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人文信息 >> 正文内容

饱蘸激情写沧桑—记张学俊老先生

2015年05月20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承西王母之祥脉,沐泾汭河之灵气。2014年农历腊月22日清晨,寒气袭人,年关将至。现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泾川西王母文化传承人、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泾川县西王母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年近80岁的张学俊老先生衣衫褴褛、手拄拐杖、步履蹒跚、踉踉跄跄的走进我的寒舍。他老泪纵横、如数家珍般的倾倒了数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抢救、挖掘、整理、研究泾川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桩桩、一件件往事和情景。使我不得不对老先生的这种艰苦磨砺、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与奉献精神肃然起敬,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泾水依依,汭河弯弯。1939年11月18日,张学俊出生于泾川县玉都镇尹家洼村。3岁时父亲就给他讲《三国演义》等神话故事,新中国成立时,他才9岁,由于受家庭进步思想的熏陶和父辈的影响。他秉承祖辈耕读传家的遗存,勤学好思,博闻强记,涉猎广泛,是当时同龄人中的佼佼者。1958年6月,19岁的张学俊从泾川一中高中毕业,在泾川县委检查团参加工作,当时,月工资仅30.5元,工作职责主要是督办并落实各区、乡属的集体食堂办灶及伙食收支情况。一年之后,工作机构被撤销,他又被分配到丰台区焦家小学工作。1962年,国家号召公职人员回乡支援农业生产时,他扛起了被子,背着政府嘉奖的一本荣誉证书,一把䦆头和壹拾元人民币,告别了当了五年的小学教师岗位,回到了故乡玉都公社尹家洼高级生产合作社向庄生产小组。由于父亲是中共地下党员,当时由玉都区委书记郭生满介绍入党,使其对党、对祖国产生了无限的挚爱,由于历史原因,文革开始后,因郭生满被纠挨批,父亲受株连经常写汇报交待材料,挨批挨斗更是“家常便饭”,不久便含冤离开了人世。当时家庭生活窘迫,经常缺吃少穿,全家5口人,年分配的布票人均3尺,口粮共计还不到100斤,为了求得一家人的生计,也为了逃避政治运动。1972年,张学俊在一位乡亲的帮助下,拖儿带女,举家南迁至本县梁河公社上梁大队落户,第一年靠勤劳苦干挣工分积累就分到了800斤小麦,解决了吃饭问题,次年又新修了庄基,全家人吃住都不愁了,就在大山深处扎下根安下心,其乐无穷的过日子。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弹指一挥间。时隔20年后的1992年,张学俊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梁河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父老乡亲,又重归故里回到了玉都镇尹家洼村。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玉都历来就是泾川的著名的文化重镇,因而才有了“上了玉都坡,秀才就是多”的美谈。当时,由于在梁河生产的粮食多的用车拉,不愁吃也不愁穿了,5个孩子都先后有了工作,并已成家立业。为了报答共产党的好政策和父母亲的养育之浩恩。他认为自己根在玉都,就要抢救、发掘、传播和研究根文化、家乡文化。因为小时候,他跟随父亲常常爬山涉水几十里、上百公里路,去跟庙会拜神坛,父亲教诲他,神都是人间最杰出的、最卓越的个体精英中提炼产生的,一种从人到神的追寻从此便潜移默化为他一生的梦想实现。1997年7月,在汭丰乡龙王村,挖出了一批文物,当时有文物贩子出价30万元购买,他当场鉴定为北魏佛像,并大声呵斥,使文物贩子仓惶逃走。有一次,张老寺农场在拓宽至县城道路时,挖出了金代墓葬,他得知后,急忙骑自行车前走查看并配合村组干部保护现场,制止了施工人员的哄抢,并依法报告县上有关部门,待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赶到时,他才悄然离去。还有一次,位于县城西面王母宫山之巅的陈平墓险些被盗,有关部门在现场一筹莫展,爱莫能助,工作人员都不愿意进入墓道查看,他不顾体弱多病、自告奋勇的进入墓道勘察现场,搞清了墓葬的结构,为今后文物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张学俊起早贪黑、含辛茹苦历经14个春秋,足迹踏遍了全县1466个村庄,查清了县境内存在着298座女神庙,对于文物古迹距离近点的他就徒步行走,远点的就骑自行车,更远一点的就坐班车或者搭顺车,其目的就是为泾川历史文化研究奔跑着、呼喊着?一座座庙宇、一处处文物古迹、一个个神话传说,他都搞清楚了其历史文化源源与来龙去脉。期间,没有人为其报销过一分钱的费用,干粮和开水就是他的家常便饭,一架老掉牙的破旧照相机与一根酷似打狗棍的拐杖和几本破烂不堪的笔记本就是他的随身之物。当你翻开他的笔记本,我们不难发现密密麻麻的符号、图画、地名等标记,好像“密电码”似的,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其中的奥妙。就是这样的条件和设备,促使他通过潜心研究、精心加工、整理编撰了《西王母女神》和《泾川民俗选编》两本书稿。他非常动情地说:“为了泾川的西王母民俗文化研究,有的地方跑了不下10趟,而且知情者都是些50岁以上的人,再过些年代,他们中90%的人就已不在人世了。2008年5月23日《甘肃日报》第7版公布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部分项目传承人推荐名单,其中52x-6“西王母祭典”一栏的传承人赫然印着张学俊的名字。

