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寻根专栏>阮氏问祖 >> 正文内容

泾川水泉寺村:探秘阮陵、共池与阮姓的起源

2013年09月08日 来源:每日甘肃网 点击数:

泾川水泉寺村:探秘阮陵、共池与阮姓的起源

泾川水泉寺村:探秘阮陵、共池与阮姓的起源

  阮陵所在地兼山(五龙山)

泾川水泉寺村:探秘阮陵、共池与阮姓的起源

  水泉禅寺遗址所在地泾川县城关中学

泾川水泉寺村:探秘阮陵、共池与阮姓的起源

  阮氏宗亲拜谒阮陵(泾川县宣传部提供)

泾川水泉寺村:探秘阮陵、共池与阮姓的起源

  阮籍的画像(资料图片)

  史料记载,阮姓源于商周诸侯国之阮国,疆域大致在今泾川县东北,后被周文王所灭,国人便以阮为姓继续生活在当地。后来西戎东进,阮氏族人被迫离乡,迁至今河南省尉氏县陈留,魏晋时阮姓成为望族,涌现出阮瑀、阮籍等文学大家。“五胡乱华”时期,阮氏族人被迫南下。直至今日,除中国外,阮氏族人已广布于今越南、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秘密就藏在一个小小村庄里

  小时候看《水浒传》时,我很喜欢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这三个梁山好汉。阮氏三兄弟性格豪爽、侠肝义胆,驾舟踏浪,水上功夫盖世无双。

  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在百家姓里面还有“阮”这个姓氏。

  到中学时得知三国时期有“竹林七贤”,其核心人物阮籍在游历楚汉战争古战场时,曾经说了一句极有霸气的话:“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再到后来,了解到在邻国越南,阮姓被尊为国姓,在人口中占大多数。

  心中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那么阮姓是如何起源的呢?

  没想到这个秘密就藏在平凉市泾川县的一个小小村庄里。

  今年五月,记者去泾河沿线采访时,有幸来到水泉寺村。

  从村名我们大致就可以猜出,它的缘起应该与同名的一座寺院有关。

  水泉禅寺是因为寺内有山泉喷涌而得名。它留在史书里的是赫赫声名,宋真宗赵恒,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广孝皇帝铁穆耳,明宪宗皇帝朱见深都给水泉禅寺留下敕赐。

  它的大体位置就在县城边的兼山(五龙山)山麓,如今的城关中学所在地。

  泾州古城建自商周,连续使用、扩建至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因当年雨量创历史最高,泾河与上游朱家涧水潭水量亦创历史最高,一夜之间淹没城池,古城内的建筑物自此大多废弃,只有西、北、东城墙大部幸存,而唯一留下的完整建筑物便是水泉禅寺,由于寺院从地面以岩石砌筑起4米至8米多高的台基,台基之上建寺,故水泉禅寺逃过了明代洪水之劫。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之后,水泉寺所在地不复兴盛,随着岁月的流变渐渐成了村庄,村名也叫水泉寺,世代沿用至今。

  我们看到如今的泾川城关中学校门古色古香,仍然保留着唐代风格。城关中学的图书馆仍然保持着原貌,这座建筑,是明代在唐宋原殿上重建的,至清代,又重修。目前,大殿的长檐、翘角、斗拱、明柱、台明及砖雕、青砖包砌的山墙,仍可见精细的古风。学校的老师讲,当时的水泉禅寺就坐落在四到八米高的石台上,从以前的山门到现在的校门及东墙之下,石台的格局从古至今未变。

  水泉寺与我们要去探秘的阮姓起源又有什么关系呢?

  “共池涌碧”的景象从世间彻底消失了

  站在学校篮球场四顾茫然,然而在操场之下确是“共池”遗址所在地。

  “共池”遗址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当时的泾水流域出现过好几个氏族小国,其中有共国(今泾川)、阮国(今泾川)、彭国(今庆阳)、密须国(今灵台)等。以密须国最强,修建了密须城(故城在今灵台县百里镇)。

  其中,在今甘肃泾川东北的阮国是皋陶的后裔所建,在如今水泉寺附近就是另一个小方国——共。

  共池遗址共池池约1亩见方,内植荷花,池上有木结构亭子,1949年前改建为砖木结构的阁楼,1970年代末塌毁。池底有山泉,名青凤泉,泉水涌动。可惜的是在1981年共池被人为的原因填平,据说填压时,泉水无法封压,用数袋水泥一次性封堵,以黄土、瓦砾充实,就这样,古泾州八景之一的“共池涌碧”的景象就从世间彻底消失了。

