泉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新闻媒体记者共计220多人参加研讨会。
在8月28下午举行的研讨会开幕式上,平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复兴,泾川县委书记李全中分别致辞。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坚教授分别宣读了中华书局编审柴剑虹、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的贺信,陕西师范大学胡戟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西安大慈恩寺主持增勤,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隋唐宋辽金元史研究室原主任李斌城,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斗城,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家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隋唐宋元研究室原主任黄正建,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名誉院长温玉成,国家文物出版社总编、教授葛承雍,河北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孙继民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
曹复兴指出,泾川作为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门户重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开展学术研讨是深度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区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探索依托文化资源转型发展的路子,厘清泾川文化脉络,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构建“西有敦煌莫高窟,东有泾川大云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全中指出,泾川地处华夏文明腹地和丝绸之路要冲,自古为西出长安通往西域的门户重镇和东越陇山进入京都的关陇咽喉,区位优势独特,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特别是1964年以来,半个世纪内三次出土佛舍利,次数、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国内少有、世界罕见,被誉为“华夏佛宝圣地”、“世界佛舍利供养地”。举办这次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学术研讨会,必将对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找准泾川在丝绸之路上的定位,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8月29日上午,专家学者分历史文化组和宗教文化组,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下午,专家学者代表作了大会发言,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了学术总结。闭幕式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齐雪琴主持,河北省社科院院长孙继民教授、县政府县长王廷佐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王廷佐指出,本次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紧扣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主题,以创新的思维、独特的视角、前瞻的眼光,阐述了诸多十分重要、富有见地的学术观点,会议对研讨会成果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总结,对促进县域历史文化研究和文旅融合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县上将进一步优化思路,主动作为,积极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加快融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扩大开放开发中深化交流合作,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增强综合实力,努力把泾川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
开幕式
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隋唐宋辽金元史研究室原主任李斌城
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家瑶
分 组 研 讨
闭幕式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