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时事关注>国内新闻 >> 正文内容

平凉市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2010年08月03日 来源:甘肃日报 点击数:

  美丽的崆峒山以“龙头”地位,舞动了平凉旅游产业的“龙身”。这旅游“一条龙”,如今身价百倍,年奉献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它与煤电产业、草畜产业、果菜产业竞分秋色,共同撑起了平凉经济的四大支柱。

  让崆峒山的天生丽质走出“深闺”、形成品牌,是平凉人进入新世纪一直经营的大手笔。2007年,崆峒山景区终于跻身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列。面对新的动力和挑战,平凉市委、市政府发挥崆峒山的“品牌效应”,把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纳入全市“六个集中突破”的战略之中,成立了旅游产业集中突破领导小组,提出了推进“大旅游、大产业”的新思路,举全市之力将平凉打造成为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实现旅游产业的华丽转身。

  在推进“大旅游”上,平凉市以崆峒山为旅游公关的纽带,确立“融入全国,联合周边”的谋略,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互动发展的大旅游格局。他们派出人员,带着数十万份宣传资料,先后走访陕西、宁夏等省区和本省毗邻市区,推介崆峒山的神奇与魅力,与西安、宝鸡、银川、固原、天水等14个城市建立合作关系,结成黄金旅游线路联盟,推出了6条精品线路和3条自驾游线路,实现了平凉旅游与周边重点景区的融合对接。随着跨省区、跨地区的大旅游经济圈的形成,平凉以崆峒山为中心的旅游线路日益成熟和繁荣。如宝鸡法门寺-泾川大云寺-崇信龙泉寺-崆峒山法轮寺的佛教名寺游旅游线路开辟后,游客趋之若鹜,使过去的一日游变成了三日游。崆峒山景区更是长袖善舞,为了增强其神奇的魅力,成立了崆峒艺术团,推出《黄帝问道》《天地崆峒》等舞剧和崆峒武术表演,向游客展示崆峒文化的深厚和悠久,提高崆峒山的美誉度和返游率。

  在推进“大产业”上,平凉市转变发展方式,把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他们把崆峒山景区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赢得巨大效益的经验推广开来,以泾川王母宫、灵台皇甫谧、崇信龙泉寺、华亭莲花台、庄浪云崖寺、静宁成纪城为重点,先后投资16.37亿元,对崆峒山和市内各个景区进行全面的装修和美容,让崆峒山“一花独放”变成“群芳争艳”。泾川县以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为目标,全面包装彰显西王母文化的王母宫景区和出土“金银棺”佛舍利的大云寺遗址,先后投资5700万元,建成独具特色的朝觐观光旅游区,并与崆峒山景区链接,形成了深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线路。去年,全县接待游客68.6万人次,旅游产业增幅达到48%,综合收入突破6000万元。现在,平凉市的旅游景区大面积升格晋级,2处景区升为2A级,8处景区升为3A级,4处景区升为4A级,形成了以“神奇崆峒”为主题,以崆峒山为龙头,以7个板块“十大景区”为支撑的旅游产业集群。随着旅游产业的扩张和价值链的延伸,游客在平凉旅游逗留的时间也在延长,全市旅游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真正成了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

  在以崆峒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平凉的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产业繁荣起来。全市涌现星级旅游饭店、宾馆20家,旅行社23家;崆峒大道宽阔畅通、风姿绰约,崆峒古镇拔地而起、初具规模;铁路、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已经建成和快要建成的宝中铁路、西平铁路、平定高速、西平高速、天平高速等道路,构成了立体化的交通网。平凉纸织画、崆峒剑、庄浪麦秆画、西王母金银币、秦皇祭天宝鼎等80多种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形成了批量和规模,“平凉金果”“平凉红牛”制品及雕漆、草编等名优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以至国外。在2010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北协作会议上,平凉荣获了“2010年十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优秀城市”称号。今年1月至7月,全市旅游产业产值一路飙升,实现综合收入9.33亿元,同比增长80.4%;与旅游产业相映成美的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3.47亿元,同比增长17.7%。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