  耕读传家远,书香继世长。当我用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和难以忘怀的情愫写完这份稿件时,已是2014年大年三十了。我满载着无比怜悯和痛惜之情,飞快的走进了县城南大街公社路景家巷,远远就能闻得到一股扑鼻的翰墨书香味道,当走进一座古老的深宅小院里,眼前的情景使我感到无比的凄惨和震撼,两间五十年代修建的老式厦房破烂不堪,不足10个平方米,一张床、一张桌子,房梁上挂着一个15 瓦的灯泡,光线非常暗淡,但收拾得还算干净整洁、东西也摆放的错落有致。张学俊,在泾川历史上只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是一个现代的“孔已己”,一个年将80岁的老学究。他就娲居在这样一个破旧不堪、昏暗不明、频临坍塌的危房中。当见到笔者时,他激动不已,忙着招呼,并侃侃而谈,“我不领国家一分钱的工资,在此住了五六年了,月房租60元,就是为了图便宜、图清闲、图写个东西方便。我没有其他生活来源,靠享受“低保”月200元来维持生计,不足部分靠卖《百家姓》书法作品来弥补。目前,我还患有前列腺增生,一到晚上尿就排不下了,还有疝气、心脏病、脑心血管等疾病,跌倒了又爬起来,为得就是抢救、挖掘、传承我们泾川的西王母民俗文化不被遗落……”。接着他又说;“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包括的内容涉及到不同学科的方方面面,是一门教化人的学问,。我们研究西王母文化,其实就是在研究世界文化,而不是中国文化,更不是泾川文化。等到我的作品出版发行了,我要到儿子工作的大连海关去住一段时间,还想到对面的韩国去旅游一趟,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这就是张学俊人生的无悔追求和无私奉献。

   “落花流水眼前漂,岁月无痕催人老”。难怪乎,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邢莉女士带领本校和西北师大的师生,曾先后两次对西王母庙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后,她们对西王母文化和张学俊先生文稿《泾川女神》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其一,泾川的西王母文化是全方位的整体文化:其二,泾川的西王母文化是从历史上沿革至今有清晰脉络的相继承的文化;其三,泾川的西王母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四,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泾川的西王母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张学俊先生撰写《泾川女神》一书:其一,《泾川女神》是泾川西王母信仰文化的基石;其二,《泾川女神》为中国女性民俗文化的研究开启了窗口;其三,《泾川女神》为研究我国农耕文化提供了现实的根基。她说:“张学俊的书解答了我们的困惑,女神信仰的创造和传承,是西王母宫最重要的文化块垒。这不是一个孤立的庙宇,而是数不胜数的民众的信仰支撑……,感谢张学俊老师的付出,也感谢泾川乡亲对自己历史的书写和刻画”。正当张学俊为出版《泾川女神》而愁的焦头烂额、无法可想之时,泾川县西王母民俗学会副会长、县道教协会副会长、冯山虎中医诊疗所所长冯山虎先生伸出了援助之手,在 自己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慷慨解囊,捐资两万元人民币,支付其出版印刷费用。此时,张学俊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笑的是那样的开心,那样的慈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