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泾川文艺 >> 正文内容

我心向佛(琴儿散文)

2015年06月26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以此文,应和将临的泾川大云寺佛舍利安奉大会,愿我佛慈悲,佑护众生吉祥。

——题记

(一)

  行道旁,一丛又一丛艳红的草花花开。办公室窗外,大云寺的高塔在雨幕里安静屹立。

  一种草花与一座寺庙,有什么关系呢?我却在看见草花花的时候想起大云寺,在遥望大云寺的时候眼前浮现起那种草花。

  草花是自生自长自艳自灭的那种,大伙儿都叫它老婆干粮。大概是因为它的果籽簇拥成一个小小圆饼的缘故吧。草花学名蜀葵,于无声无息里发芽、长大,五六月份开花,沿途的草丛里、村里人家的陋屋前,粉嫩嫩站着一簇又一簇,笑模笑样的,竟也风情万种。

大云寺原是座空寺,工作的间隙常常听到寺里塔铃的脆鸣,阳光下雨雾中,别一番肃穆安详。大云寺因为一场盛大的法会而灯火璀璨,热着心思往红尘深处走,佛心思凡,都蹿到央视新闻里去了,失了往日的矜持。给人几分不敢相认的陌生来。

(二)

  于我而言,佛,实在是一个神秘的所在。

  一直以来,我以为佛是等同于神仙的。

  小时候,老家村子里比较偏僻荒凉的地段有一座关帝庙,隔三岔五就看见供桌上有新鲜的供果点燃的香烛,不知是何人所为。实在馋,回家就绘声绘色给父母描述供果的样子,却被严厉呵斥,说要是偷吃了关帝爷的供果,来生会下地狱进磨眼的,那时候才六七岁,着实被吓着了,远远看那座小庙都恐惧,总绕道而行,村子里最调皮的狗蛋亦是如此。

  当时村里有个神婆婆,婶娘们常去她那里求医问药。神婆的来历很蹊跷,原本是村子里素朴的女人,忽一天大哭大闹唱个不休,嘴里嘟囔些菩萨神灵的事,就有人说是被神灵附了身,于是安了神位。有所求的人去神婆家,压了香钱虔诚跪拜,神婆就在神位前焚香,之后浑身颤抖嘴唇哆嗦,念念有词,说的是跪求人对神仙的种种冲撞而带来的不顺灾祸,求神之人拜了又拜,香钱加了又加,神婆于是有了拨乱反正之法,在香火上晃荡些折成小三角的黄纸,叮咛回家烧成灰喝了,看得我头皮发麻、浑身亦是抖抖索索的了。

  私下里想佛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心下生出不屑来。却怕遭报应而口头敬服着。

  转变观念完全来自影视剧里踩着祥云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遭遇凶险无数,每次悟空有难,她必定及时现身、和颜悦色相救,为人慈善又无所不能,实在对了我的心思,至此,对于佛,我由最初的恐惧变为有几分喜欢了。

  我意念中的佛,是匡扶正义、施善于人间、救民于水火的神。

  读了一些书,了解到颇受我敬爱的李叔同,饱学之士,又抱得美人归,算得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却毅然决然出家,闲置了笔墨弃了美人,专心礼佛。后来又读到很多佛的禅语,意蕴情致颇耐人寻味。对于佛,这才生出一些敬意来。

  却仍然不懂,我看佛,隔着山水,犹如雾中看花。

(三)

  我所在的小城泾川,有“佛教圣地”之称。

  县城西面的王母宫山有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的王母宫石窟,泾河两岸有“百里石窟长廊”,城东有南石窟寺,后来又去罗汉洞乡看过佛塑像及壁画,了解到“百里石窟长廊”的渊源。在城北水泉寺村田畴处,1964年发掘出隋文帝、武则天两朝皇帝敕分供养的隋代大兴国寺、大周(唐)大云寺佛祖舍利,1969年发掘出北周泾州宝宁寺佛舍利、舍利瓶、大铜函、小铜函,2013年1月9日发掘出宋泾州龙兴寺诸佛舍利并佛牙佛骨陶棺及铭文砖。

  文物年代久远,本就具有传奇色彩。更传奇的事情是,佛舍利棺砖铭文载,诸佛舍利葬于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至发现时,整整一千年。

  学术界一片哗然,小城人欣喜若狂。

  千年一现。千年一现!

