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农村富裕户成“双联”生力军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有你一份,有我一份。”在泾川县,有这么一群致富路上的“领头雁”,他们踊跃报名,加入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队伍中,或者帮资金传技术、或者找路子出点子,齐心协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在当地传为佳话。
泾川县拓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参与范围,壮大“帮扶队伍”,把当前农村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党员致富户、产业富裕户、经济能人、协会带头人纳入进来,切实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县范围内部署开展了“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先富起来的“领头雁”积极响应、热情参与,成为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一支生力军。
3月9日,记者在党原乡坷老村采访时,村里的花果山砖厂厂长曹虎处动情地说:“我也困难过,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应该帮助乡亲共同致富。”今年50岁的曹虎处是坷老村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1997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办起了花果山砖厂,经过10多年的发展壮大,如今砖厂年销售收入达到400多万元。曹虎处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回报乡亲,本村或邻村不论谁家建新房、修牛棚、盖猪舍,都让他们把砖拉去先用,啥时手里有钱了再付砖款。
村民孙加银因患脑梗塞落下残疾,腿脚不便,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生活异常拮据。为了维持生计,孙加银的妻子常年在外打工。看到别人通过养殖产业富了起来,孙加银也想修牛棚,发展养殖产业,但由于手里没钱,这件事就搁了下来。县上开展“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活动后,老曹自愿攀上了这个“穷亲戚”,给孙加银赊了11000多块砖,帮他盖起了牛棚。
坷老村是一个贫困村,全村372户人家中还有将近一半人家处在贫困线以下。村支书王根贝说:“今年我们计划扶持60户困难群众建牛棚、修鸡舍,硬化3.8公里通村道路。有党员干部的帮扶,有村上的致富能手热心参与,我们村一定能尽快摘掉‘贫困’帽子。”
为了让更多先富起来的“领头雁”加入到帮扶的队伍中来,各乡镇对本区域内的党员致富户、产业富裕户、经济能人、协会带头人等进行认真摸底,并进行了登记造册。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动员会、上门宣传,电话、信函联络等多种方式,因人施策,广泛宣传动员。对已经报名参与帮扶活动的党员致富户、产业富裕户、协会带头人、经济能人,在充分征求本人意愿的基础上,按照“一个党员致富户帮扶一个困难党员、一个产业致富户帮扶一个困难农户、一个协会带头人壮大一项主导产业”的“三个一”工作思路,结对子开展帮扶。目前,全县有62名党员致富户、146名产业致富户参与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当中。
高志广是党原乡丁寨村一位农民,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先富帮后富”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总支书记王德良多次来到高志广家中,说服高志广发展温棚养猪。在得知老高为资金的事犯愁时,王德良主动借给他5000元,帮忙盖起了猪舍,又为他赊了10头仔猪。
党原乡丁寨村是养猪专业村,全村90%的农民都养猪,但还有10多户群众家庭困难。在近日召开的村民大会上,村上积极动员养殖大户、贩运大户、饲料经销大户参与帮扶活动,成立了帮扶联合体,开展了一帮一、一帮二结对子活动,从技术、资金、信息等各个方面帮助贫困户。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