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旅游文化 >> 正文内容

让平凉传统文化“活”起来

2015年01月17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2013年1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批。两年来,全市上下借助创新区建设东风,在传承中勇于创新,在改革中阔步前行,大手笔推进文化项目建设,文化传承得以发扬光大,又一轮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浪潮在平凉大地涌动。

  把握先机,龙头带动“绘蓝图”

  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理解有多深,路子就有多广;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机遇把握有多准,成绩就有多大。

  全省创新区总体规划,将平凉市列入陇东南历史文化区,意味着平凉特色文化名市建设进入了全省的总体布局。对我市而言,这既是难得的政策机遇,又是难得的项目机遇。

  我市文化底蕴厚重,文化特色鲜明,既有历史遗迹,又有时代芬芳;既蕴涵历史的雄浑博大,又焕发今日的神韵风采,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在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市在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上起步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民间文化资源大多处于未开发或零星开发的状态,文化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文化产业总量偏小,滞后于经济发展,资源优势还没有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现实生产力。面对文化困局,迫切需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样一个高端的平台集聚和引领。

  为彻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对此进行专题研究。

  “要借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这一战略平台,科学谋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转型跨越与群众需求的统筹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把平凉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胜地、生态宝地、养生福地、旅游名地。”市委书记陈伟对创新区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经过详尽地摸底调查,多方征求意见,在反复讨论中,全市上下形成共识:要把打造龙头、培育典型作为创新区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选择文化条件优越、具备一定基础的优势区域,集中精力和资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至此,我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敲定,坚持“整体一盘棋、一县一特色、一区一重点”策略,集中实施“163”计划。具体是,培育一个龙头,重点规划建设覆盖整个平凉城市西区、总面积325.7平方公里的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六大区块,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在六县集中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区块;实施三项工程,抓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公共文化普惠共建工程、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到2020年,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建成全覆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

  全面保障,激活创新“原动力”

  “一年启动建设、三年初见成效、七年实现规划目标”,这张全市确定的创新区实施时间表,决定了必须和时间赛跑,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才能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中取得可喜的成绩。

  2013年5月26日,市上召开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全体市委常委参加的会议,对创新区建设作了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并组建专门办公室,配备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发展文化产业、推进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等工作,多次进行批示,先后十多次深入县区和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调研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机构、资金、项目等实际问题。

  整体一盘棋。这盘棋如何来下?

  市委组织部、市文广局等部门联合,在全省率先举办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暨文化产业培训班,邀请省、市领导和专家,向从事创新区工作者传授了前沿理念和先进经验,引起社会各界对该项工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实现了工作上“习惯这样干”向“应该怎么干”的转变。

  要真正使“163”总体布局变成一种“格局”,关键要把绘制的蓝图转化为具体的项目和产业,这不仅需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更需要经费保障和人才支持。

  市、县区两级加大投入力度,由财政注资设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化改革发展和重点文艺精品创作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两年来,全市财政部门累计拨付资金3.89亿元支持文化建设,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65%,年均增长40%以上。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引进文化急需人才67名,考录专业文化人才202名,公共文化专职从业人员达到2625人,培训文化行业专业技术人员1500多人次,人才缺乏的状况得到了初步改善。

  项目支撑,书写传承保护“大手笔”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是保护传承。

  文化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如何避免以建设的名义破坏文化资源?如何消除文化资源管理缺位、错位、越位,避免无序开发?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文物审批程序的通知》,建立了宝鸡——平凉联合打击文物犯罪区域联合组织,规范了工程建设中的文物审批和文物行政执法程序,文物执法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要切实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做深做细项目规划编制,争取更多的项目得到国家和省上的资金支持,建成一批过亿元的重大文化项目”市委副书记、市长臧秋华在创新区大会上提出具体要求。

  在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整体推进的过程中,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文化遗产保传承工程呈现出“样样有进展、板板有亮点”的新成果。

  大遗址保护板块,在泾川县大云寺遗址发现的佛教造像窖藏、宋代龙兴寺地宫遗址和佛舍利,被专家认定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以佛舍利“千年一现”为契机,邀请专家开展出土文物修复,举办大云寺落成暨佛舍利安奉法会,先后3次召开研讨会。

