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古今之缘 >> 正文内容

丝绸之路泾川段古代自然生态风貌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 点击数:

   丝绸之路自长安(西安)发源,至陇右界称东段,东段沿泾、渭河又分北路和南路,泾川段就在东段北路上。在整个丝绸之路上,泾川是遗产最丰富,路的原生态保存最完整的段落之一。当我们重新审视今日丝绸之路之际,以比较的眼光去看,就会发现,泾川段有512个窟龛组成的百里石窟长廊,在一座古城内,出土了北周高僧慧明舍利塔基、铜棺的北周宝宁寺遗存,佛祖舍利14粒金棺金椁铜函的隋大兴国寺、唐大云寺遗存。长廊中,存留着春秋到清代的名类文物数千件,特别是512个“古石洞”。只有重新认识泾川段丝绸之路后,就会知道,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空窟,才是中国最早的石窟。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先有无造像窟,后有造像窟,这正是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的第一价值所在。

   本文主要谈丝绸之路泾川段古代自然(生态)之原貌。

   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最缺失的部分是对生态环境理性的记载,泾川也不例外。但从境内出土的文物和历代典籍、地方志的字里行间,还是能窥见泾川古代的生态状况。

   1976年,泾川太平乡大岭上古人类遗址被发现,证明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存,这是甘肃省全境至今发现最早、学术界公认的甘肃人类起源的地方和时代上限。

   1976年,在泾川泾明乡出土了被命名为“泾川人”的化石,证明这是五万年前的智人,同时出土有大量的大象、披毛犀等动物化石,证是明这里曾是亚热带气候。

   《诗经》记载了泾川古代地名“阮”“共”泾芮,“百泉”等古代地名,也有描写泾川一带生态的诗句,如“八月(廾隹)苇,蚕月条桑,取彼斧(片斤)  ,以伐远扬”。“六月食郁及(廾奥) ,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

   《庄子·秋水》如此记载泾河:“泾流之大,两浚诸崖之间不辨牛马”。

   汉代人司马迁考察了名山大川,所写的《史记》反映的秦汉时代的史实真实可信,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记载:“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戎王,戎王十倍其尝予畜,畜至以谷量牛马。秦始皇令倮比封君,以时奉朝请”。乌氏倮是平凉境内记载最早的畜牧家,乌氏也是县名,在平凉、泾川一带,有以谷量牛马的广阔牧地。谷量牛马,指牛马太多,无法订数,以整座山谷计量牛马数。(《平凉古代史考述》)。

   至唐代,记载泾川一带生态的诗文多保留在《全唐文》、《全唐诗》中。特别是在泾川任职的李商隐向朝廷写的《奏临泾平凉等镇准式十月一日起烧贼路野草状》,极有代表性:“每当寒冻,须有堤防。今才毕秋收,未甚霜降,井泉不合,须有堤防。今才毕秋收,未甚霜降,井泉不合,草木犹滋,虽己及时,未宜纵火。臣己散帖诸镇讫,候皆黄落,即议焚除。稍越旧规,不敢不奏”。(《李商隐全集》)

   这道公文的信息证明,在唐代的泾川(临泾)、平凉一带,秋后的野草如青纱帐,茂密如林,里面可安全隐藏入侵的敌军,每年十月一日起都要放火焚烧,以求国防安全。年年焚烧贼路野草,年年野草烧不尽。

   李商隐在泾川作官多年,以亲历亲见写的《安定城楼》诗,成为代表作之一,安定即当时的泾川行政区划名。其诗道:“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全唐诗》载吕牧《泾渭扬清浊》句:“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

   《全唐诗》载喻凫《晚次临泾》:“沙田积蒿艾,竟夕见烧焚”。

   《全唐诗》载王昌龄《山行入泾州》句:“微雨随云收,蒙蒙傍山去”。“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

   《新唐书》载:“张氏(万岁)三代典敌,恩信布于陇右,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由三千匹至七十万六千匹,马多地狭,陇右牧不能容,又分八监于河西丰旷之野。议者谓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其时天下以一缣易一马”。即陇右畜牧业大发展影响了全国马价普遍下降。

