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史肇荣:解放前泾川民间秦腔戏剧

2015年05月23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秦腔从清代晚期崛起,到民国年间进入高潮。光绪初年,常腾甲(号称常三爷,捐生,窑店人)创建了本县第一个秦腔班社。民国元年(1912),党原人高应元(乡约)创建了第二个班社--高升班。1930年陈虎娃(丰台人)、1934年燕占海等先后购箱组班,至1949年全县境内共有班社18个。

  清末民初在我县活动的演员多是本地人。最有名气的如同胞兄弟梁二、梁三(名字不详,今高平乡原梁家村人),在陇东一带声誉大震,至今尚有"梁二梁三,领戏一班,写的正月十五,唱到九月十三"的传说。据传,陕西关中某地在一次唱对台戏(也叫斗台戏)时,因一方输得很惨,便邀梁家兄弟去登台,结果转败为胜,使箱主赢得了许多财物,梁二梁三的名声也轰动一时。

  梁二之子梁生金(又名春娃子),是一位文武兼优、唱做俱佳的艺人。他的得意门生杨改民(今窑店乡西阳村人),主演须生,兼演花脸和丑角。杨又培养出了很多优秀演员,其中有白忠孝(又名白书来,镇原县人)、任国栋(又名月月,庆阳县人),常俊德(又名喜娃子,西峰人)等,皆以须生为著,各有兼长。其演技博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和平庆同道艺人的钦慕。民间曾流传着"北原的白(忠孝),南原的杨(改民),挑起董志原上半架梁(金生)"的传说。因此他们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所谓"陇东把式"的流派,杨、白、任、常为其代表人物,被群众誉为"四大班长",其中杨被称为"杨大班长"。

  辛亥革命后,当地的班社和艺人已不能满足需求,应时而来的是陕西岐山、凤翔、宝鸡一带的艺人。如民国初年在高升班的王凤秦(花脸,宝鸡人)、易得之(旦角,朝邑人),杨早喜(须生,凤翔人)。三十年代本县有名噪一时的魏佳和(须生,宝鸡人)、李华(又称佳宝旦,宝鸡人)和后来的李玉成(又名德德娃,旦角,千阳人)、魏来子(须生,凤翔人)等,被群众称为"西府把式"。他们为泾川培养了许多深得观众好评的演员,如擅演须生的秦宏奎(本县合志沟人)和演花脸的毛有钱(党原人)等都是跟西府演员刘兴艮(二花脸)、冯大净学艺的。

  抗日战争时期,关中一带的班社和艺人纷纷西上。1936年至1937年,就有以秦腔表演艺术家刘毓中为社长的"新声社"和以王朝建(陕西名旦)为社长的"培基社"先后来我县,除在城内售票(每晚都是满场)演出外,还到农村为庙会演出。还有零星演员流入我县,或临时演出,或长期搭班合演,其中著名须生有以《辕门斩子》享誉的刘易平,以《徐策跑城》闻名的阎更平,具有独特风格的衰派老生张方平、袁兴民,以红生著名的刘全录、景乐民、王超民,久任"平乐社"教练的秦宏德以及后来的丁醒民、高升平、高兴平、李林平、叶益民、陈易平、李发民、余庆民等;小生有号称"活周瑜"的沈和中,文武兼优的张兴华、牛利民、唐利民等;旦角有曾与秦腔正宗李正敏媲美的薛再平(西安曾设有敏平艺术研究学会)和著名花彩沈爱莲等;花脸有名驰西北的汤秉忠、华启民、何瑞秦等;丑角有号称"滑稽大王"的杨保喜(大麻子)和王定秦等。群众称他们为"东府把式"(又叫改良派)。东府演员中,有许多人因在甘肃久演,逐渐渗入了本地艺人(老江湖)的技巧,同时本地艺人也吸收了他们许多新颖技艺,以致形成了一种刚柔相济、雅俗共赏的演唱风格,故群众称其为"二江湖"。

