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县干部“下访”化解矛盾纠纷侧记

2014年08月06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我的儿子虽然犯了错,可是国家却管了我们老两口,再上访还有良心么?”这是有着10年上访经历的城关镇凤凰村村民魏某说的一句话。今年以来,泾川县组织8200多名干部深入一线开展“下访”活动,先后排查矛盾纠纷630件,化解615件,调处成功率97.6%,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深入一线

  泾川县制定印发了《各级干部下访、化解矛盾纠纷实施方案》,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及“下访”事项。

  “群众的模糊认识理清了,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热情激发了,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加了。”泾川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袁晓宁这样说。群众琐碎事,大小总关情,只有规范业务流程,才能优化服务效能。泾川县在“下访”工作中全面推行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调处、基础在一线夯实的“一线工作法”,8200多名干部人手一本《工作手册》,一般性问题就地调处,政策内的问题限期解决,无政策规定的问题做好思想疏导,牵扯面广的问题条块会商,全面实行“日登记、周汇总、月小结”的手册管理,畅通了渠道、缩短周期,提升了质效,实现了矛盾纠纷“小不出组、大不出村、难不出乡”。

领导包案

  对于今年排查出的24件突出矛盾纠纷、信访积案和治安问题,泾川县全面落实了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和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的“四定三包”责任制,促使问题快速彻底解决。高平镇塬边村的张某,多年来一直反映公职问题,泾川县高度重视,分管领导亲自研究化解方案,跟踪督促化解措施,县、乡、村、组四级组织联动,工作人员开展生产生活帮扶,面对面拉家常,心对心做沟通,解开了张某心结,化解了矛盾。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冰也能融成水。”县维稳办副主任史宏凌对此深有感触。现居泾川县城的崆峒区草峰乡村民陈某,对司法机关起诉其夫一事不服,先后多次到县、市及省上上访。县委政法委召开案情通报会,通报情况、疏导思想,告知了陈某司法程序。今年1月20日,县法院对其夫一案依法判决后,县上分管领导又召集11个单位工作人员进驻红河乡,对陈某反映的非司法问题全面深入调查。4月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俊红又带领国土等9部门工作人员赴红河乡现场执法,彻底解决了问题。

完善机制

  近年来,泾川县把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作为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举措常抓不懈。调整充实了县、乡、村、社四级调解员队伍,积极整合综治、维稳、信访、司法、民政以及工青妇等社会资源,不断完善人民、行政、司法等“三位一体”调解联动体系,加快推进医疗、交通、劳资等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进程,在全县建立了横到边、纵到底的调解网络。先后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目标责任、排查调处销号、突出问题联合调处、重大问题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在县、乡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与职能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条块结合、职能对接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责任机制和制度健全、机制合理、运转高效的运行体制。多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规模性暴力犯罪事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维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泾川县干部“下访”的工作虽然仍在路上,但是8200名干部奏响的“下访”曲、谱就的“安民”章却延伸进了千家万户,融入了平常百姓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