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一位农民的知心话

2012年05月28日 来源:县政府办 点击数:

  5月25日下午一点多,泾川县太平乡何家村刘家堡子组农民刘新民在自家苹果园里忙活着,他正给苹果幼园里套种的丹参放苗。

当我们问起苹果园里套种丹参的效益时,老刘说,种药比种小麦收入好,苹果幼园里套种中药还不影响果树生长,一亩地能收入2000多元。

  和刘新民攀谈得知,他还担任村委会主任。说起村里的产业发展,老刘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说,现在国家对农民的政策很好,鼓励农民发展产业,让农民尽快富起来。只是由于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农村发展也缺少劳力,留下来的多数是老人和娃娃,他们大多只愿意种便于务作、但经济效益低下的粮食作物。“大力发展产业农民能挣钱,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很好,但由于农民觉悟不高,劳力缺少等原因,普遍接受比较慢。搞的是政府费劲,农民不高兴,我们村干部两头受气,不落实上面的政策、不带头发展产业不行,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强行推广也不行。”他的话语间透出了一位村干部的艰辛和不易。

  对于这样一种现状,老刘也有他自己的想法。结合自己多年当村干部的经验,他告诉我们,调动农民的主动性才是眼下最大的事情。

  刘新民说,他平时爱看报,也出去参观学习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模式。现在可以借鉴本县飞云乡、党原乡发展果品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把愿意从事高效农业生产的群众吸收进来,抱团发展。这样便于集中管理和机械化耕作,带动产业发展形成规模。

  “合作社成立后,政府就能腾出更多的精力指导社员发展产业,农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工作,愿意种地的种地,不愿意种地的可以在本地或者外地打工,这样政府的职能理顺了,农民的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老刘满怀信心地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