  1938年以县城人章永福(又名章武士)为首,联合友人从西安购回了一套较完整的箱具,仿西安易俗社筹建了"易风社"。

  1938年咸阳人郑四带领他的"益民社"来泾演出,期间袁兴民等演员投入了易风社。

  1942年章永福之侄章少雄以县党部的名义,接收了易风社的全部箱具和部分人员筹建的"社教剧团"。后因"百物昂贵,生活日高,入不付出,无法维持",遂于当年8月停止。从此有以张乐平(旦角,长安人)、阎更平为正副社长的"泾乐学社",以张乐平为社长的"通俗社",县党部和三青团县团部联办的"新生剧团",以谢复兴(旦角,庆阳人)为社长的"复兴剧社"和以陈易平(须生,长安人)为社长的"民生学社"等县城戏曲班社,朝聚夕散,此起彼落。1947年5月,由县自卫队中队长文安邦负责组建了"泾卫剧团",该团直活动到建国前夕。

  旧时剧团通称戏班或剧社。班、社的负责人称为领班长,有箱具的则称为箱主。组织上多为家长制。经济上大部分是合资经营,占股分红,演几场就结一次账。行政管理上也有一定的规章,如安排角色的人,称为派班长,他对所有演出节目中的大小角色都必须通晓,不会者由他包教,所以派到谁谁就得服从,是全班最有权威的人。管箱具的称为箱官,一般是箱主最信任的人,演员不按规定着装或损坏衣物者,箱官有权干涉或提交领班长给予处罚。会计称为管账房的,主办一切经济收支事宜。办外交的叫写头,联系演出地点和有关内外交涉事宜。前台管理人员叫拉前场的,负责挂幕、安置桌凳,演出时备道具,递跪垫、放火等。

  后台清规戒律很多,花脸可以坐头帽箱,须生坐二衣箱,旦角只能坐脚箱,唯独丑角可以乱坐。同时演员之间吵嘴打架,别的都无权过问,只有丑角可以调解或禁止,故有"丑角为头"之说。

  班社吸收演员时,缺须生者在耳帘上挂一条黑三须;缺旦角者挂一鬂花;缺花脸者则挂一条红张口胡子等,作为招聘人员的标志。

  开演前约一小时,管前场的掌起三节马号,向台口托长音一吹,等于发号施令。演职人员闻声登台,各执其事。鼓乐队则大敲一通锣鼓,俗叫"敲开场",一般占用半个小时,敲完后再过一、二十分钟,一个演员随便穿戴些戏衣戏帽,用两句引子上场,转身独坐桌前,俗叫"坐台",再念四句定场诗,便袖手呆坐起来,有时还东张西望,看台下热闹。如此坐一阵说一句,转身而下,正戏开始。正戏演完,管前场的又吹一声马号或将桌裙拉起搭到桌面上,表示演出到此结束。对于犯了班规的人,领班长则毒打一顿作为处罚。情节严重者,则供起"庄王爷"指出罪过,被打得七死八活,还得带伤演出,有时还被倒悬梁上,予以禁食,直至彻底认罪悔改或赔偿损失方休。对逃跑的人员,一经抓回,则往往要给以所谓"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或"三刀子六窟窿"的酷刑处置。反之,只要上了另一班社演出的舞台,则作罢论,既使骗取长余的钱或盗走的东西也予一风吹。

  年终为了出奇制胜,广招观众,籍以获得一次较高的收入,拟定几个节目,将其角色,互换行当,兜人取乐,俗叫"大反串"。例如"易风社"于1940年在县城南关剧院一次反串戏中,汤秉中(花脸)饰《柜中缘》中的小丑,华启民(花脸)饰《拷寇》中的小生,袁兴民(老生)饰《吃鱼抱合》中的小生,王定秦(丑角)饰《花亭会》中的小旦,张乐平(小旦)饰《取长沙》中的黄忠,张崇义(旦角)饰《劈门》中的老生,当时观众笑得前俯后仰,过后常为人们开心的笑料。

  旧时的舞台,设备很简陋,挂一幅大幕,两个各约一米宽的耳帘。前台只安几张桌子。一般没有布景和其他幕布,更无扩音,灯光则是在台口上面挂两个铁制的圆圈,搁上瓷碗,用棉花搓成捻子,添上清油点燃即可,四十年代始兴起汽灯,直到解放后才用上电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