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半个世纪三现舍利 西北小城的佛教情缘

2015年08月25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细小如沙,晶莹剔透,看起来有玻璃的质感。在平凉市泾川县博物馆,记者见到了被佛教徒视为圣物的舍利子,不是一颗,而是足足有上千粒。在泾川这个人口不足30万的西北小城,自1964年起,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曾三次发现瘗埋的舍利子。1964年在唐大云寺遗址发现14粒佛祖舍利,1969年在大云寺西南发现北周宝宁寺佛舍利,2013年发现宋龙兴寺诸佛舍利二千余粒,泾川舍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在全国无出其右。

  “意外”带来的惊喜

  2012年的最后一天,泾川县城关镇共池村村民在抢修道路时,意外在大云寺城墙东侧发现一处佛像窖藏坑,出土了佛、菩萨、天王等文物240余件。一个多星期后,在窖藏坑东侧又发现一座地宫。

  “地宫内有一具陶棺,头朝西尾朝东,陶棺的尾部还发现一块铭文砖。”泾川县文广局局长李晓京说,铭文砖边长约30厘米、厚5厘米,方方正正。上面有“维大宋大中祥符六年”等字,记载了泾州龙兴寺曼殊院念法华经僧云江、智明,同收诸佛舍利约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瘗埋于文殊菩萨殿内。

  2013年1月17日,省市文物部门决定将陶棺整体搬迁到泾川县博物馆重点保护。6月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复专家张勇剑教授和她的团队开始对陶棺进行清理。CT扫描显示,陶棺中共有4个透明的球形瓶状容器。经过一个星期的清理,陶棺中共清理出多枚佛骨,20多颗七彩石(“七彩舍利”),6个舍利瓶,散落在陶棺里的舍利子1000多粒。

  由于技术原因,目前尚有两个漆盒未打开,其它舍利瓶中到底有多少舍利仍不得而知。但据专家的推断,全部舍利的数量,很有可能和铭文砖中记载的“二千余粒”吻合。

  “大宋大中祥符六年是公元1013年,舍利出土的时间是2013年,整整有1000年。”李晓京说,假如当初修建大云寺时,把围墙再向东扩一点,这些佛像、舍利可能就永远被埋于地下了。

  战略要地造就文化繁盛

  舍利是梵语的音译,原指佛祖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结晶体,后世把诸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圆寂后火化凝结成的结晶体也称为舍利。舍利多为颗粒状,晶莹剔透,色彩斑斓,是佛门珍宝,供养舍利被视为弘扬和传承佛教文化的重要标志。

  对泾川来说,“意外”带来的惊喜在1964就已出现。1964年,泾川县水泉寺大队在平整村中土地时,意外发现一处地宫,后在此发现“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

  据陕西法门寺博物馆原馆长韩金科介绍,隋文帝杨坚曾下诏,分佛祖舍利给全国30个州并建塔供养,泾川所在的泾州建大兴国寺供养得到的14粒佛祖舍利。后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改大兴国寺为大云寺,并新制铜匣、银椁、金棺,加之原有的石函、琉璃瓶构成五重套函安奉佛祖舍利。大云寺出土的“五重套函”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71年,郭沫若陪同外宾来兰州访问,亲自鉴定了大云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银椁,并指出:舍利石函,贵在石函。

  1969年,在泾河大桥桥北铺设引桥土坡时,在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耕地意外发现了北周比丘慧明造佛舍利套函,套函由石函、大铜函、小铜函、硫璃瓶组成,硫璃瓶内有舍利数十粒。

  宝宁寺、大兴国寺、大云寺、龙兴寺,加之目前保留下来的地名水泉寺,在泾川县城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区域多座寺院相继被发现,为何这个西北小城集中了如此多的佛教寺院?

  据相关专家介绍,武则天晚年在唐隆政变中被迫将皇位传于其子李旦,李氏中兴后改大云寺为大唐中兴寺、龙兴寺,宋代沿用龙兴寺的名称。因此,宋代泾州龙兴寺与隋代大兴国寺、唐代泾州大云寺一脉相承。至于宝宁寺、水泉寺和大云寺的关系,目前还不得而知。

  韩金科说,泾川古称泾州,汉以后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个重镇,京畿之地,战略位置显要,也是各种文化交融汇聚之地。先秦之时,泾川是秦国和义渠争夺的要地,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此交汇。南北朝时期,泾州是北周创立者宇文泰的发迹之地。唐安史之乱后,泾川所在的陇山一线成为对抗吐蕃的前沿阵地,唐王朝死守泾州。两宋时期,北宋和西夏、金和西夏在此拉锯,北宋名将范仲淹、韩琦、滕子京都曾经在此供职。

  “历史上的泾川战略地位显着,文化繁盛,佛寺众多,但由于战乱频繁特别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洪水,使泾川的众多佛寺无一保存至今。”韩金科说。

  盼舍利回归 与敦煌比肩

  “舍利对佛教来说是圣物,它应该回归寺院,而不能当做文物放在博物馆。”韩金科说,泾川应充分挖掘其深厚的佛教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泾川的佛文化,了解泾川,促进泾川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为了保护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泾川从2007年开始,分两期实施了大云寺景区开发建设工程,先后建成了舍利塔、钟鼓楼、碑亭、管理接待服务中心等工程。

  根据建设规划,大云寺博物馆总占地364亩,分为中心区、服务区和景区广场三部分。总体规划设计为仿唐建筑风格,概算投资约3亿元。中心区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主要建设主展馆、佛骨舍利塔、钟楼、鼓楼、东西碑亭及接待管理服务中心等,共分三期建设完成。目前,大云寺博物馆已初具规模,成为迄今甘肃最大的仿唐建筑群。大云寺景区三期工程已破土动工,设计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全木结构,仿古建筑,计划2015年年底前全面建成。

  “泾川对中国佛教来说,其地位足以和敦煌莫高窟相比,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泾川,甘肃不止有敦煌莫高窟,还有泾川大云寺。”李晓京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