  一生致力于发掘泾州古文化推介泾川的张怀群老师在大云寺诸佛舍利安奉法会当天收到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通知。这么多的巧合,也实在是有几分玄妙。

  2013年6月19日,在泾川大云寺隆重举行诸佛舍利安奉法会,当时高僧云集、万人空巷、盛况空前。人民、搜狐等大型网站皆做了宣传,央视新闻也做了相关报道。据说文物价值斐然,着实让小城的人们扬眉吐气了一回。

  发掘出的窖藏佛像、佛舍利是文物又是圣物,护卫森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缘目睹的。我也曾随众人在大云寺买了康乃馨虔诚去过地宫,终是远远地看,并没看清什么。

  得来却没费功夫,兴许我也是有佛缘的人吧。

  7月10下午因病正好在家休息,先生电话来说有外地的领导来看舍利,唤瞳儿伺机大饱眼福,我抓起衣服就跟着跑,好说歹说赖着去了。亲眼目睹了窖藏佛像,佛骨及诸佛舍利,并聆听了考古专家张教授的详细讲解。

  对文物圣物我知之甚少,只安静地听,心里亦是存了敬畏与虔诚的。

  或许我的心里,也是渴盼救苦救难、赐福报于众生的佛的存在吧。

(四)

  2013年6月19日,大云寺诸佛舍利安奉法会。

  真正万人空巷呵。

  僧袍翩然,经幡飘飘,香烟缭绕,大云寺前所未有的热闹。众僧诵经之声佛乐之音,碾压了塔角风铃的脆鸣。和所有小城的人一样我也按捺不住兴奋,成为人山里的一棵苗人海里的一滴水,真正摩肩接踵啊,个子也不算矮的我视线屡屡受阻,终于汗流浃背挤进大云寺,却只远远看见和尚们肃穆的脑袋。佛龛里满是燃烧的香烛,香烟缭绕,熏得我头疼。

  想起老年人说过的一句话:“佛争一炷香”。突然觉得,佛心也是浮躁的,佛怕也喜欢争世人的敬仰供奉吧。

  敬香的人,亦是个个揣了愿望来,祈求佑护,求财运、官运、安康运。

  法会第二天,有僧人行走于我们单位,讲佛法施气功变着法儿卖一些膏药,让人哭笑不得。

  人在佛前的种种媚态,佛对众生各揣心思叩拜的默许,让我觉得压抑。

  佛不说话,只是笑眉笑眼。若佛能说话,会说些什么?

  或者,佛无所谓争,佛的争是人的争,人们建塔塑佛,礼佛,无非是为自己无依的心找一个安放的所在。

  去耀一法师的博客中探问迷津。大师在博文里说,佛缘,是心中有佛,是放弃非分的欲望,是平和的面对生活,是对己对事负责,是拥有美好的信念,是行智慧之事,是善于忍耐,是宽容待人,是懂得爱与感恩。关于礼佛,她说——多名贵稀有的沉香,比不上一念慈悲心香;多洁净的水也会被污染,比不上一念不动的清明柔和;千树万花芬芳终有凋零时,比不上慈颜微笑入心的关怀;无慈悲诵念千声佛号,不如一句由衷的赞叹沁人心脾。

  原来,人们对于佛旨意的领会是存了偏差的。

  法师的解说让我对佛尽释前嫌。

(五)

  我不懂文物,自是没有多少兴趣。彻底打动我的,是佛像,是佛的笑。

  博物馆里置放着多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发掘出的北魏、明清时期的佛像。佛像线条流畅,姿态从容,或高洁典雅,或妩媚多姿,或优雅舒展,或怡然自得。每一尊都端庄凝重、形神兼备,每一尊都慈祥秀丽、灵秀华美。

