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连辑在泾川县联系点调研

2012年02月29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2月24日至25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来到泾川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联系点调研。

  两天来,连辑一行深入泾川县乡村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调研了循环经济产业园、泾川福润禽业公司、王母宫景区开发建设等。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连辑到汭丰乡东王村和龙王村8户农户家中了解情况。24日下午,连辑来到村民王转玲家中,王转玲的女儿上大学,儿子读高中,丈夫在外打工,她一人在家种地,家庭收入低、开支大,生活十分困难。连辑了解情况后,拿出1000元钱给王转玲并鼓励她说:“你们两口子很勤奋,两个孩子学习都不错,也很争气,虽说目前家庭有些困难,但这是都暂时的,生活要有信心,要在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方面多想办法,多找一些赚钱的门路。”

  晚饭时分,在郑家沟村,连辑与10多名村民代表座谈后,又来到村民单存贵家中,与单存贵一家边吃晚饭,边了解村民们在脱贫致富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25日清晨,天空中飘着雪花。连辑来到汭丰乡郑家沟村的蔬菜拱棚里,与村民一起翻地。他一边干活一边了解村民对发展农村产业化的意见。当他听到蔬菜拱棚的女主人李雪雪去年靠种菜收入1万多元的情况后,十分高兴。他说,在家门口挣钱,创收顾家两不误,这很好。我们就是要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农业产业,让大家在家门口实现致富。

  调研中,连辑还与县、乡干部进行了座谈,商讨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办法。连辑在分析了县、乡、村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后指出,相对落后的传统农业是农民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县乡干部要围绕“三农问题”,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改变产业形态,要把农产品加工作为长期战略性经济抓起来,这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要从战略层次上谋划,改变传统农业形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从而实现农村人口的大面积脱贫。同时,农业产业要和城市工业发展相结合,工业体系建设要立足于农产品加工,立足于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的转移。走龙头工业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做到分工精细化、生产专业化。总之,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来,解决好“三农问题”就能指日可待。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