   《新唐书》又记:贞观二十年唐太宗“八月庚辰至泾州,丙戍逾陇山关,次瓦亭,观马政”。唐太宗曾亲自到陇右视察养马业。(《平凉古代史考述》)根据《唐会要》载文分析,陇右牧畜产量占当时全国总数的76%。《全唐文》曾这样描写:“大驾百里,烟尘一色,又有闲人万夫,散马千队,骨心殊貌,毛不离群,行如动地,止如屯云”。

   《全唐文》收入的《八马坊颂碑》,为歌颂监牧都使的牛仙客功绩:“泾水流恶,泽茂草丰,地平鲜原。”“八坊营地一千二百三十余顷,分置十屯”。陇右牧的牧地是集中连片占了十几个县的面积。(《平凉古代史考述》)

   著名的《灵应传》,是唐代传奇经典,其文开篇写道:“泾州之东二十里,有故薛举城。城之隅有善女湫,广袤数里,兼葭从翠,古木萧疏,其水淇然而碧,莫有测其浅深者。”

   在宋代人的眼中,泾州一带自秦汉以来,是生态最好,植被宜人,富庶甲天下的地方,《资治通鉴》载:“自安远门(长安西北第一门),西尽唐境,一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金代张中彦曾两次任泾原路马步军都总管,知渭州(今泾川、平凉一带),《金史·张中彦传》记:“金于汴京营造新宫,中彦采运关中材木,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绝,唐宋以来不能致。中彦使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开六盘山水洛之路,遂通汴梁”。

   在乾隆年间出版的《泾州志》,收录了明清两代描写泾州生态风光的诗文近百篇,摘录如下:

   明吴铠《泾州》句:“陇坂秦云暗,泾原春草萋”。

   明薛纲《过回王母宫》句:“瑶草变成芳草绿,蟠桃让于野桃红”。

   明金世俨《游瑶池》:“森森古柏红尘稀,坐酌忘归赋梦兮”。

   明唐龙《谒王母宫》句:“朱草丛深盘白鹄,玄梨树老卧青牛”。

   清林毓俊的《回中山赋》写道:“义渠之国,共阮之区,有山葱蔚,有水沮洳”。“瞰万家之村树,萧萧森森。于时,华虫濯羽,时鸟变音,草有忘忧之意,花有长乐之心”。

   清张延福《古柏垂青》句:“团团翠盖摇晴烟,十丈凌云侵碧玉。桃李东园一片春,春来春去几回绿”。

   清李瑾《高峰春雨》句:“苍庚黄鸟雨声里,青箬绿蓑烟雾边。胜日凭高无限意,桃花千树间榆钱。”《秋日登宫山》句:“红叶吟风日,黄花捧露时”。《秋日登高峰》句:“层轩带雨碧窗湿,老树经霜红叶稠”。

   清张培本《共池涌碧》句:“柳边曲径飞鹦鹉,花里幽村叫鹧鸪”。清李运夔《百泉漱玉》句:“溅溅流水荷波接,隐隐连光玉露低。万缕烟霞芳草外,牧牛人背夕阳西。”

   清李植元《罗汉洞》句:“佛阁高浮碧水涯,氛浓团殿散晴霞。登峰放眼藤萝洞,千顷琉璃十丈花”。

   清谭嗣同《自平凉柳湖至泾州道中》句:“百里平原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蛙声鸟语随鞭影,水态山容足性灵”。

   清武全文《秋月登回中谒王母》句:“千年花发三株树,万里晴开五色云”。“千山积翠连天霁,二水流岭抱地幽”。“临风欲奏霓裳曲,沙际翩翩下海鸥”。“翠柏苍松柯上下,落凫鸣雁影徘徊”。

