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旅游文化 >> 正文内容

泾川人身边的“国保”很抢眼

2013年05月28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录,泾川牛角沟遗址、灵台西山遗址、灵台桥村遗址、静宁成纪故城遗址、崆峒山古建筑群、华亭县石拱寺石窟的平凉6处文物,新晋升为“国字号”文物单位,这意味着这些文物从此纳入国家重点保护的视野之中。此前,平凉已有各类“国保”5个。这一次有6个文物单位晋升“国保”,让平凉的“国保”总数达到11处。为增进大家对平凉文物的了解,记者对这11处“国保”作以简要盘点。

  相关链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根据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中国国务院所属的文物行政部门(国家文物局)在省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直接确定,并报国务院核定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记录档案,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分为文物保护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级别。

\pic_34.jpg

  武康王庙

  武康王庙又名李元谅寝宫,位于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东街村,始建于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以前,旧址在县城东郊,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迁建于此。武康王庙清代进行过大修,并于寝宫前增建一拜殿。现存寝宫和拜殿两座建筑,是甘肃现存年代较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对研究祠庙演变有一定价值。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ic_38.jpg

  灵台西山遗址

  灵台西山遗址位于灵台县中台镇许家沟村西山东南部,该遗址发现于1987年,分布面积大,文化堆积层深厚,含仰韶和齐家两个考古学文化,并间杂有秦、汉时期的墓葬和遗物,是一处延续时间较长的遗址,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研究价值。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ic_31.jpg

   延恩寺塔

  延恩寺塔又称大明宝塔,位居平凉市城东,为七级八面空心楼阁式建筑,高33.3米,塔基周长33.3米。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始建,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竣工,为明敕封韩王建平凉紫禁城延恩寺主体建筑。1962年12月被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ic_35.jpg

  云崖寺——陈家洞石窟

  云崖寺石窟位于庄浪县中部关山西麓,地处韩店镇郭漫村,分布面积约24000平方米,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历经唐、宋、元、明、清,累代修葺。石窟主峰开凿19座洞窟,有石造像20尊,泥塑72尊,残存壁画14平方米,明代石碑2通。其中6号窟和7号窟明代泥塑保存较为完好,代表了彩塑艺术的精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洞石窟位于庄浪县通化乡陈堡村境内,共有洞窟9座,开凿于北魏晚期。窟前有三尊石雕立佛,河谷旁龟形岩石上建有唐代砖塔1座,为研究庄浪古丝绸之路及周边石窟造像遗风,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ic_39.jpg

  灵台桥村遗址

  灵台桥村遗址位于灵台县西屯乡北庄村桥村社。遗址总面积700000平方米,发现于1977年7月,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和周文化聚落遗址,并见汉代以来的遗迹和遗物,对于陇东地区齐家和周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考古价值。1981年被灵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ic_32.jpg

  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位于泾川县城东7.5公里的蒋家村境内,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现有洞窟五个,保存较完整的二个,为东大窟和西小窟。作为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佛教文化遗迹,对于研究我国北魏时期佛教文化发展及繁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ic_36.jpg

  崆峒山古建筑群

  崆峒山古建筑群位于平凉城西12公里处的崆峒山上。该建筑群主要有座落在舒花寺内的凌空塔、分布于隍城上的明代建筑磨针观、十二元帅殿、灵官洞、太白楼、献殿、真武殿、玉皇殿、天师殿、药王殿、老君楼、天仙宫,分布于雷声峰的明代建筑三官殿、玉皇楼、三星殿、雷祖殿等十六座建筑。占地面积计23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84平方米。宋代和明代建筑,清代曾有修葺。1982年被平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ic_40.jpg

  华亭上关石拱寺石窟

  石拱寺石窟位于华亭县城南二十三公里处的上关乡半川村石拱寺社,始凿于北魏晚期(公元386—534年),现存14个窟龛,造像249身。石窟窟形多样,造像内容丰富,浮雕图纹清晰,线条流畅,雕工精美。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ic_33.jpg

   王母宫石窟

  王母宫石窟又名大佛洞或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西,泾河、汭河交汇处的王母宫山脚下,是南北朝时期创建的一座中心塔柱式佛教石窟。该石窟开凿于七千万年前,位于白垩纪形成的泥岩和页岩距地面5米处。附属文物有镇海寺蒙文碑、南石窟寺之碑、宋天圣碑及金大安铁钟。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ic_37.jpg

  泾川牛角沟旧石器遗址

  泾川牛角沟旧石器遗址位于泾河北岸泾明乡白家村牛角沟,曾出土一具头盖骨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论证,为二十岁左右的女性头盖骨,在人类进化系统中处于晚期智人阶段,所显示人种特征与蒙古人种相符,被命名为“泾川的晚期智人化石”,从而证明了泾川在五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生存,为研究泾川文明史提供了证据,填补了甘肃人类化石发现史上的空白。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ic_41.jpg

   静宁成纪故城遗址

  成纪故城遗址位于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李店镇五坊河村、王沟村交界处,是汉代成纪县的县城故址,总面积达33.6万平方米。城址覆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及青铜时代齐家文化遗址之上。据《水经注》和《后汉书》记载,成纪为“人文始祖”伏羲和汉代“飞将军”李广故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考古价值。199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