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经济建设 >> 正文内容

浅析泾川生态城市建设

2012年12月21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摘要:介绍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以泾川县总体规划编制为例,对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进行了探讨,以推动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从而促使城市及区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结合。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规划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城市成为人类主要的生活空间。因此,我国有必要寻求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市。

  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尽管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已经经历了很大的发展,但迄今为止,生态城市也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和清晰的概念。

  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stky(1984年)强调生态城市作为一种理想城市模式,要求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居民身心健康与环境质量都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美国生态学RichardRegister(1987年)也认为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ecologicallyhealthycity),侧重生态城市是具有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等特征的。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坏境。国内不少学者在生态城市研究中也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黄肇义等认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兼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坏境。综上,生态城市概念主要从生态学、环境学角度,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阐述人类理想的城市特点、标准、目标和情境属性等,是城市与区域发展与持续发展的科学结合。“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会随之深入。

  2、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

  2.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发展构成危害。生态城市规划不仅为自己,也要为后代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2.2、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开放式”社区中如何处理好开放性与私密性的关系,使住户在享受开放的同时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是设计的难点。该方案结合地下车库与沿街商业,通过创新的竖向设计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该地块停车配比较高,需建设大量地下车库,地下车库的建设费用投资较大,为节约投资,尽可能减少地下室埋深,以达到节约工程造价的目标,方案采用半地下室的设计方式,将地下室整体向上抬高了2.5m,使小区内部标高高于周边道路标高。节约的同时也使小区避免了喧闹的城市道路影响,有利于其形成一个安静的内部居住环境;另外,4m的高差能在小区内营造出极其丰富的内部活动空间;最后,对城市景观而言,在小区边界,利用与道路的高差,形成绿化缓坡和对城市开放的景观空间,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沿街立面。

  2.3、城乡协调原则

  城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推进我国生态城市进程要从我国国情出发,走一条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主要包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两个方面。

  3、泾川生态城市建设

  泾川位于陇东、陕甘两省交界地区,辖区面积1467.3km2,历史悠久,建郡设县已2100多年。地处丝绸古道要冲,历代皆为重镇,有许多驰名的古今人文景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秋季多东南风,且雨量多而集中;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雨雪。境内流经泾河及其支流芮河、黑河、红河、蒲河5条河流。县城依山傍水“负阴抱阳,藏风聚气”是我国古代城市选址的最佳选择,境内生态环境建设良好,具备创建生态城市的先天条件。随着可持续发展得到全人类的共识,以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浪潮,泾川县人民政府开始关注人居环境品质的持续优化和改善,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成为泾川人民的共同追求。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6年4月底受泾川县城建局委托对泾川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下面将以此次城市规划修编为例略谈如何创建生态城市。

  3.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市经济等生态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不断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化提高工业的主导地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远期建立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把泾川建设成为平凉市东部的区域型商贸中心;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和社区服务的新型服务业;积极开发特色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新优势,以大云寺佛教文化、西王母文化开发为重点,按照西王母文化、石窟文化、生态、民俗、温水五大板块,精心打造台湾―泾川“西王母之旅”精品线路,按照“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要求,加强大云寺、王母宫、温泉、田家沟、隍庙等重点景区建设,不断改善旅游础设施条件,努力把泾川建成“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上特色鲜明的旅游大县,发展生态“无烟工业”。

  3.2、合理选择用地发展方向,建设生态人居环境

  现在泾川县城沿泾河呈带状发展,北部紧邻泾河,西侧靠近河,未来必须跨河发展;北部现状为农田,至泾河尚有1km左右的发展用地,对于建设一个展现泾河沿岸城市特色的城市来说,借泾河景观资源形成城市特色是合理的;东西两侧现状也是农田,对于一个未来的生态城市来说,无限制的规模扩大是不合适的,要为以后留有发展余地。因此,根据城市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周围环境的特点,未来泾川的发展方向是主要跨河向北(发展到邻近铁路线),可以适当向东(发展到温泉度假区)、向西(发展到泾川一中);铁路以北可依托便利的铁路运输条件适当发展一些物流、仓储用地。

  3.3、突出个性,打造山、水、城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

  1)、生态城市特色。保护并充分利用泾川良好的自然生态背景,将城市与周围农田、林地、湿地、泾河、山地等生态元素相结合,建设一个“绿中有城、城中有绿”的田园城市。

  2)、泾河文化城市特色。泾川悠久的历史文化依托于母亲河―泾河的养育,未来泾川的城市建设也要注重体现泾河文化的特色,除对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外,延续老城的格局、加强城市建设与泾河的关系都将作为建立泾川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

  3)、旅游城市特色。泾川作为周边众多外围旅游景点如南石

  窟寺、田家沟生态旅游区、高峰寺等的旅游服务基地,同时也拥有王母宫石窟、大云寺遗址等古代遗存,在城市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展现旅游城市的特色。

  3.4、保护环境,创造生态良好的绿色城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依托于城市外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城市内部的生态构架,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基础之一,同时也是构筑良好人居环境的平台。规划保持了城区周边自然山体、水体的基本格局及自然风貌,加强植被及郊野公园的建设。对规划范围内的山水格局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加强周围山体及其植被的保护,有节制地开发王母宫山、南高峰寺山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山体的层次感,构成城市植被的自然景观。利用城区的公园、道路线型绿化及城区内的山体等,充分引入城区周边的自然风貌,形成以开敞空间为纽带的山―水―城三者协调融合的空间构架。

  4、结语

  作为一种尝试,在方案创作过程中贯注了对社区开放这一理念的思考。开放式社区的本质是重视住区与城市的整体关系。开放的过程,就是社区逐步接纳原本属于城市的职能,使原有的自身封闭状态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复合的动态开放系统,而这种混合性与多样性使传统街区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交往场景得以重新体现,这也恰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冷漠与隔裂。城市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城市的发展也是在人的需要的推动下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要实施“以人为本”战略,致力于社会全面进步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区域,已越来越多地为其自身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困扰。建设符合生态要求、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类理想聚居地―生态城市,已成为人类的共同呼声。此次总体规划修编只是对泾川生态城市建设探讨的开端,泾川生态城市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予群.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生态经济,1997(3):10-11.

  [2]张坤民,温宗国,杜斌,等.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第1

  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1.

  [3]李丽萍.城市人居环境[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陈勇.生态城市新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建筑大学硕士论文,1995.

  [5]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1.

  [6]范须壮.城市滨水住区“开放式”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伊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8]王如松.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生态转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3期

  [9]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10]黄光宇,陈勇,田玲,闫田华,李萍萍,庄海波,肖刚,郑静;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广州科学城为例[J];城市规划;1999年06期.

  [11]姚士谋,陈爽,房国坤,J.Nipper;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的若干思路——以科隆与南京城市比较为例[J];规划师;2004年01期

  [12]张志云,朱小虎;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必然[J];山西建筑;2004年11期.

  [13]彭晓春,陈新庚,李明光,黄鹄,林亲铁;城市生长管理与城市生态规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14]任倩岚;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J];长沙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5]张芳;生态城市与生态环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