  文物保护板块,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全市国家级文保单位增至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62处。近两年,争取保护项目35个,落实经费6367万元。延恩寺塔维修加固、庄浪云崖寺岩体加固、祟信武康王庙护坡加固工程进展顺利,崆峒区、崇信县、庄浪县博物馆搬迁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启动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积极探索可移动文物的活化展示。平凉市博物馆改址新建、崆峒山文物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板块,争取西王母信俗等“非遗”保护项目6个,落实资金385万元,发放补助经费34万元。成功举办全省非遗大型展演活动,组织崆峒武术等“非遗”项目赴韩国首尔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泾川县被中国非遗中心确立为国际西王母文化研究基地。

  古籍整理出版板块,完成古籍名录普查和古籍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加强对《皇甫谧遗著》等古籍文献研究,完成资料整理。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板块,加快编制省级名城灵台县、名镇朝那镇、名村界石铺镇继红村专项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同步实施古灵台遗址公园等一批保护利用项目。

  红色文化弘扬板块,开建保至善烈士纪念馆、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平凉历史》(第二卷)通过评审,即将出版。

  民族文化传承板块,争取经费40万元,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遗产搜集整理项目;开展民族地区“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

  加大投入,力促公益文化“广惠民”

  公共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在惠民,落脚点也在惠民。

  这两年,我市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通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全面建成。平凉广电新闻中心建成投用,完成市图书馆搬迁改造,建成崇信县、庄浪县文化“三馆”和5个县域数字影院……

  不断深化免费开放,全市有12个馆(站)获全省先进集体,博物馆绩效考评工作列全省第一,7个农民家庭获全省“书香之家”荣誉称号。蓬勃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流动图书借阅、公共文化知识讲座、“三区”人才培训等延伸服务项目,推动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继续实施广电“户户通”、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农家书屋图书补充更新和文化信息资源等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惠民“普及化”。

  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我市还特别“偏爱”农民群众。

  2013年8月,依托农家书屋和新华书店发行网点,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文化集市”,打造农村“富民”产业。利用连锁经营、异地代销、网上营销等方式,有效促进了剪纸刺绣、书画古玩、挂毯地毯、纸织画、掐丝画等文化产品的交易与流通。

  2013年11月,启动全省“乡村舞台”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1516个行政村“乡村舞台”建设全覆盖。截至目前,已撬动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9297万元,建成“乡村舞台”642个,组建民间自办文化社团658个,“搅热”乡村广大农民文化生活。省委、省政府10月份在泾川县召开了全省第三次“乡村舞台”建设工作推进会,观摩推广了我市的做法和经验。

  招商带动,产业振兴变身“硬支撑”

  文化是“软实力”,文化产业是“硬任务”。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新的财富创造形态,文化产业日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如何立足实际,使文化资源从“无形资产”变身“有形效益”?

  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创新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把重大项目、优势园区和骨干企业作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点”,牢牢抓在手上,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重点项目定期督办,坚定不移促转型的决心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干劲换来了丰硕成果。

  ——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栽下梧桐引凤凰。”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大平台,我市招商引资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近两年,组织参加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甘肃文博会,就与有关各方签订52个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总金额突破百亿元,目前到位资金28.2亿元。其中,引进深圳花样年控股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泾川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完成了土地征收等前期工作。鼎盛投资公司研发的3D立体虚拟动漫平台,填补了3D产业空白

  崆峒数字影城、金伟印刷包装生产线、大云寺大雄宝殿、灵台多功能文化中心、公刘园、庆丰陶瓷生产线、鼎元印刷包装生产线、伏羲部落生态文化园、庄浪云崖避暑养生园……从市区到县域,一个个文化产业项目风生水起。文化产业不仅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而且受到社会资本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据统计,近两年全市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32个,概算总投资237.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0.6亿元。建设数量和投资规模都创历史新高。 

  ——优势园区初步形成。“要坚信规划就是财富,舍得花力气,邀请具有较高资质的专家团队,抓紧编制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进一步明确思路目标和发展路径。”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部长曹复兴在相关会议上提出要求。