   清曾士毅《过王母宫》:“王母峰头宫殿巍,雨中行径草芳菲。谈仙汉代虚千载,览胜秦山碧四围。”“好从泾芮通瑶沼,笑摘灵桃满袖归”。

   清郭崇嗣《谒王母宫》句:“王母祠前古柏垂,野草荒烟止渺弥”。

   清姚孟昱《王母宫四首》句:“门控千峰环紫翠。”“瑶桃日暖栖鸾影。苍柏风高坠鹤翎”。

   清谢少南《谒王母宫》:“百留千尺树,桃忆万年枝。芮曲瑶池衍,泾山悬圃移”。

   清杨巍《游回山四绝》句:“草色泉声向晚多,门前飒飒松风起”。

   清刘天和《登回中山》:“纤云笼树纱,细雨湿征衣。”“环溪山浴影,叠嶂鸟迎空。古柏阴初合,黄鹄楚江东”。

   清蓝伟《登高峰寺》:“一川红杏开春早,二月苍生过雨残”。

   清万象春《谒王母宫》句:“扳萝迤逦到仙祠,绝壁崔嵬古木奇”。

   清靳学颜《谒王母宫》句:“青霞低护长生树”,“千林琪树摇春风”。“丰草离离侵辇道”,“松涛仿佛云和响”。

   清何汝仁《瑶池夜月》句:“桃苑青深飞凤辇,瑶池夜净映蟾妆”。

   清乾隆进士,户部主事员外郎祁韵士于嘉庆九年(1804)赴伊犁,以亲历所著《万里行程记》说:“泾川城倚山临水,清流映带。王庄(王村)桑枣成荫,田园润泽,风景绝类  (左分右耳朵旁)州”。

   清未左宗棠所植左公柳,是从泾川始植,遍及至新疆道旁,三千里左公柳,如仪仗,如绿色隧道,引得春风度玉关。泾川境的左公柳,以成千上万株计,如今的中年人,幼时都见过道旁密密匝匝的怀抱古柳,一直保存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泾川回山、瑶池今还存数棵。

   综上所述,远古时代的泾川,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大象、披毛犀这些热带动物化石和热带植物化石大量出土于泾川即是明证。

   秦汉时,这一带所养牛马难以计数,以一座山所容牛马之数计量,其自然生态环境可以推论。

   唐代,这一带的树木百草疯长,一年一度,地方官员要上奏朝庭,允许烧一次野草,一防入侵者纵火,二是烧除入侵者藏身之所,足见草木之茂盛。李商隐为州官写的奏状,实为珍贵的反映生态原貌的史料。《新唐书》、《全唐文》再次记载陇右的养马业,令今人触目惊心,因这带生态水准达到全国一流,草丰马肥,影响了全国的马价普遍下降,按照数字分析,产量占全国的76%。以致泾川一带生态史料,频频出现在《全唐文》《新唐书》《全唐诗》等权威典籍中。

   宋代,泾川一带的生态环境与富裕程度,己赫赫然出现在《资治通鉴》中。金代,有张中彦以智慧架桥,运出自唐宋以来不能运出深山的巨木至开封,为朝廷营造新宫。

   清代早期的《泾州志》,则更真实地记载了泾川不仅有中华女性人文始祖西王母祖祠所在的回山仙境,更有构成仙境必需的自然硬件,即仙山、仙水,萋萋芳草,森森松柏,花香鸟语。

   由此可见,在当代看泾川,泾川有保存完好的百里“原生形态”的丝绸之路,即百里石窟长廊。512个石窟,是自丝路开通以来,凿在石崖上的千年依旧的路标。泾川在清代以前,有堪称全国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植被风光。在当代,泾川人继承先祖遗志,植树造林,绿化山川,是其历史使命的延续,是比西北地区其他地方人多出的一份素质,为家乡,为祖国,为世界,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了怎么评价也不过分的历史性贡献,泾川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今天的37.13%,成为全国林业、生态模范县是一种必然。给泾川段的丝绸之路植被、生态建设再注入巨量资金,是人类文明走向更高水平的需要,是能在短期内实现、复原古代丝绸之路天然风貌的需要。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