  只有在学校东墙外向北的一眼甘甜清澈深约10米的古井前,还能遥想那时的胜迹。

  在《诗经·大雅·皇矣》有这样的诗句:“密人不恭,取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

  这首诗描写的是周文王伐密须国的一段史实:

  在周文王晚年时,他做了一系列伐商的战略准备,开始对周附近的许多商的封国攻灭或收并,唯有西北边的密须国不服,密须国在今甘肃灵台县。

  当时的共国为了讨好姬昌,准备了一份厚礼,专程派使者护送。途经密须时,密须王不仅抢夺了贡品,还派兵攻打共国。同时,密须王为了筹备争霸的战略资源,又出兵侵夺阮国的土地和人口。阮国和共国的国君非常害怕,向姬昌求救。姬昌恼将起来,便带兵去阻住密须国的兵队,不久灭了密须国。

  但阮国并没有幸存多久,后来被周文王吞并,阮国子孙为缅怀故国,纷纷以国为姓,中国各地阮氏人家的起源就在那里,后繁衍分布到全国各地。

  阮陵是阮国遗存的古迹,其大概位置就在水泉寺(共池)方圆5公里内的地方,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这一带地方通称为阮陵。如今的泾河北岸还有以阮陵命名的阮陵渠、阮陵书院。

  阮姓的后人为了便于祭祀、悼念祖先,就在兼山上培土垒坟作为标志

  阮陵现在仅仅是水泉村附近一带地形的统称吗?记者沿着城关中学北墙边的一条山路上五龙山一探究竟。西天是一轮将落的夕阳,小路边是陡峭的风蚀的崖壁,还有沟壑下迎风飘拂的野草,让一种略带萧索的古意弥漫开来。攀爬了二十分钟左右,在一片茂密的松柏林里,我们看到了一座隆起的封土。前面立有一通石碑,上书“阮陵”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孔子曾认为在商周之前,人们只筑墓而不起坟,但一个四处流浪的人,不可以不为父母起坟作为标记。是不是阮姓的后人也是便于祭祀、悼念祖先,就在这里培土垒坟作为标志呢?而阮姓也从泾川水泉寺村(解放前的阮陵乡)历周代至秦,开花散叶,逐渐向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播迁。

  阮氏最早在史书上留有名字的是春秋时鲁国人阮氏,始皇时秦人阮翁仲。

  在汉末三国魏晋时,繁衍于陈留郡(今河南省尉氏县陈留)的阮姓成为望族,一时名人辈出,声誉显赫,如阮咸、阮籍。在永嘉之乱时,有阮姓部分族人从陈留郡避乱南迁,到达今江苏南京,另有一支阮姓远徙于广西合浦。 南北朝时避乱江浙等地之阮姓依旧名人辈出,高官不断。此间,阮姓因仕宦、避乱、升迁、谋生等原因逐渐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落籍,并有阮姓进入今天越南境内。

  隋一统天下后,北方也趋于安定,陆续有先前南朝的阮姓回迁北方,而为谱牒学家认可的阮姓入闽时期始于唐朝,唐末五代时已有阮姓入居四川、广东。

  北宋时居于闽县(今福建福州)的一支阮姓北徙吴县(今江苏苏州),南宋时此支阮氏出了阮姓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阮登炳。

  明初,山西阮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地。明中叶后,有阮姓族人渡海到台湾定居。

  清康乾后,又有山东之阮姓闯关东到东北三省。这样,阮姓就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尤以浙江、福建、山东、湖北等省为多,直至今日,阮氏族人在海外已广布于今越南、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2013年5月20日对于阮氏宗亲来说是一个大日子,在昔日冷冷清清的阮陵前,旗幡飘飘,鼓乐声声,人头攒动,中华阮姓文化研究会首次全球阮氏故里拜祖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和国内广东、福建、安徽、北京、上海、天津等10多个省市的阮氏宗亲代表团160多人参加拜祖大典。

  有阮氏宗亲用一首诗回顾了阮姓的来龙去脉,可谓意味深长:

  得姓皋陶始称阮,国已沧桑成云烟。

  泾土泽陂裔苗盛,不堪回首祖陵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