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随笔记事 >> 正文内容

泾川,诗意之地

2014年12月14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2014年11月30日,校长带领我们语文组一行10人去平凉四中参观学习。车从合水出发时,恰逢降温,气温一下从昨天的零上十几度降到零下十几度,严寒骤至,北风凌冽。大家都喊着冷,但却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满面的欢欣,对此次远行学习充满着向往。

  两小时后,车入平凉境内,转眼泾川已到眼前,泾川是平凉的大门和关口,两面出现连山,关隘虽不甚大甚险,但山山峁峁相互重叠堆砌,想必古时也是一道道天堑险途。公路依山开凿,宛如一条条跳跃奔腾的血管,延伸到一座座山的心脏腹地,连接起了山内外的交通。时值冬日,山上绿意不多见,干枯与灰黄构成了山的主体,但却涂上了一层水墨画的底色,所有的景致都在这幅水墨画的布幔上展开了,山脚下零零星星点缀着一些房屋,苍山掩映间,房屋轮廓不甚清晰,但白砖红瓦愈是突兀而出。细细向周围寻找,可惜我没看到马致远的“小桥”、“流水”,否则更是多一些诗意,仍忍不住紧紧盯着那一层层的山峦,一道道的沟梁,一点点的房屋人家不放,害怕错失眼前一丝丝的山野风光。道路蜿蜒曲折,更让眼前的景致错落有致,一山一色,一梁一景,一卯一影,眼前不断上演的是大幅大幅的巨笔墨画。

  有一处山洼深处,突然飘出一缕灰白色的炊烟,如雾般淡淡的,穿过干枯树林,盘旋于山坡之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我找到了,找到了陶翁的《归园田居》,树木、山气、飞鸟、狗吠------一切突然在心中跳跃,奏响了久违的田园曲,正当我的思绪满山间的与陶翁神游时,同车的丑老师突然大喊:“快看,快看------”我们正不知所指时,她又急用手指指着大喊;“那儿,那儿-------”随着她的手指,我们一行人在山顶找到了夕阳,想必她也是和我一样被陶醉了,以致于语不成调,慌不择言。那夕阳如圆盘,如车轮横卧于两山之间,看不清它周围的山色,只看见满西天的昏黄。山变成一线,苍茫横亘于空中;天变成一色,昏黄迷离于眼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是何等的形似。历史是个非常厉害的神兽,能让许多东西覆灭,也能让许多东西清晰,我脑海中又出现“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只不过我们既不会有陶翁的“虚室有余闲”,也不会有王维的“征蓬出汉塞”了,我们只能踩着大师们的足迹去追寻远去的号角,让灵魂能够放飞得更远。

  高速公路从泾川县城东面经过,遥望县城,高楼瓦舍倒是相当密集,可惜我们不能下车一睹泾川县城的粉彩。遥望县城以西有一座山,满山枯叶,在那泛黄的枯叶之间有庙宇楼阁显现。车辆呼啸而过,那山就在我们眼前一闪不见了。

  后来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那是西王母山,资料里说:“相传这里很早以前是回山西王母的常去之地,站在回山之顶远远腑视此地,遥见有一泉清澈透明的池水,五彩碎石为底,池中有一水柱喷出高余丈,四季热气腾腾,云雾缭绕,清香之气,数里不散,其自然景观胜似昆仑仙境,欣喜之余,王母常与众仙沐浴于此。‘东有崂山水,西有王母泉’的美誉由此而得,后被世人赞为‘东有临潼贵妃池,西有泾川王母泉’之美称。”惊叹不已,后悔不已,昔日西王母在那里点化灵魂,救治百姓留下了多少美谈啊!可惜我们这些俗人不能膜拜西王母庙,也不能沾染一丝瑶池仙泉的仙气。

  泾川,感谢你赐予我们这样的盛景温情,让我们这些“久在樊笼里”的心,稍稍“复得返自然”。让我们在这异域他乡心灵得到涤荡,诗意得到升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