  《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泾州故城文化产业园的概念性规划》、《灵台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总体规划》,邀请北大、清华的有关机构共同研究、几易其稿,分别完成编制并通过评审。其他园区的规划也正在加快编制。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率先做大做强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突出项目、融资、经营三个重点,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增强文化产业的聚合功能。目前,重组成立了甘肃平凉崆峒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融资10多亿元。筛选储备各类项目49个,总投资140.06亿元。实施平凉原生态文化体验区、崆峒文化产业园、半坡农家乐集中区、陇东民居建设、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遗迹保护、崆峒山旅游配套设施二期建设项目、崆峒生态旅游度假山庄、平凉泾河北路西段道路桥梁工程、崆峒大道西段北侧景观带建设和崆峒山景区综合治理等10个项目,总投资28.3亿元,计划投资9.06亿元,完成投资4.5亿元。

  不同的形式,相同的目标。通过加强园区基地建设,支持文化条件优越、具备一定基础的园区率先发展,打造一批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战略支点和示范典型。静宁纸箱包装及地毯产业园建成投用,大云寺文化产业园、龙泉寺文化产业园、华亭陶瓷文化产业园完成部分基础设施,集聚作用初步显现。

  ——骨干企业遍地开花。何霞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做民间民俗工艺品,囊括剪纸、刺绣、工艺品等,系统地体现平凉民俗文化元素。但资金紧缺,使企业的抱负难以施展。“我们向宣传文化部门汇报后,经过申报、评审,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为公司提供了20万的资金支持。”企业负责人何翠说。

  而受到资助和扶持的,不只是这一户企业。据了解,市上整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及文化产业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文艺精品打造和文化企业发展给予扶持和补贴,累计帮助和扶持企业63户,推荐4户企业受到省上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扶持。平凉正道文化艺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入选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崆峒旅游集团、大云寺文化产业园和崆峒古镇开发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入选省级文化企业30强。

  一个个文化项目相继签约,一个个文化产业争相启动,全市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数据显示,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5亿元,增速达到37%,占GDP比重1.46%,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我市被评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15亿元,增速达到24.34%,占GDP比重达到1.61%。

  深度融合,打造养生产业“金招牌”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要抓住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两个要素。在平凉的所有文化中,什么是链最长的特色文化产业?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中,要求平凉打造的唯一文化品牌是‘养生平凉’;省上大景区建设方案中,要求平凉大景区建设的主题是‘崆峒养生’;国家旅游局和中医药管理局已把平凉及周边5市批准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省委王三运书记多次强调:平凉惟一的特色是养生,要全力做大养生产业,建设‘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所以,养生产业是我市最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应当率先发展、重点发展。”副市长李生发如是说。

  经过认真分析研判,市上作出了高层次、大规模、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养生产业的决策,绘就了建设“天下养生第一地”的蓝图,出台了《关于建设“中华崆峒养生地”的意见》,明确了打造六张养生名片、培育十大养生产业、推进十大配套工程的建设任务,大力建设“养生平凉”。

  这两年,全市上下积极寻求文化与旅游、养生产业的结合点,走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养生产业藉此东风发展更快。推进养生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成立崆峒山养生行业联合会,目前发展会员单位120个,年均实现养生行业产值25亿元。2014年,市上将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纳入全市“十大工程”,抓建重点项目14个,完成投资11亿元。建成中医养生馆7个、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75个,养生企业和门店达到326家。随着六张养生名片的打造、六条养生旅游线路的推介,平凉旅游和养生产业项目汇聚,成为西北地区旅游和投资热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14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090.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和26.2%。

  由浅入深、从点到面的立体宣传,为创建中华崆峒养生地吹响号角。平凉的养生文化已引起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了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系列讲座《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皇甫谧》;《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栏目播放了养生平凉专题节目;纪录频道播出了人文纪录片《西北望崆峒》和《大云寺宝藏之谜》;香港文汇报整版刊发了养生平凉报道。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以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落实王三运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认识,着力解决困难矛盾,坚持“三业”齐抓。抓祖业的传承保护,把祖宗留给我们的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抓事业的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抓产业的做大做强,真正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力推创新区从谋篇布局、顶层设计阶段向深入实施、全面推进阶段转变,确保各项阶段目标的实现。”市文广局局长、华夏办主任刘万民介绍说。

  可以预见,全市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之路还将延伸,平凉文化蓬勃发展的势头还将继续,古老的平凉大地将因文化的繁荣璀璨而熠熠生辉。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