  是那样的慈眉善目的佛呵,或坐或立,每一尊都微微颔首、笑意丛生。

  佛在笑。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抬眼即见佛的笑。

  我不知道该如何去描述佛的笑,只觉得在仰视佛的笑时,心里的莲花一瓣一瓣的绽开,只觉得每个生命在佛的微笑里突然就还原成了生命本来的无拘无束的状态。

是那样慈爱、广阔、纯净、安详的笑呵,那一瞬,我想起蒙娜丽莎的微笑,想起颔首给幼儿喂奶的母亲。这一刻,佛如此靠近我的心,我忍不住想去靠近佛,在她的佑护里幸福终生。

  佛的笑,让我心生感动,心生温暖,心生虔诚,心生感激,心生安静与从容。

  至此,对佛,我终于生出亲近来。

  真正让万世敬仰的,应该是佛祥和无边的微笑吧。

  这笑,能融化掉人心里的坚冰。这笑,能漾起一湖春水。我是多么喜欢这慈爱满满的笑啊。

  在佛的眼里,众生平等,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境界!

(六)

  佛的笑让我想起一些人,一些事。

  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2010年5月二期工程竣工的泾川县大云寺博物馆,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举架平缓,出檐深远,用材硕大,色调古朴,庄重典雅。该工程建筑群基本沿袭唐代建筑风格,前后逐层升高,中、东、西三路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中轴线基本对称,以唐代礼制进行总体布局,所有建筑都参考唐代规范做法。舍利方塔建筑设计举架平缓,显得非常稳重,大部分建筑采用较大的出檐,有的出檐达到五六米,飘逸、灵动、大气,充分体现了隋唐建筑的独特风格。目前,大云寺博物馆已成为迄今甘肃最大的仿唐建筑群。

  大云寺的设计者却是一个平凡的人。听人说他个不高,罗圈腿,穿的衣服像是从旧货市场上淘来的,猛一打眼,你会觉得朴实憨厚的他是刚从牛圈里走出来的农民,在大云寺修建期间为节省费用多次坐班车来泾川,对拖欠的设计费更口不提。大云寺的建设者也多是周边的民工。美妙绝伦的建筑作品,无不出自普通民众之手。

  随佛舍利一同出土的佛舍利棺砖铭文讲述了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泾州龙兴寺”僧人智明、云江收集“诸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于本院文殊菩萨殿内葬之”的事实。张怀群老师解说法花和尚采用收集、交换、购买的方式,竭尽毕生精力才得以汇聚到如此多的佛舍利。在乱世中,他们窖藏佛像,埋藏佛牙佛骨及诸佛舍利,保存了文物,传承了文化。这些做了造福后世、功德无量的事的人,也是平凡的人。

  大云寺法会期间,有数名居士来寺里志愿做饭,炎热天气里整日操劳,夜间打地铺睡在大云寺,平心静气,毫无怨言。若不是亲眼看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佛之善心慈爱意,在众生。

  善良持衡的民众,才是活在世间的佛。

(七)

  终于与佛和解,心里存了对佛的敬仰。

  慈善,宽容,微笑,追求,坚持,是我理解的佛道。众生平等、自由、热爱、祥和、美好的生存,以最好的姿态善待生命,是我悟出的佛道。

  我心向佛!

  我心向佛,向佛的慈善悲悯,向佛的宽容笃厚,向佛的纯净安详,向佛对世间诸多美好存在的相信,向佛坚持信念的坚韧,向佛为实现信念永无止息的坚持。

  来生的幸福,对于我太过遥远。

  我心向佛,就是用如佛的慈悲,把今生的生命开成一朵温煦柔和的老婆干粮花,这一年的花萎了,就生成种子,散落在土地上,来年再开。下一个来年,再下一个来年,还开。

  千年之后,我们都已去了。而我们用爱心,用慈悲,用毕生的热爱开成的那一丛丛草花花,一定会更加硕大、更加艳丽、更加充满生命的张力吧。我以为,每一个爱这片热土,为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更好的生活而无私奉献的人,都是一株顽强生长、热烈盛开的草花。

  希望后人能够懂得,一朵花,一种继往开来的美好,不是千年一现,而是千年站立。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